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属栏目=新书选读
在这个太依赖网络的时代,点击一下、滑一下的诱惑随处可见,看个新闻八卦,或者刷个网剧,一天都没有了。
想要不去这样做,可总是控制不住。
有时候,我们也感到要学习提高自己啊,买了N个音频课,还下载订阅了公开课,不过过两天,问问自己,看了多少,坚持了几天?
从小学到大学一路过来,我们面临着似乎是单一的路径,读哪些书,考哪些试,家长和老师替你安排,周围还有跟你一样学习的同学们,生活好像就是这样,似乎很简单。
真正让我们的措手不及的,是毕业之后,我们突然要完全支配自己的生活了。
毕业之后,往往三五年,同学们的差距就开始拉开了。甚至一些在学校不太聪明的同学,也没有所谓很好的背景,开始走在前头,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每个人做一件事的能力,到底是什么?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鲍教授(Roy F. Baumeister,罗伊·F·鲍迈斯特)在他的经典作品《意志力》中指出,决定一个人做事的能力主要是智力和意志力。而意志力是排在第一位的。
意志力,是人类最强大的力量。
它不是一种美德,而是具有生理基础的一种心智能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力,是我们“要做”和“不要做”的力量来源。
意志力决定了我们做事的专注度和效率,也决定了我们抵抗诱惑的能力。人与人之间,智力的差别其实并不太大,真正将人们拉开距离的是意志力。而且,对于成年人来说,智力几乎固定,没有多少提升的空间。剩下的就看意志力了。使用意志力、提升意志力就成为了关键。
1、目标一个就好。
意志力是有限的,用了一次就消耗掉一部分。所以,最好一次专注一件事,比较能达成目标,并建立自信心。
有没有觉得很耳熟?我们日常听到的,要事第一,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原来它们的科学依据在这里。所以,给自己制定目标,不要设定很多,集中精力完成一个,才比较靠谱。
你做不同的事情所需要的意志力,是来自于同一个账户。也就是说,你是用同一批意志力来应付各种事情。所以,当你的工作繁杂到一定的程度,意志力就不够用了,工作累得半死,效率反而越来越差。往往这时候,就克服不了消费的冲动,买买买,或者是去吃甜点。
多程作业,无论是换不同的行业、超负荷的工作、过于宽泛的学习,对我们来说,往往都是得不偿失的,只有少部分才智与意志力超强者才能胜任。所以,所谓跨界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纸上谈兵,绝对是坑。
2、请节约三分之一的人生。
不仅仅是在行动上,做事要耗费我们的意志力,同样思考和情绪也会消耗意志力。尤其是情绪,不好的情绪能使意志力急剧减少。过度的思虑和情绪化都要避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颗平常心很重要。
这就要我们懂得去克制自己的心性,逐渐养成良好的品格。上班路上的堵车、上司的责难、繁杂的工作、难带的小孩……这些都会极易带来我们情绪的波动。
诚然,这些情绪的波动对我们一天真正要做的事,并没有丝毫益处,它们只会平白消耗掉我们的意志力,进而降低专注和效率,让自制力更差,如果在这时候做决策,十之八九不会是一个好的决定。
这样的一天,只会让我们的获得感更低。我们每个人,平均每天三分之一的精力都是消耗在这些无谓的情绪,以及抵抗诱惑上。
3、习惯的伟大力量。
如何善用意志力?假如你想要当个专业作家,最好的方法就是每天写固定的字数,养成习惯。如此一来,习惯就可以帮助你在日后轻松克服困难。再遇到交稿,就能轻松克服拖延的诱惑了。就如何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是有一些学习的技巧。
