楠木轩

观剧报告:7分半长镜头拍了一整天 《白夜追凶》创作过程详解

由 仝海燕 发布于 综合

  网剧《白夜追凶》开播半个月,已播出十余集,豆瓣维持在9.0分,代表了观众对这套剧的高度认可。紧张的剧情、缜密的逻辑,潘粤明一人分饰两角的精湛演技,是为这套剧博得高分、吸引观众的主要原因。但整部剧的影像风格,以及潘粤明一人分饰两角毫无破绽的画面呈现,其实是由摄影师来提供技术支撑的。甚至有不少观众是因为第一集开篇7分半的长镜头才被这套剧吸引。那么《白夜追凶》的长镜头是如何创作的、潘粤明一人分饰两角又是如何在画面上呈现的?我们对摄影师刘英剑的采访,能解开有关这些的疑问。感谢刘英剑接受采访,文中用到的剧照由摄影师王小涛拍摄。

  拍《白夜追凶》用的什么摄影机,以及哪些拍摄附件?

  刘英剑:摄影机是用了ALEXA-MINI和AMIRA。镜头方面就比较简单,ARRI UP定焦镜头组,另外加了4支变焦,是安琴的16-42, 30-80, 18-80,以及45-250。两个小变焦是考虑到里面有不少动作戏,小变焦镜头轻,手持拍摄会比较方便。

  另外我们也用了移动设备,45尺的伸缩炮,剩下就是常规的轨道、小摇臂之类的。

  影像风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白夜追凶》的整体调性,比如很少见到明艳的色彩,黑暗场景特别多,几乎所有场景都用尽量少的灯光,最初是怎样决定这样的影像风格的?

  刘英剑:影像风格其实是剧本决定的,剧本给到你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样的风格。是比较阴郁、没有色彩的。我看过剧本之后跟导演,监制,还有合作了十几年的灯光师在一块儿开会讨论,结果大家一拍即合,都有同样的感受和想法,所以最终就确定了这样的影像风格,这里要感谢我们的灯光师孙景良,他给了这部剧很多帮助。

  这套剧是不是按照剧情的发展,或以案件为单元来拍摄的?有没有分AB组?

  刘英剑:不是按照故事的时间顺序拍摄的,《白夜追凶》有很多起案子,每个案子都有不同的场景,但同时也有一些固定场景,比如警察局、关宏宇的家等,所以我们是按照场景来拍的,比如说警察局的戏份,是一次性拍完,再按照剧情穿插到各个集里,这样会提高拍摄效率,也节省资金,如果按照时间顺序拍,会转场太多,浪费钱也浪费时间。另外我们是分了AB组,我来负责A组,动作戏是B组来拍摄的。其实你会发现《白夜追凶》里出现最多的场景就是公安局,其他很多场景都是一天就拍完了,故事在推进的过程中,场景也在不断的变化。

  第一集开场的长镜头让人印象很深,这场戏角色很多,在演员调度上应该难度不小,为什么想到要拍这个长镜头?NG了几次?

  刘英剑:我承认自己是长镜头控。我在拍摄《心里罪》的时候也拍了几个长镜头,我觉得用长镜头会比较连贯。

  但是开篇那场戏,确实是我在看剧本的阶段就觉得它应该用个长镜头。其实他在剧本里面是两场戏,被我拍成了一场。到剧组后我和导演,监制在一起开会讨论这场戏的拍摄方式,我就建议拍成一个长镜头。他们也都很支持我。作为一个摄影师,拍长镜头其实压力挺大的。我们那天的计划是先把这个7分半钟的长镜头拍完,虽然已经提前看了景、做了准备,但是现场还是碰到了一些之前没有预料到的麻烦。

  我在前一天晚上和导演去看过那个场景,看完之后我们回到宾馆,宾馆刚好有一个麻将机,我们就用麻将机就摆演员的位置,尽量把一切都规划好。第二天早上6点钟就到了现场,这场戏计划是在地面架一条20多米长的轨道,然后把伸缩炮放在轨道上面,然后工作人员完成移动、伸缩、摇炮,这个已经很难。但是我们在架轨道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问题,现场是一个废弃的工地,地不平,本来想的是把地面平以下就可以了,结果不行,只好去找板子,用木板把地面铺平这个过程就用了2个多小时。

