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看世界】感知天下:痛惜!九寨沟诺日朗瀑布震塌!

由 展东明 发布于 综合

  8月10日,西部战区空军再次出动飞机,飞赴九寨沟地震灾区,对九寨沟各沟重要景点和区域进行精准航空侦察。

  8月10日,九寨沟景区著名的诺日那瀑布景点塌方被毁。

  地震前的诺日朗瀑布秋韵。

  地震前的诺日朗瀑布之春。

  地震前的诺日朗瀑布夏色。

  地震前的诺日朗瀑布冬景。

  诺日朗瀑布位于九寨沟景区,海拔2365米,瀑宽270米,高24.5米,是中国大型钙化瀑布之一,也是中国最宽的瀑布。藏语中诺日朗是伟岸高大的意思,因此诺日朗瀑布意思就是雄伟壮观的瀑布,是中国最美的六大瀑布之一。

  8月10日,航拍震后的九寨沟景区,著名景点火花海干涸见底,部分海子两岸出现塌方,水面浑浊。

  地震前的火花海。

  火花海又称火花池,海拔2187米,深9米,位于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双龙海与卧龙海之间,湛蓝色的水面上波平如镜。

  8月10日,中国科学院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用1年时间提前实现了既定2年完成的科学目标,标志着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研究在国际上达到全面领先的优势地位。

  8月9日,印度孟买,数千名来自“马拉塔革命前线”的成员举行静默抗议,抗议者挥舞橙色旗帜,要求印度政府解决马拉塔人社区的工作和教育问题,“橙色大军”布满全城。

  8月10日,约旦河西岸拉马拉,以色列士兵在Deir Abu Mashal村摧毁两栋属于巴勒斯坦袭击者的房子。

  8月10日,阿尔巴尼亚南部穆济纳山区林火肆虐,一名护林员试图扑灭林火。

  热带风暴“富兰克林”升级为一级飓风后于8月10日凌晨在墨西哥韦拉克鲁斯州登陆,一名男子在风暴过后欣赏朝霞。

  西班牙遭遇大干旱。在西班牙瓜达尔特瓦水库,一条旱死的鱼躺在干枯的河床上。

  8月9日,哥伦比亚波哥大,一名秘鲁土著民参加世界土著人民国际日集会。今年是《联合国土著人民权利宣言》通过10周年。

  世界淘金锦标赛在苏格兰举行,超15个国家数百名淘金者同台竞技。

  伊朗戈纳勒克,摄影师 Ali Akbar Khandan 捕捉到两只螳螂在一枝花茎上摆出“功夫”的姿势进行生死决斗。

  从8月9日至15日,游戏爱好者们可以在日本横滨的“精灵宝可梦GO”主题乐园里,“捕捉”更多及更稀有的虚拟“精灵”。


  靠慈善项目、政府拨款和群众捐款等多方筹集的资金,历时两个多月修建的一座便民桥,在竣工两个小时后就轰然垮塌。

  6月29日,从网上看到这则新闻后(点击链接),不由得让人怒火冲天,扼腕拍案!

  谁负责修建的这座桥?施工队为什么不服从监管?这样的工程是连豆腐渣工程都算不上,简直就是“豆腐脑”工程!更让人惊出一身冷汗的是这座刚刚竣工的桥,幸亏还没有人员和车辆通过,否则又会给多少人带来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这座桥坐落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商洛市丹凤县资峪沟村。从报道中看,修建这座桥是当地老百姓期盼已久的梦想,主要是解决当地群众孩子上学、农业生产、交通等方方面面的不便困难。就这样一座群众日夜盼望的民心桥,在眼看就要梦想成真的时候又成了一个梦。

  我们不禁要问,谁是建桥的责任人?建桥资金是多方筹集的。据报道,修建这座桥的包工头刘某是丹凤县慈善协会的查副会长介绍的,并给记者介绍说“刘某修桥修得很好,之前修了不少桥,这次桥塌是意外。”这个工程队到底有没有修建桥梁资质?又是怎么拿到修桥工程的,符合法规程序吗?

  桥塌究竟是何原因?“修桥的石头是河里经过流水冲刷的石头,水泥沙子都是泥沙。”这样的材料修桥怎么能不出问题,村民代表何玉民提出工程用材问题后,工程队不仅不听不改不服从监管,还振振有词的说“我们修了不少桥都这样,不用担心。”难道此次修桥垮塌是意外吗?应该说没有垮塌才是意外。

  是谁还在如此顶风违纪?一座便民桥,牵系着党和人民群众情感。桥塌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也受到了影响。十八大以来,在中央加强从严治党和反腐败工作如此重压态势下,多少老虎苍蝇都落马了,为什么仍有人如此胆大顶风违纪,视法规制度为儿戏,这样的人还缘何不抓?(陕西网泾渭时评 力印)

