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英国女王王冠上的宝石。——佚名
从古罗马帝国分裂之后,欧洲便出现了两顶王冠,分别归属于东西两个罗马帝国。后来东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东罗马帝国宣告覆灭,整个欧洲大陆便只留下了一顶王冠,便就是西罗马帝国的王冠,后来决定王冠落到了法兰克王国国王的头上。
再到后来,这顶王冠又传承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王冠,被戴在了德意志君主的头顶上。国王与皇帝之间,可是有非常大的不同。国王只是皇帝手下的一位领主而已,而皇帝对国王有着名义上的宗主权。法国国王只能称之为国王,而神圣罗马帝国的君主却可以称之为皇帝。
再后来,拿破仑加冕称帝,于是欧洲大陆便出现了第二顶皇冠。不过这些都与英国女王无关。英国女王既没有西罗马帝国皇室的血统,也不是其正统继承人,因此根本没有皇帝这一称号。
不过,英国通过海外殖民掠夺,占领了印度,由于英国在占领印度之前,印度正值莫窟尔王朝时期,其存在一个国王。因此当英国人占领印度之后,便顺理成章的将印度的这一顶王冠戴在了英国女王的头上,自此英国女王便成为英国国王,印度皇帝。而印度也因为其财富和重要地位,被称之为英国女王王冠上的宝石。
印度地处东亚地形狭窄,整个印度国家的面积才只有中国的1/3而已,中国在杂交水稻开始之前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粮食危机。那么印度又是怎样依靠如此少的土地,来供养13.9亿人口的呢?实际上,根据有关专家们的研究,印度能够以如此少的土地养活如此大的人口,主要原因有五点。
一、印度可耕种土地面积十分广阔
虽然印度的总体面积较之于中国比较少,但是这并不妨碍印度的可耕种土地面积广阔。
要知道,中国的这些广袤的土地,并不是全都能够用来作为耕地的。山地高原丘陵都不能用来耕种。
印度的地理位置可谓是得天独厚,在整个印度境内大概有40%的土地处于热带平原之上,黄河流域和南部沿海的地区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温度适宜,降水充沛,非常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除此以外,在印度境内几乎没有什么特别复杂的地形,因此其可以用来耕地的面积非常的多,在如此之多耕地面积的加持之下,印度人能够养活那么多的人口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印度适宜的气候
中国主要沿秦岭淮河一线分为南方与北方,北方地区的气温比较低,年降水量低于400毫米。由于光热水条条件的不足,在北方地区种植的庄稼,一年仅能在夏季有一次的收成。只有在海南和广西福建的靠近赤道的地方,中国的农作物才能达到一年三熟。
可是印度做不同,印度与中国海南的好皮样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季风将充满湿气的。空气吹到了印度半岛之上,从而使得这里的降水量及其分配,尤其是在雨季的时候,甚至可以接连下雨一个多月,我们现在看见印度有时会爆发一些洪水,正是由于这样的气候。印度的热量条件也十分充足,这里靠近赤道地区,太阳高度角比较大,阳光充足,热量较多。
有了耕地和适宜的气候,要想生长出足够让人饱腹的粮食,自然不是什么大问题。中国在袁隆平研究出杂交水稻之后,粮食问题这才逐渐得到了解决,不过主粮虽然没有问题,但是油料作物之类还是需要大量进口。而印度的话,同样是将口耕种土地的生产力发挥到了极致,从而解决人们的口粮问题。
三、发达的灌溉系统
再来说印度的灌溉系统,以农业作为主要产业的国家,一般都会有着极其发达的灌溉系统,这是由农业依靠气候条件这一不稳定因素造成的,成熟且充足的灌溉系统,能够用来对抗恶劣的天气,比如当旱灾来临时,便可以通过及时的灌溉,让农作物保持生长状态。
在中国古代社会就对灌溉系统非常的重视。几乎只要有时间,每年都会在农闲之时派出一部分人修理农田水利设施,而且这已经成为官员政绩考核的一个标准。如果农田水利设施修整的不行,那么极有可能会对农民农业的生产产生一定的影响。
印度境内有一条恒河,大家都知道恒河是印度的圣河,许多人在印度河中洗澡,认为这样可以净化肉体和灵魂,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恒河其实也是印度的灌溉水源之一。在夏季的时候,由恒河当中的水便开始向农业地区输送,让这里的土地不受旱灾的影响。
而且,印度当地也非常重视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虽然不像中国那般早就开始了系统化的修建,但他们的水利设施也颇有一番特色。而且他们成功的依靠这些水利设施,保证了农作物的生长。
四、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
从自然到水源,接下来要想促进农业的发展,便就是提高相应的生产技术了。在1966年的时候,印度的东部地区发生过非常严重的旱灾。在那之后印度人痛定思痛,开始进行农业技术方面的革新,大力发展现代所看见的现代农业。
通过对水源,土壤,农药,化肥等的综合应用,印度的现代农业产量非常的高。
而且印度这块地方,人们也愿意在农业生产上花费时间鞭策,这些农业技术的推广得到了人们的认可,相应的产量也在处于逐年上升的过程当中,中国也将杂交水稻技术交给了印度,在各种农业技术的加持之下,印度的农业产量有了非常大的提高,这才使得它能够养活与中国接近的人口。
五、节俭主义和禁欲主义
在用尽了一切提高农业产量的方法之后,接下来便就是从需求方面入手了,只要削减了人的需求,农业产量便可以解决印度人的温饱问题。在印度,人们遵从节俭和素食这一传统。节俭是大部分国家都会有的美德,但素食却与印度的特殊国情分不开。
印度是一个多神论存在的国家,各种各样的神每天都在教导着印度人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正是因为如此,那些信奉多神论的人,为了尽量不伤害到他们心中的神明,于是便选择了素食,同时采取比较简单的生活方式,降低他们在食物方面的需求。
需求减少了,印度的农业产量又在提高,这一吨一减之间,印度能够养活的人口自然也在不断的增长。而且从印度现在的落后状况来看,印度的农业产量还有提升的巨大空间,说不定将来有一天中国就能够吃到从印度进口的大米。到那个时候,中国的土地可能将被用作更加高级的产业。
小结
虽然在中国大部分网民的眼中,印度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国度,整天载歌载舞不说,即使面对各种的压迫,他们也能的平心静气的生活。可是说到底,哪个国家的农民又不是在为自身的幸福而努力奋斗呢?
印度人同样有一颗争强好胜之心,他们频繁的与中国进行对比,渴望超越中国就是这样一种进取心的表现。在目前人口已经普遍被认为是一个国家的资源而非负担,印度有着人口这一不断增长的资源,说不定将来有一天真的能够迈入世界大国的行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