  都弄好之后新的问题又来了,伸缩炮过车的那个镜头,炮的遥控头和车门的上下只有2厘米的距离,炮稍微偏一点都是过不去。我们只好再把路垫起来,让车高一些,这样才确保机器可以过去。类似这样的问题我们遇到了很多,只能逐步去解决。

  到了下午2点钟,才拍了第一条,这个时候我们的压力就很大,开机后每拍一条7分钟,再看回放,总共就15分钟了,再加上所以人的准备,差不多1个小时才能拍一条。从2点开始拍,6点就天黑了,总共应该是拍了6条或7条吧。所以拍这个镜头压力很大,幸好导演很支持我,如果导演和监制不支持你,那种情况摄影师完成是不可能的。一个炮就有9个人在配合,不算演员。这个难度可想而知。9个人配合完成这个镜头,我们的经验也有不足的地方,所以在我的标准看来,只能说是完成了吧。

  最后观众看到的是哪一条?

  刘英剑:应该是最后一条,观众在看这一集的时候应该能留意到,远处的灯光已经很亮了,因为天已经很暗了。下午刚开拍的时候是没有那么亮的。当然,按照剧中的故事,这场戏的时间应该是在早上,但很难做到早上的戏就早上去拍摄。那样太浪费时间,早上的时间就那么一点,所以我们下午拍完,后期调色的时候再调成早上的感觉。

  这个长镜头的摄影机运动非常复杂,除了正常的移动外,还有从面包车上穿过的画面,和跟焦员、摄影助理都是怎样配合的?

  刘英剑:前面提到了,一共是9个人配合了这个镜头,控制遥控头的主要是拍演员;还有负责伸缩炮的、负责摇炮的、推轨道的,以及焦点员。有几次机器都撞到车了,因为上下的空间不够。还好我们镜头运行比较缓慢,刚接触到车就停了,没有撞坏镜头,不然对于剧组来讲也是很大的损失。

  还要有人要去扶着遥控头,帮它带到一个标准的位置,让它继续往前走。45尺都伸出去之后,摇炮员就很难对准了。这么多人一直配合着,包括演员的调度、台词。当时我手心里的汗都是往下淌。而且那天非常热,那个镜头真的很辛苦,拍完后大家都是一种兴奋不起来的状态。大家都希望这个镜头抓紧结束。确实太折磨人了。

  过面包车那段,因为要穿过两边的车门,过去之后还要回来。我们安排工作人员藏在车里面,机器快到的时候,两个助理就会带着机器往前走。缩回来的时候,再送回来。送完了就得撤,以免穿帮。所以观众在画面里看到的演员都是很专注的在勘察案发现场、分析案情,其实镜头外的工作人员始终在很紧张的跑来跑去。

  关宏峰有黑暗恐惧症,有一场表现他发病的戏,是在他的家里,环境的设定是家里的窗子也拉着窗帘的,拍摄的时候灯光是怎么处理、又是怎样完成拍摄的?当时演员是在不断运动的,这对于摄影机对焦是不是难度也很大?

  刘英剑:这场戏其实是有底子光的,也够拍摄的曝光度,不可能一点光都没有。拍戏就是这样,你说的是屋里是全黑的,看不到人怎么办?我们在拍摄脸的时候就会用很小的光源勾边。窗户是拉着窗帘,我拍戏不喜欢窗外来光,我不设定月光进来,窗外一般都是路灯光。进来的都是暖光。打好底子光,窗外的光再透过窗帘透过来,屋里面的曝光基本上已经差不多够了。

  至于对焦,我的焦点员也跟了我好多年了。我拍戏比较喜欢随机。我如果是手持拍的话,演员开始表演,我都还不知道拍什么,我要在镜头里面看,所以他们也是被我锻炼出来了,我往前走,或者突然往后退,他们反应也都很快,对他们来说难度不是很大。

  潘粤明一人分饰两角,两个人还有很多对手戏,这些镜头都用了哪些创作手法?

