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勇谈轨道交通发展未来: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
成都9月28日电 (刘婷)“过去十年,我国轨道交通得到跨越式发展,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迈上了新台阶。”28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国勇在2017国际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峰会上表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城市轨道在建项目约5600公里,除了地铁、轻轨、中低速磁悬浮以及悬挂式空轨,有轨电车也越来越热。他指出,“今后,轨道交通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
2017国际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峰会现场。 张浪 摄
当日,峰会由《中国新闻周刊》、《每日经济新闻》主办,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四川分社承办。李国勇在峰会上做主题演讲,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总体发展情况到轨道交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到轨道交通产业产能的未来布局都做了详细论述。
“我国城镇轨道交通起步较早,北京第一条地铁是1965年动工,1976年天津建成第一条地铁后,又有了上海地铁建成投产。”李国勇坦言,轨道交通的发展不仅能方便老百姓的出行,也能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各地对发展轨道交通的热情越来越高。
“城镇轨道交通的发展也带动了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李国勇坦言,“通过引进相关技术吸收再创新,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水平已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有些方面的自主创新水平已经领先于世界各国,装备制造也已经走出国门,出口到世界各地。”
“近年来,轨道交通的建设资金来源越来越多,除了财政拨款、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等,外资的利用也比较成功。”李国勇坦言,我国是轨道交通大国,但各地情况大不相同,尤其是西部地区地形更加复杂,应该有各自的发展模式。
最后,李国勇对于新都轨道交通产业园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新都能围绕轨道交通产业链发展,在节能、降耗、信息化、关键技术等方面做好研究和规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