  (2017-06-30)


  http://video.scol.com.cn/zb/2017/72小时综合稿3.mp4

  scolplayer视频播放器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张守帅 梁现瑞 张立东 王成栋)2017年6月24日5时45分,阿坝州茂县叠溪镇新磨村的清晨,被垮塌的富贵山击碎。短短100秒时间,特大滑坡呼啸着冲向山脚的新村组。

  东经 103.7 度、北纬 32.1度,灾害发生地,那个盛产花椒和李子的美丽村庄,遭遇重创。截至26日23时,“6·24”茂县叠溪镇新磨村山体高位垮塌灾害共造成10人遇难、93人失联、3人受伤。

  灾害发生后的72小时,是最关键的“黄金搜救时间”。

  在令人牵肠挂肚的“黄金72小时”里,从阿坝、从成都、从雅安、从德阳……3200多名救援力量和150多辆机具车辆火速驰援;从白天到黑夜,喊话、探测、撬石、挖抛,搜救一刻不停;送水、送饭、参与搜救和安置,当地群众守望相助。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组织搜救被埋人员,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防范次生灾害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有力指导了这场把生命摆在首位、分秒必争的抢险救灾。

  从中央到四川,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贯穿搜救和安置始终,一村告急,八方驰援

  6月,正是地处川西大山深处的新磨村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群山翠绿,瓜果飘香,村子门口的一片草海,鲜花盛开。然而,三天前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这一切都消失了。

  巨大的滑坡体,呈扇面将村组埋没,将道路埋没,将河道埋没。滚石累累,人在随处可见的巨石面前,小若蚁卵。赶到的人们,来不及哭泣,自救与救援立即展开。

  生死竞速,人命关天。很快,100余人被掩埋的突发灾害消息,上报到县、州、省,直至党中央。

  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要求全力组织搜救,尽力减少人员伤亡,并抓紧排查周边地质灾害隐患,尽快转移受威胁群众,防止发生次生灾害。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也对抢险救援工作作出批示。

  受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委派,国务委员王勇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率国务院工作组紧急赶赴茂县,指导应急救援和善后安置工作。

  灾情就是命令,历经多次重大自然灾害检验和完善的四川综合减灾救灾应急指挥体系运转,省、州、县立即启动特大地灾一级响应和应急预案。

  省委书记王东明第一时间作出指示,要求立即调动救援力量,千方百计抢救人员生命,同时注意防范次生灾害。

  24日中午12时许,王东明和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到达山体垮塌灾害现场,实地察看灾情,之后几天始终坚持在一线调度指挥。王东明强调,要以抢救生命为第一要务。抢险救灾指挥部就在现场成立。

  实际上,灾害发生后,随着省委、省政府一声令下,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已经展开。

  6时15分,茂县消防中队接到群众报警,立即出动4车18人前往救援。7时许,当地交通部门抢险人员抵达灾害现场,清理出一条通车便道。

  向着茂县,公安、武警、消防、民兵等救援力量,疾驰,再疾驰。西部战区的运输直升机搭乘医疗队员紧急升空。

  从成都通往茂县灾害现场的道路,有220多公里,无论是救援力量集结还是转运伤员,都需要一条能够快速抵达的“生命通道”。

  8时30分,成灌、都汶、成都绕城高速启动应急机制,开启救援通道,确保救援车辆快捷、免费通行。阿坝州对途经茂县的国道213全线启动管控,在汶川、松潘、黑水设置远端分流管制点,社会车辆被提前分流,最大限度确保主线畅行无阻。

  村民乔大帅一家三口获救了,被崩塌碎屑流追着跑的他们,遇到了及时赶到的救援人员。他们被送至茂县人民医院救治,随后又转院到成都治疗。

  24日当天,从全省各地驰援的庞大救援力量,集结在狭窄的作业空间中,争分夺秒开展搜救。

  从白天到黑夜,不抛弃、不放弃、不言弃的信念鼓舞搜救行动,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付出百倍努力

  “老乡,在不在,回个话嘛!”25日12时30分,救援现场,一个救援队员趴下身子,把头伸进一个石缝,扯起嗓子吼起来。

  在这之前,生命探测仪发现,这个地方下面有生命迹象,随即,几十名救援队员和多台机械赶到现场,紧急驰援,一边挖,一边探,再挖,再探……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很快,三个小时过去了,午饭时间到了,但救援没有停止,一批队伍疲惫了,另外一支队伍马上接替,继续开挖,绝不放弃。

  地质灾害的救援是世界性难题,而新磨村这次灾害救援更是难上加难。巨大的滑坡体最大落差约为1600米,平面滑动距离2500米至3000米。有地质专家分析,滑坡垮塌体巨大,冲击速度快,瞬间摧毁力度强,救援很难创造生命奇迹。