  刘英剑:这里面我们用了很多种方式。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有一场戏是关宏宇回家时,兄弟俩有一个小的长镜头,这个镜头对我们来讲难度就比较大。因为他们兄弟俩的妆是不一样的,同时又是一个长镜头、又要手持拍,所以尽量要保持轨迹的稳定,不能把一个人的路线全走完,再拍另一个人,要一个镜头一个镜头拍。这里面用到了很多种方式,有二人同框在一个画面里,用了二次曝光,还用了一些绿布,还用了绿棍做参考点,用了很多种方式。

  其实一人分饰两角一开始我们就想好了,要把他们当成两个不同的人来拍摄。我们没有刻意强调要怎么拍,这样拍我们觉得比较稳妥,真实。不会被兄弟俩在同一个画面里的技术问题所迷惑。兄弟俩的戏的原则就是他们两个人当做两个人来拍,有时候两个人同框,有时候没有同框。拍的时候不想他是一个人扮演的,就是两个人,要怎么拍就怎么拍。就是有时候等拍完这个角色,再拍另一个角色的时候,就要等他去换妆。换了妆再来演另一个人。在拍下一个动作的时候,哥哥演完了,就再去换妆演弟弟。慢慢的推进来完成。所以潘粤明是很厉害的演员,在戏里一眼都能分辨出哥哥和弟弟。导演自己给这部的戏打7.5分,他说其它的分都是潘老师给的。

  里面有一些镜头是两个人同框的,是后期做出来的吗?

  刘英剑:有的是前期用二次曝光拍的。拍摄过程中也用了很多种方式,这部戏主要是说兄弟俩,不可能一直用单一的方式来拍,所以我们设计了那个长镜头。我们为什么要拍摄这个长镜头呢,就是想直白的告诉观众就是两个人。他们两个人一直在对话,有交错的,有同在一个画面里的。观众看完之后,让观众相信两兄弟长得一模一样的人设是成立的。

  即便这样,潘粤明应该也有替身吧?

  刘英剑:是有替身。替身主要是替背影的镜头,比如天台上那场戏,两个人的背影,其中有一个是潘粤明自己,另外一个就是替身。

  有一个穿帮的镜头,能介绍一下吗?看着像是一个人扛着摄影机躲在沙发的后面。

  刘英剑:沙发后面那个,好像是灯光助理在扶灯吧,我记不清了。其实我们剧组内部也一直在找穿帮,我们都觉得这很正常,没把穿帮当做很严肃的事情。

  另外还有,兄弟俩在房间和那送餐员的那场戏,关宏峰刚进来的时候,有一个鱼缸的镜头,鱼缸里就有工作人员的脸,这是我发现的。其实没有作品是完美的,有穿帮能让观众挑点毛病,也能增加趣味性。

  这套剧在拍的时候,大家一直在熬夜,因为白天的戏和晚上是戏体量都差不多。但是有很多白天的戏我们也晚上拍,尤其是内景戏,整部戏下来晚上的时间是比白天的时间多的。大家都熬夜,可能一些小的细节没有注意到啊。反正观众也能理解,这是多好的一件事啊。

  拍摄难度最大的戏份是什么?

  刘英剑:最困难的是雨戏,看到后面你会发现,还有连续的3到4集的雨戏,一直在下雨。当然这种戏都不是雨天拍摄的,拍摄是不能这么操作的,都是洒水车,只要画面里充满雨就可以了,其它地方都是晴天。

  雨戏都我们来讲是挑战最大的,因为下雨就会有很多问题,包括演员的妆的问题,在雨里面说台词也是不小的考验。摄影机一直在雨里面,要给他做保护。大家都穿着雨鞋,雨衣。这跟晴天拍摄是不一样的。其中有一场雨戏是在东莞,那天因为特殊情况调不过来雨车,后来从广州调来一台雨车,那个雨车撒出来的水是臭的,所有的演员在雨里面站着,淋着臭雨在演,真的很不容易,他们在雨里还要演戏,还要说台词,要坚持表演,这个是很难的。

  以下为网友评论:

  网友“硬汉1010你若有心我怎会无情”:长镜头拍摄

  网友“宇宙大司令”:佩服导演!长镜头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