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世界将迎“中国世纪”:西方经济重要性越来越小
奥地利《反方》杂志网站10月9日刊登马尔科·迈尔撰写的一篇文章称,北京令自己的经济在全球扎根的努力获得了回报:中国的全球影响力增长,不管是经济上还是政治上。
文章称,现在世界各地都无法想象自己的经济生活离开了中国企业以及中国产品的样子。就算是企业的名字往往不会令人联想到中国,但全球很多大型但也包括中小型企业目前都(多数)为中国人所有。虽然美国和欧洲股东仍主导着北美和欧洲股市,但是这正在逐渐发生变化。
而且这也早已不是事情的全部。在多数欧美人的视野之外,特别是在东亚和中亚,目前正在发生政治和经济影响力的重大转移。在美国重要性日益减小的同时,中国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形成了多条贸易通道并延伸至欧洲和北非的“新丝绸之路”在这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
此外再加上在拉丁美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大量基础设施投资,虽然目前还在大量投入资金的阶段,但是中长期来看它们不仅会带来正面的经济效益,而且随之所产生的经济推动力也会给这些地区带来更强劲的经济增长。由于中国不是作为干涉他国内政的垦荒者而是作为商人出现,因此它在当地民众中的形象也正面得多。
经济影响力和财力的增强自然导致中国政治作用的增长。这点北京也意识到了。
文章称,与主要以经济利己主义为基础的西方哲学相反,中国看重“双赢”——最终是对所有参与方都有利。在关系到“为了所有国家共同发展的开放的世界经济”以及“共同努力应对全球挑战”时,北京的信条是合作与协作,而不是竞争。
考虑长远的中国人完全可以令迄今为止的“美国世纪”之后出现一个“中国世纪”。不管怎样,从全球来看,“西方”的经济重要性越来越小。这也将对(地缘)政治产生影响。(编译/赵涟)
华盛顿街头飘扬中美国旗 新华社记者鲍丹丹摄
近日,马云爸爸在接受国外知名媒体彭博新闻社采访时一段关于自己没时间花钱的言论火遍了外网。该篇报道的原文称: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是目前中国最富有的人,目前,正在参加由布隆伯格与他自己等联合创办的彭博全球商业论坛在纽约召开首届大会,马云在开幕式后接受彭博电视台的独家专访,谈到了对未来科技革命和年轻人就业机会的看法,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会面,以及阿里巴巴未来 5-10 年的规划等。
采访当中,有一段关于首富话题的小插曲是当天引发最多讨论的问题。因为马云在谈到首富话题时无奈地表示:我从不认为自己是首富,我甚至感觉不到自己在花钱,我也没有时间花钱。
马云还说:别人都说我可以比政府花更多的钱,比其他人更好。不过想一想如果 当你有这么多资产,怎么才能更好地花掉这个钱呢?这可是足够花一辈子的钱啊。
有意思的是,这篇报道在Facebook上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网友们的热烈关注,他们也纷纷在评论里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可谓是十分精彩:
没问题,只要给我打个电话,我就可以为他花钱。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但我愿意为他免费做这件事。
我可以想到一些与之相关的事情……其中之一就是给我足够的钱来还清债务,开始一项雇佣很多人的生意,为我和我的家人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方式。这就是我的想法。
我们有很多人在世界各地受苦,你没有时间。照顾好生病的人,不要骄傲,因为你可能会在认为自己还站着的时候摔倒。来肯尼亚吧,我来教你怎么花钱。
给穷人一些钱。给我5美元的快乐套餐。
(2017-09-22)
iPhone 8系列与iPhoneX在中国上市首发了,最贵版本开价高达人民币近万元,史上最贵。
对于这样的价格,路透说,中国销量不见起色,是因为iPhone 8/X太贵了,一支手机相当中国人均月工资的两倍,中国人买不起。
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国媒体不服气评论,中国人买不买得起另议,但毫无疑问,如果没有中国,iPhone 8/X可能贵到世界都买不起。中国网友怒火更难平息,呛声“100块一卷的厕纸我也买得起,但谁会去买100块的厕纸擦屁股?”
