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网上有一个非常热门的讨论:你在综艺里面,看到最让人心疼的一幕是什么?
我一下就想起了《极限挑战》。有一期极挑,孙红雷想逗一下阿拉蕾。但是阿拉蕾有点怕他,不太愿意和他说话。孙红雷就想通过话题拉进两个人的关系,于是他问了阿拉蕾几个问题:你爸爸呢?你心疼爸爸吗?结果没想到,阿拉蕾转头就开始大哭,说自己很久都没回家了。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让四岁的孩子独自在外工作挣钱,阿拉蕾的父母也太狠了吧!这不是“啃小族”是什么?
大部分观众认识阿拉蕾,应该都是通过《爸爸去哪儿》这档综艺。年仅4岁的阿拉蕾,最大的特点就是懂事,甚至懂事到让人有点“心疼”。《爸爸去哪儿》节目组有一次安排父母探班,别的小朋友都扑进爸爸妈妈怀里撒娇。只有阿拉蕾拿出做任务的奖金,双手捧着递给妈妈,然后说:妈妈这是我挣的钱,留给你了。当时的阿拉蕾不过是一个四岁的孩子,但她不仅将挣钱牢记在心上,甚至还将挣到的每一分钱都交给妈妈。我觉得,这大概是她在父母那里获取存在感的特有方式。这种懂事的“方式”,难道你不觉得心疼吗?
甚至,我觉得阿拉蕾的父母是不合格的。因为每一个懂事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对不负责任的父母。
懂事的背后,可能是压抑
在这个世界上,懂事的孩子其实分为两种。第一种懂事的孩子,能够明辨是非、懂分享,甚至能够独自解决难题。例如黄磊的女儿多多,就是一个懂事的小孩。虽然她在父母面前,会显示出自己脆弱、迷糊的一面。但是一旦离开父母,她就会成为小团队里面的核心人物。在拍摄节目的时候,多多甚至还会主动站出来,帮忙解决小朋友之间的矛盾。这种懂事的行为,和良好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我记得有一期节目,多多十分抗拒佩戴收音麦。但是黄磊没有批评她,而是当场给多多表演了一场滑稽的“哑剧”,然后说:这就是你在电视上的样子,你想这样吗?最后,多多考虑了一下,自己戴上了收音麦。所以说,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约束他们的行为,而是带他们理解这个世界。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不仅懂事,还拥有被爱的底气。
懂事对孩子来说,并不是褒义词
我一直觉得,懂事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个“褒义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人间失格》这本书,书中的主角名叫叶藏,从小就十分懂得取悦别人。有一次父亲要送他一个礼物,让叶藏自己提要求。叶藏想要书,但父亲却觉得这不是一个好礼物,甚至表露出了生气的情绪。叶藏半夜翻来覆去睡不着,一直在回想父亲生气的表情,觉得很害怕。于是他爬起来给父亲留言,我想要的礼物是“狮子舞”——这是父亲希望他索要的礼物。第二天,父亲看到留言后非常高兴,甚至夸奖了叶藏,说他非常懂事。于是叶藏慢慢学会了讨好别人的技能,将自己的情绪统统藏匿起来,只表现大家喜欢看到的一面——最后,叶藏变成了讨好型人格,彻底失去了自我。
孩子的世界是很小的,也是很敏感的。父母的批评或者奖励,都会改变孩子的行为。例如叶藏父亲的行为,就在无形中告诉叶藏:你没有达到我的期望,我对你很失望。所以叶藏才会半夜睡不着,决定改变自己的想法,迎合父亲的要求。我们的生活里,就有很多早熟的孩子,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讨好父母。甚至,宁愿压抑自己最真实的情感。但其实,这种孩子不仅会变成讨好型人格,也注定不会快乐。著名精神病学家阿德勒曾说过:“人类急需一种,尽管被讨厌但还是敢于做自己的勇气,这样才可以逃脱无法做自己的羞耻感,获得真正的幸福。”所以懂事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个用来夸奖的词汇。大部分情况下,过于懂事、早熟的孩子,会失去任性的权利、泯灭珍贵的童心。
父母教育的力量
如果我们不能用“懂事”来教育孩子,那么生活中,父母该如何引导孩子的行为?
其实,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成为一个好榜样。父母的努力和表现,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与其教育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父母不如先将自己变得更优秀。作家六神磊磊曾经说过一个故事,说朋友向他吐槽孩子不爱读书,怎么教育都没用,都快郁闷死了。六神磊磊反问朋友,你平时看书吗?家里有书吗?你每天在家看电视、打牌,孩子会喜欢读书才怪了!所以,当你想教育好孩子时,不要通过批评和夸奖来改变孩子,要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孩子。
2018年的时候,刘国梁的女儿刘宇婕获得了人生中第一个世界冠军。当她参加颁奖仪式的时候,她用流利的英文做演讲,她说:我感谢我的爸爸,他是一个很厉害的世界冠军。我很小的时候,梦想就是超过我的爸爸,今天我做到了,他16岁拿到第一个世界冠军,而我7岁就拿到了。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所以,教育孩子不需要过多的言语。更多时候,父母的行为就是最好的教育。
文末赠言:
中国式父母总是喜欢用“懂事”来捆绑孩子。但其实,懂事对孩子来说并不是“褒义词”。太懂事的孩子,往往过得不快乐。
为人父母,总是希望孩子变得更优秀。但我想告诉大家——如果你都做不到更优秀,凭什么要求孩子?
如果你想让孩子热爱学习,请先让自己坚持学习;如果你想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请先让自己放下手机;如果你想要孩子变得优秀,请先让自己优秀起来。
榜样的教育力,胜过千言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