鲍教授在《意志力》中,讲了一个方法,万事开头难,养成一个习惯也是。可以在养成习惯的最初阶段,时不时地奖励自己。
比如,要训练自己每天写固定的字数,在前一周,每天完成了,就给自己一个小的犒赏,像给自己买一直想要的小礼物,想吃的小甜点,一件心仪很久的衣服等。前面坚持过来了,养成这个习惯就大有把握了。
而且,一旦养成这个习惯,你也能从中获准,逐渐体会到它的好处,就有了良性循环和反馈。
4、单点突破。
葡萄糖就是意志力的燃料,也因此,吃饭和睡觉对于储备意志力非常重要。吃饭可以补充葡萄糖,睡觉可以降低葡萄糖的消耗。
这也是为什么,节食减肥那么容易失败。当然,不是吃得越多,睡得越多,意志力就越强,保持合理的包含和睡眠,使身体的血糖维持在正常的水平就可以了。吃饭和睡眠是让意志力回复到的原有的水平。
真正要突破这个限度,可以通过练习让意志力增强。意志力就像肌肉一样,用久了就会疲累,只要多锻炼就可以强化它。增强意志力的练习,多是单点突破,通过某一点的练习,进而带动意志力的全面提升。
比如,你要克服晚起的毛病,从10点起,改到6点起,你可以给自己设立一个务实的目标,一个月内,每周早起一小时,逐渐过度,监控进度,一时你完成了早起这个目标,你就会发现,你的其他方面的意志力也得到了加强,比如专注力也提高了,执行力和效率也增强了。
人生看似有N条路可以走,每天都有N个方向,我们可以去做。但别忘了,意志力都是有限的。时间同样有一个强大的力量,叫复利。意志力上的小小差异,日积月累,就会产生巨大的差距。
人生的每条路上,都有它的风景,哪条路都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差的,个人从中品出它的滋味就好。至于过得困顿不堪,大致是在这一路上,缺了我们这个心力的加持。
*本文部分选自《意志力》。
从 读 书 开 始
尝 试 不 粗 糙 的 生 活
- 不止读书-
魏小河出品 微博 豆瓣 知乎 @魏小河
我们都晓得常说的一句话“买车容易用车难”,这表现的十分明显了,要是经常开车的每个月的油费都要好几百。加油的时分还要看好到底是什么加油站,万一搞不好到了不正轨的无证运营的,或者遇到油质量量不好的状况,车辆还会损坏。其实大多数这种状况都是呈现在民营加油站,我们在新闻上也能看出很多。
说来真巧,今天来参观吉利杭州湾的研发基地,刚跟吉利内部的一位朋友聊过这个话题,如今就在会客室休息。
这几年车多了,考驾照的人十分多,关于驾照的管理也愈加严厉了。从今年的10月开端,新的驾考新规又要施行了,这让很多还没有拿到驾照的朋友们叫苦不及。今天小编要提示各位车主,即便拿到驾照也不能漫不经心,还要年审,否则会呈现严重结果。
日系奢华品牌中比拟出色的莫过于雷克萨斯了吧,想当初这个品牌的创建是为了在北美奢华市场中占领一席之地,毕竟那个时分北美才是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阅历了十多年的开展,不只在北美占领了一席之地,与飞驰、宝马并驾而驱,往常在中国也俘获了不少的消费者。
在行车途中有许多车友或许都碰到过这种状况:直线行驶时忽然想来个掉头?你这不是作死么!开玩笑的希望大家直线行驶时不要忽然来个掉头,那你真的是作啦。假如万一真的要掉头怎样办?那也是需求技巧的。
(2017-09-22)
刚刚刷朋友圈
刷到大学一同学发的朋友圈
说是庆祝自己月收入六位数
费劲掰开手指数数六位数是多少
然后不禁感叹
这差距呀
着实伤人
自己为了那万来块的房贷东奔西跑蹿东蹿西
人家早已在六位数的的康庄大道上奔驰
是差距
不断鞭策自己不能停止努力奔跑
也想起了之前几位明星晒他们的同学聚会照
真的差异太大
生活太不一样
有的人容颜不老
有的人越活越年轻
而有的人
却因生活奔波劳碌
被岁月夺走了那来不及呵护的容颜
人和人的差距
永远也不能保持同一
但也希望我们自己的圈子
自己交涉的人
不要有太大差距
不要没有共同话题
人和人的相处
需要共同勉励
而不是在互相对比中产生幻觉
(2017-07-18)
感动与差距