今年初美国总统川普一上任就要美国企业搬回本土,还点名苹果,结果相关分析认为,一旦iPhone“美国制造”,产品价格将飞涨二至三成,那时恐怕才真的买不起苹果手机了。
iPhone真的很难摆脱“中国制造”吗?据估计,以iPhone 7(32G)为例,手机制造成本约400美元,约合人民币2600元,而在中国地区的售价则为人民币5388元,换句话说,iPhone从出厂到入手消费者,是卖一个赚一个,获利翻倍。
暴利当然是来自海外产销供应链,富士康等中国代工厂接单,厂区的运营中心被设在保税区,进口零部件得以不用交税。而货物在保税区与境外之间自由出入,免征关税和进口增值税,也免验许可证件便利通关。
海关内,富士康将iPhone卖给苹果,苹果再卖给子公司,中间产品并没有出口,而是直接转运中国其他城市。这样的进出口潜规则,苹果得以将成品以更低的成本,相对更高价格卖给中国消费者。
再加上,遍布中国的数百座工厂、超过300万卖命的蓝领,24小时制生产运转。所以如果没有中国,iPhone 8/X可能贵到全世界都买不起。
苹果执行长库克也非常自豪,苹果在中国创造了300多万个就业机会。的确,300多万中国劳工从晶片到机身打造了iPhone,也在最后成为苹果的用户,不过,近一年中国的市场已经在变化。
苹果今年第二季财报显示,全球营收业绩创下历史新高,唯独大中华地区不增反跌。因为在中国市场,愈来愈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国产品牌,华为、OPPO、Vivo、小米等手机高性价比物廉价),消费者逐渐知道买不买得起是一回事,但值不值得买才是另一回事。
(2017-09-17)
俄媒称,中国正从一个中等收入国家变成一个高收入国家。中国在世界经济的地位开始让人想起美国战后主导全球经济的大国地位,中国现在正以飞快的速度接近这个目标。
俄罗斯卫星网9月5日以《中国成世界经济新规则制定者》为题报道称,世界报业辛迪加最近发表文章称,服务部门帮助中国推进结构性改革,而中国也正从一个中等收入国家变成一个高收入国家。
就在不久前,许多专家还怀疑中国能完成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以及重工业占主导的经济向依靠内需的服务型经济的转变。近年来中国把劳动密集型出口部门转移到了较不发达的低成本劳动力国家。而在另一些部门中国则向电子、资本密集型生产过度。结果劳动力成本高带来的问题也变得不再重要。这意味着,生产的增长将较少依赖外部市场。由于这些变化,中国经济实力迅速增加。中国内部市场规模也在迅速扩大:很快它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市场。
报道称,中国在世界经济的地位开始让人想起美国战后主导全球经济的大国地位。中国现在正以飞快的速度接近这个目标。它拥有很大的内部市场,拥有不断增长的收入和很高的总需求。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越来越依靠内需和投资,越来越较少地依赖出口。但是,中国不会寻求狭隘的、自私的途径,因为这些途径将导致中国全球地位和影响力的降低。
世界报业辛迪加文章称,中国一直表示希望成为发展中世界(无疑也包括亚洲)一个有影响力的国家,扮演准备提供援助的伙伴,至少是在经济领域。中国的内部市场正成为国家力量的源泉,而这意味着,近期就这一问题做出的决策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几十年中国在全球的地位。
(2017-09-10)
在太空中有着无数人类自上个世纪50年代发射的各类卫星,这些卫星就像一个个永不掉落的侦察兵。平时作为民用,为气象和地理勘测做出贡献,但是作为军用,这些侦察兵就会眼睁睁的瞅着你的军队出发,然后一枚战术核弹送你的士兵们进入英灵殿。
为了应对这些天上的侦察兵,戳瞎他们的眼睛然他们变成瞎子,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制着反卫星技术。早期的反卫星技术简单粗暴,预测好敌人飞行的轨迹,直接一发核弹送上太空直接炸烂就好。但是炸烂了发现,周围一定距离内的无论敌我的卫星都被电磁脉冲烧毁了所有电子元件,成为了太空垃圾。随后,由美英两国联合发展出的共轨技术横空出世。这种反卫星技术简单来说就是:手可日月摘星辰。
共轨技术是指在太空中发射可以与目标进行直接接触的卫星或者航天飞机,在飞到目标轨道后与目标进行直接接触。这时无论是安装炸药炸毁,或者是强行带回,亦或是更改其内部数据芯片将其化为己有都是可以的。
这种技术最早由苏联航天事业带头人科罗廖夫提出,可以使用联盟号航天飞机进行在轨搜寻。发现敌人飞机后可以由飞行员出舱处置,无论是摧毁还是俘虏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是该技术由于技术复杂且成本较高,且由于美苏两国卫星都有着保卫自毁系统,这种技术一旦实施起来,不仅没有什么好处,反倒会因为爆炸伤到自己,得不偿失于是并没有实施起来。
但这种技术被中国看中,并自己发展起来。近年8月1日,中国天舟一号飞船成功在轨释放出一颗立方星,这种方式是中国第一次试验,该技术的成功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中国在轨反卫星技术的发展已取得突破性实验进展。此次释放立方星主要是用来测试在轨投放物体能力,也是自去年天宫二号试验后的再次释放实验。
中国的在轨反卫星能力只是中国获得制天权的重要能力之一。中国在定向能武器的发展比在轨反卫星能力发展更早也更强。中国的定向能武器已经可以做到80千瓦级能量输出,可以在无影响的太空环境中10000米外烧穿20mm的钢板。在这方面,只有美国的2018计划能与之媲美,但是中国已经拿出名为沉默猎人的LASS激光系统,而美军的实际拿得出手的并没有。孰强孰弱,一探便知。
(2017-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