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育儿(,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生活中常常被奉为真理的话,实际上是一条伪理论。
“再苦不能苦孩子”便是伪理论的一个代表。没有人意识到这句伪理论实际上已经让许多家庭都深受其害。
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家都是父母的心尖尖,父母都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受累,对于孩子想要的东西,往往会想尽办法地满足孩子的要求。
父母原以为对孩子的满足是对孩子好,实际上是害了孩子。
01两代人吸上一代的血,啃老儿子惹争议
儿时的玩伴小孙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小孙的家庭环境并不算很好,爸爸做一些小生意。小孙的妈妈很早就离开了他,虽然家庭条件一般,但小孙爸爸不忍心让孩子受苦。
小孙的爸爸从小就对小孙的所有要求尽量满足,小孙也从来没有为钱操过心,趁着爸爸没注意便开始跟着一些人鬼混,渐渐耽误了学业,变得游手好闲。
一直到成家立业,小孙也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常常伸手和爸爸要钱。
在养育了一个孩子之后,小孙本来就大的家庭压力变得更大了。和父亲张嘴的次数变得越来越多,在一次父亲没有拿出钱后,小孙竟然对老父亲大打出手。并放言:“这是你应该的。”
小孙父亲心如刀绞:自己对孩子的愿望都会尽力满足,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小孙变成了这样。
02父母积极满足孩子这三点要求,其实是害了孩子
1)满足孩子的攀比情绪
孩子在成长阶段经常会出现攀比情绪,与他人的相互接触时,往往孩子会不自觉地产生比较的心理,这种比较和“物质”等结合在一起就容易滋生攀比情绪。
孩子们之间进行相互比较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父母对于孩子攀比的心理不能及时把握,任由孩子的攀比心理不断地发展,会导致孩子对于物质的不断追求加大,逐渐沦为物质的奴隶。
这种情况在穷人家的表现尤为明显。
穷人家的父母往往会认为虽然自己的家庭条件很差,但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应该受到冷落。不能分清这是孩子必需还是攀比心理作祟,打着为孩子好的名义满足孩子的要求,实际上恰恰是害了孩子。
2)满足孩子以学习为理由的偷懒
孩子的自理能力差是现在社会上广泛存在的问题。
小编曾经在生活中不止一次地看到一些父母对于孩子的宽容:
“我最近学习太忙了,这些衣服你们帮我洗吧。”“过两天要考试了,我就不打扫卫生了。”“吃完饭还得看书,我就不洗碗了,你们帮我吧”仔细想一想,多少孩子都在打着学习的名义,肆无忌惮地偷懒。
对于许多的家庭来说,父母将孩子今后的出路寄托在孩子的学习上,以至于学习已经成为许多父母的命门,所有对于学习产生帮助的父母都愿意去满足。
结果就是孩子丧失了在社会的生存能力。
这样抚养出的孩子往往是心理上的“残疾人”:一边有着优异的成绩,光彩照人:而生活中却是永远离不开父母的生理巨婴。
3)满足孩子理直气壮的要钱
对于孩子来讲,知道怎么赚钱往往比拿到钱更重要。
父母不忍心让自己的孩子觉得自己比别人差,于是在物质上对孩子的“要钱请求”往往都会不遗余力地满足,却忽视了最重要的问题:告诉孩子这笔钱怎么赚来的,爸爸妈妈有多辛苦。
教育专家马卡连柯说: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父母不应该在孩子理直气壮地要钱时就给他,应该告诉孩子这些钱的到来背后凝聚了爸爸妈妈怎样的辛苦。
在孩子小的时候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金钱观是现在父母最容易忽视的环节。
PS:本文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拓展一:李玫瑾:想毁掉一个孩子很简单,就是贬低他,“谦虚”地贬低他
拓展二:“孩子摔倒不能扶?”错误的育儿理论荼毒上万的孩子,你中招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