2017年7月10日,星期一。因工作需要,当天需要从山东返回浙江参加绍兴丽水商会周二的捐赠仪式活动,但由于济南的几个企业家已经有约、再加上从上海来的在杭州时没有约见到邵珠富的太平洋集团陈总听说我在山东也要见一面,因此一时无法确定与各企业家具体交流完的时间,也就没法定火车票。
由于当天欲见的企业家比较多,以往这种情况,邵珠富一般会在济南奥体西柳下的两岸咖啡包一个房间,然后与企业家约定好时间,一般三两个企业家一组,每组半小时、有时要见到七组左右才能结束,目的只有一个:交流策划思路及营销创意。此种情况下,也有企业家争着埋单的,但因为考虑到邵珠富是“东道主”,大多婉拒。
这次也不例外,但来自上海的陈总与邵珠富交流得非常投机,我们也大有相见恨晚之势。而在埋单时,还是发生了“争执”,陈总不由分说就把单给埋了,而更令邵珠富想不到的:他还安排同行的徐总把我当天要去浙江杭州的车票也给包了,而且还是商务座,令邵珠富唏嘘感叹不已。陈总理由是:“你是因为见我们才耽误去杭州时间的,我们颇感过意不去……所以(买票)也是应该的”。
当晚9:40来到杭州,绍兴丽水商会杜会长安排的人员已经等候在了高铁站的出口,他是专门开车来接我的,当晚我们还要赶往丽水青田县。而邵珠富百度一下查到的距离是338.92公里,行程约需要4小时26分,这黑灯瞎火的,敢情小王要开车到夜里两点多。
一路上聊天得知,小王是从丽水开车来到杭州接我的,言外之意,为了接我这样一个“非著名策划人”,小王敢情当天要走接近700公里的路程,这再次让邵珠富非常感动。
不论陈总、杜会长还是小王总,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南方人。一个是来自上海的福建人,两个是浙江人,在与他们交往过程中,那种关心、细致和无微不至均让邵珠富感动,相反,作为土生土长的山东人或北方人,往往大多就没有这么细心了,略显粗糙了。
或许这就是南方企业家与北方企业家的差距吧,但南方企业家还是颇令人感动的。
作为一个非著名策划人,邵珠富经常会牺牲掉自己的工作时间或休息时间见更多压根不是客户、或只是想噌几个创意的朋友,尽管如此,邵珠富也从无怨言,毕竟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如果不加以拒绝,国内每天四五十个是有的,但大多数这样的朋友既没人提到给你报销的票或路费,即便你远在天涯海角一句话邀请你参加他们开业剪彩或活动前策划思路碰头会(而“规定”非你莫属)等,需要你出出面站站台或奉献奉献你的创意思路,而且语气非常坚决和热情不好拒绝,但没一个人会顾及到你坐高铁或飞机的成本。
甚至有一次,有位朋友在了解到邵珠富有空时,这位做餐饮的朋友直接说“等你哪天来北京的时候,过来给我策划策划,我们店太需要你了”,过了一段时间,他的餐饮又在南京开店了,又说“等你来南京的时候,给我酒店策划策划”,敢情邵珠富闲得无事似的,哈哈!
更奇葩的是,还有一次,一位素不相识的美女老总从网上得知邵珠富是个“慈善策划家”,多年来通过策划做过很多慈善的事情、救助过好多企业分文不收时,先是问邵珠富是否有空,连续几天热情邀请令我有点招架不住,待邵珠富抵挡不住这种热情而稍稍有两天时间可以挤出空来让其订机票时,这位美女一下子懵了,压根没想到请邵珠富策划还要出路费……
作为山东青年政治干部学院的青训导师,邵珠富上次在为大学生们指导交流的时候,曾分享过一个“烟台老红军苹果”的策划案例,被同是导师的原都市女报总编辑、现山东政法学院教授赵林云高度评价,但因这个创意没花一分钱而没被企业家采纳,白白糟蹋了,所以邵珠富此后立了“规矩”,凡约见者先拿2000元钱作见面费,因为只有花钱的策划他们才会高度重视,才会觉得有价值。而事实上,大多时候在交流完毕三天内,邵珠富都把这笔钱退回去,因为我的目的是避免“轻易得到不会珍惜”心理出现,又不是为了区区2000大元。
作为一个策划人,见到的南来北往的企业家肯定是多之又多,但大多时候,经常感觉南方企业家更人性化一点、更讲规矩一点、更靠谱一些,也更容易打交道一点,虽然他们也很在乎钱,但也愿意花钱为好创意买单,而不是认为“几页纸(策划方案)”不如一筐馒头值钱!
