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两岸观光交流停滞 台旅游业哪里去找“救命稻草”
今年1月至7月,大陆赴台跟团游人数为逾45万人次,同比减少55.68%;加上“自由行”人数后,整体较去年少了约91万人次,减幅达37.67%。前不久,台湾“移民署”公布的这一数字让岛内观光界哀叹不已。
无独有偶。面对10月份将举办的“台北国际旅展”,大陆方面也确定今年不参加其中的“海峡两岸台北旅展”,这是12年来大陆首次缺席这一活动。
停滞的两岸观光交流,让岛内旅游业者感叹,惨淡的台湾观光业该如何寻找“救命稻草”。
两岸僵局导致陆客减少。图为2016年9月,台湾观光业者上街游行抗议。(资料图片)
台北旅展大陆将缺席
“海峡两岸台北旅展”由大陆的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即海旅会)与台湾观光协会合办,是“台北国际旅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据台湾《联合报》报道,由于今年陆方已确定不参展,所以现场将缺少大陆这一大区块的展摊。目前,主办单位台湾观光协会已紧急找台湾旅游业者帮忙认领摊位,以免场面太空旷。
此前,大陆一般都由国家旅游局局长领军,带领各省区市旅游局局长或副局长前去参展。除向台湾民众推广大陆各省区市旅游外,也借机与台方观光官员和业界交流。大陆三大航空公司也都大阵仗参展。2016年,大陆有28个省区市旅游协会参展,共31个单位参加,参展人数达600多人。
有台湾媒体指出,由于“海峡两岸台北旅展”是两岸民间最大的观光交流平台,大陆也已连续12年参加活动。如今大陆不参展了,恐怕影响后续两岸观光交流。
岛内观光面临寒冬
在台北地标建筑101大厦的91层观景台上,往日熙熙攘攘的热闹场面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空旷的场景。据101大厦统计,2017年前7个月的整体参观人数为124万人次,较2016年同期减少24%,减少40万人次。
101大厦的情况正是整个台湾旅游界的缩影。不论是阿里山、日月潭,还是野柳、垦丁,陆客的人数大幅下降,当地的游客也都少了不少。空空荡荡的游船、冷冷清清的餐厅、关门歇业的礼品店、挂牌转让的旅馆……如今这些都是岛内各大景点司空见惯的场景。
“有人认为‘才5%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但如果长此以往就是要关门的。”台湾海峡两岸旅行发展协会理事长姚大光日前表示,今年上半年来台旅客较去年同期减少5%。台湾GDP要保2都很难,如果是GDP增速减5%那是多严重的事情,“难道台湾要悲惨到这样吗?”
台湾中时电子报在报道中表示,台湾观光业的确对陆客依赖性太高,以致受大陆影响很大。陆客减少带来的经济寒冬正在蔓延中。
以旅馆业为例,台湾旅馆经理人协会理事长张明琛表示,由于入境旅客持续下跌,市场传言有约600家饭店要卖,但他估计还不止这些。去年12月至今,全台旅宿业已增加了近8000个房间,下半年还会增加2000间,分母增加而分子一直减少,让全台平均住宿率持续下降。
而在导游方面,高雄餐旅大学校长林h秀指出,陆客团来台少,导游收入也减少。目前全台约有近4万名导游,其中约3万人是中文导游,占全部的76%,受影响也最大。长此以往,恐怕许多高校的观光系招生也会受到影响。
“新南向”还是“新难向”
面对台湾旅游业的困局,岛内媒体及观光业者呼吁,希望台当局承认“九二共识”,保持与大陆的良好关系。在具体措施上,他们希望台湾方面能出台更多方便陆客赴台游的举措。
但是,民进党当局似乎没有在这方面下功夫。自去年上台以来,他们不遗余力地推行“新南向政策”,企图以挖掘东南亚市场来填补陆客减少带来的损失。
事实证明,这种努力收效甚微。
台湾观光旅馆公会理事长赖正镒表示,根据统计,今年1月至7月来台观光总人数为595万多人次,较去年同期减少5.15%,虽然东南亚游客增加了32万人次,但仍难以弥补减少的约91万人次陆客。
此外,在消费能力方面,陆客的购买力远超过东南亚游客。业界人士分析,2017年大陆赴台游客继续减少,台湾全年观光收入损失可能会达到743.3亿元(新台币,下同),而东南亚旅客却只能增加约77亿元观光收入。以住宿为例,张明琛指出,陆客来台一般住7晚,东南亚游客平均住4.3晚,算上减少的陆客人数与增加的东南亚游客人数后,台湾平均每天仍少了1万个房间的住宿量,损失显而易见。
业界表示,他们舍不得过去投入的心血,因而一直以来诚恳呼吁蔡英文当局解决两岸问题,但一直无法得到善意回应。台湾旅游业的“救命稻草”,究竟要去哪里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