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剧报告:不用螺旋桨推进却能航行数千海里: 中国高调展示反核潜艇水下尖兵
本世纪以来,中国科技成果呈现爆发式的增长,不仅数量多,质量也非常高,许多领域已成世界一流水平。其中在机械人技术领域的水平相当高,近年在中国重点发展的机械人技术之一:水下滑翔机,有时也称为:水下航行器,这是一种新型的水下机械人,不用螺旋桨推进,仅利用净浮力和姿态角调整获得推进力,虽说航速低,却因能源消耗极小能航行数千海里,如果简单一点说,它就模仿鱼的机械人。
经过几年的努力,中国在这方面的水平提高不小,与其它科研项目低调,无论取得多大成果也不见媒体不同,比如:激光武器,中国几乎就是避而不谈,对水下航行器的研发工作一直采取公开报道的方式,这已经是相当高调的行为。也许有人说,中国的水下航行器不是世界第一的,这确实不假,但是无法否认的是,中国与世界第一的差距非常小。不久前,中国自主研发的“海翼-7000”水下航行器完成了5751米的下潜测试,目前的世界记录为6000米,这个东西真不大,最大的长度3米,直径300毫米,翼展1.2m米,重100公斤,外形很像带着一对机翼的“鱼雷”,下潜深度5000米以下,它的研发目标:7000米的极限深度,它的最大航速1节,却可以航行数千海里。
如果谈及它的用途,那介绍中为:深海环境监测、资源勘查等,其实它的军用价值也不小。一是,用于侦察,通过长时间的水下游弋, 收集搜集整理大量的海水温度和盐度,并且构建大洋物理模型,对于我方潜艇作战非常重要,甚至可以潜入敌方港口等进行侦察,毕竟它的隐蔽性极佳,发现它比发现潜艇的难度要高上好几个等级,二是用于反潜作战中的侦察平台,或者说:水下尖兵,也相当理想,反潜作战为现代海军的难题之一,既便反潜兵力反复搜索,也往往无法发现潜艇,特别是大潜深的核潜艇。无论是反潜机,反潜舰,实际上都是反潜平台,真正发现潜艇依赖于所载的搜潜传感器,声呐、磁感应,雷达等等,但是存在一个问题:作用距离往往非常有限,特别是对于大潜深的核潜艇作用非常小。
最简单的方法,让搜潜传感器更近一点,比如:可变深度的吊放声纳,它通过调整工作深度,来提升发现潜艇的机会。如果搜潜传感器的数量非常多,而且能够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运转,并进行大范围搜索,那么核潜艇也就是无法可藏了。这时水下滑翔机充当反潜平台的意义就显现出来了,它虽有航行速度较慢的缺点,却有大航程的特点,这就满足了长时间、大范围使用的要求。同时,本身制造成本和维护费用低,这就满足了大批量生产,大批量使用的要求。
可以让大量的水下滑翔机携带传感器,形成长时间、大范围、大集群的反潜搜索网,大大增加搜获敌方核潜艇的概率。这样一来,平时由反潜舰或其它船只充当水下滑翔机的工作母船,负责水下滑翔机的投放与回收,以及充电与维护等工作,一旦水下滑翔机发出警报,反潜舰或反潜机就及时前往发现目标区域,实施进一步确认,并对目标发起攻击。
未来我军反潜舰或反潜机携带这样的搜索装备,无疑将会大大增强搜索区域范围和搜索的强度,再配合上预先布设的水下声呐阵列,任何潜艇都将无处躲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