(作者:邵珠富,策划人,中国尖锐化营销理论创始人)
(2017-07-14)
□ 胡立彪
根据不久前瑞士洛桑管理学院发布的《2017年度世界竞争力报告》,在全球63个主要经济体中,中国从去年的25位跃升至18位,将英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西班牙等经济体甩在身后。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国内经济”“就业”“劳动力市场”这3项指标的得分,全球排名第一。
中国的世界竞争力不断提升,全球排名达到历史新高,这自然是一件令人高兴和自豪的事。不过,仔细研读这份报告,我们发现,中国在不少领域的排名还很靠后,而且多年一直没有多少提升,比如“政府效率”,尽管今年比去年上升了6位,排名45,但却比前年(排名第35位)有所下滑。这样的低排名表明我们还有不小的差距,需要认清原因,加把劲赶上来。
事实上,去年9月份,世界经济论坛曾发布《2016-201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其排名情况与瑞士洛桑管理学院的报告基本差不多。只是这一报告的研究对象更多,共覆盖了全球138个经济体,因此,各经济体排位序数会有所变化,比如,中国排名第28位,与上年度持平,继续领跑金砖国家,仍是全球主要新兴市场中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而观察该报告中的一些细项,我们同样发现不少问题,感觉到中国存在的差距。比如,报告显示,我们技术效率偏低(排名第74位),商品市场效率也不高(排名第56位),特别是像“对投资者保护的强度”“出口占GDP的比重”等一些子指标,排位都在100名以后。
比照两份报告,我们感到,就对国家经济发展及构成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性而言,我国存在差距较大也最需要努力的领域是技术创新。瑞士洛桑管理学院今年新增的一项研究报告——《世界数字信息技术竞争力评估》显示,中国在“技术创新”方面表现中等,排名为第31位。而世界经济论坛则以一个更为直观的指标——专利申请数量(通常被视为“创新产出”),来考察各国的创新表现。尽管中国PCT(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专利合作协定”)专利申请总数相当可观,但按人均数量排位,中国的名次一下子就下来了。世界知识产权库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专利申请以21.7件/百万人的数量排名第37位。而日本以348.5件/百万人排名第7,韩国以288.9件/百万人排名第9,美国以178.4件/百万人排名第14。显然,我国与排名靠前的国家相比差距悬殊,不在一个级别上。
即使在排位均较靠后的金砖五国中,我国的创新能力也不是最强。世界经济论坛根据各国近几年创新能力变化情况列出的图表显示,金砖五国中印度和南非的创新能力得分近年来上升很快,2014年印度与中国持平,2015年印度已经超过中国;南非的创新能力2013年超过中国,2015年已经接近发达国家阵营的得分。总的来看,中国近年来的创新能力得分比较平缓,上升的趋势比较缓慢。
李克强总理去年9月出席达沃斯论坛发表演讲时曾指出,创新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熄引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和科技发展,培育创业和创新环境,逐步将我国的标签从“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已取得很大成绩。但是,由于世界经济发展处于不平衡状态,部分国家转向内向型经济政策,甚至出现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全球经济增长面临重大挑战;而我国经济也在艰难转型,进入爬坡期,亟须通过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这种情况下,就更加凸显了创新的重要性。
世界经济稳定复苏要靠创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也要靠创新。着眼未来,我们要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结构性改革促进结构调整,用好创新这把“金钥匙”,使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中国质量报》
(2017-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