  “抢抓黄金时间,抢抓一分一秒,千方百计、全力以赴搜救。”省抢险救灾指挥部态度坚定。西部战区前进指挥组明确:“救灾需要什么,战区就全力以赴投入什么。”所有救援队员亦誓言铮铮:“一线希望,百倍努力。”

  天空雨飘个不停,上方石不断滚落,脚下河越冲越宽。黯然失色的滑坡体上,鲜红的旗帜、橘色的救援队服,带来大灾之后的希望色彩。

  “还有人没得?”救援队沿着松坪河一字散开,为了得到被掩埋者的回应,他们一边敲打地面的碎石块,一边用力高喊,喊声此起彼伏。

  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的灾后影像图显示,掩埋区最深有40米,这相当于十多层楼高。在这么厚的覆盖体下发现生命信号并不容易,随着消防官兵和武警陆续赶到,更多的生命探测仪和搜救犬投入救援。

  曾被滑坡阻断2公里的松坪河,冲破壅塞体,虽减轻了风险,但也为过河搜救制造了难度。消防官兵最初靠手拉手蹚过冰冷的河水,后又搭设绳桥,运送人员、装备,确保了搜救无死角。

  24日14时,救援队在村子南侧发现生命信号。救援队停下挖掘机,转而用镐头和手去刨开泥土。3个小时后,他们悲痛地把一对夫妻的遗体轻轻抬出。

  夜幕渐渐降临。17时20分,救援现场点亮了第一盏应急照明灯,随后在20时8组临时照明设备全部通电。

  一刻不停,昼夜不息。不时有疑似生命信号发现,不时信号又弱了下去。都江堰蓝天救援队协调官李想太明白这意味着什么:随着时间流逝,被掩埋者的体温越来越低,在热成像仪上的显示也越来越弱,直至消失。

  与死神赛跑,只能更快。“不放弃任何一个可能。”德阳、绵阳两地消防官兵跟随一个疑似生命信号搜救了5个多小时,但最后信号消失了。遇难者亲属主动请求放弃挖掘,一位消防官兵愧疚地说:“对不起了,老乡。”

  “我恨我自己只有一双手!”一米八的德阳消防队员陈朴急出了眼泪。抹去眼泪,他又赶到下一个作业点继续搜寻。

  灾后第三个夜晚再度降临,连续作战的疲累,让救援者们不断透支的体力逼近极限。然而,心里装着“黄金72小时”,他们不言放弃。

  夜色之下,搜救继续。

  从搜救到安置,应对有策、公开透明的救灾体系高效运转,全力保障生命安全,既科学施救,也安全施救

  从24日中午开始,在通往新磨村滑坡体的路口,几十个武警手拉手站成一排,凡不是专业救援队伍的,一律不予放行,25日,这样的身份筛查更加严格。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在李想看来,这正好体现了科学救援的精神。

  新磨村灾害现场地质状况复杂,滑坡体覆盖范围广,山脚下是堰塞湖漫出后形成的小河,头顶是坍塌后暴露出来的陡峭崖壁。

  既要搜救生命,又要安置避险群众,还要护送外地游客离开,同时还不能发生二次伤害,多重任务交织,抢险救援如何才能做到有序?

  24日,四川成立了救灾前线指挥部,在此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省委省政府又于24日晚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下设现场救援组、医疗救护组、交通保畅组、转移排除组、群众工作组、信息宣传组、失联人员排查组、保障重建组等8个工作组,各组各司其职,相互配合。

  在众多专业救援队伍中,由新磨村村民组成的“救援协助队”显得很特别,25日开始,他们正式进入现场作业。

  他们多数因在外务工、求学躲过灾害。“我哥家就在这里,对到对面山上那棵树。现在的河道就是以前我家的菜园子。”25日9时,老家就在村子中央的苟军,一丝不苟地指导着武警水电部队的司机操作挖掘机。

  凭着记忆,他拿出笔,画出了周边五户人家的房屋分布图,北边颜家、南边的张家,都是十米宽的住宅,房屋全连在一起……擦干眼泪的回乡者们,为救援队定位滑坡体下的民房提供更准确的向导。

  这支队伍的出现,与一种名为“网格化作业,分坡段救援”的搜救模式密切相关。从6月25日开始,滑坡体被先期划分为十个网格,各个救援团队分兵把守,又相互协作。

  当天中午,不到四个小时,武警水电三总队的三个小分队分别完成各自区域的搜救作业。转移之际,总队长梁建忠在对应的三个网格点后面画上圈,并让战士们在完成作业区做上记号。他说,“这样不会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也能消除搜救死角。”

  红外线成像仪、声波探测仪、雷达探测仪等科技设备和手段在救援中得到应用,一平方公里至少44台生命探测仪。三个小时的发掘,先后五次探测,红外生命探测仪、雷达生命探测仪轮番上阵,埋藏深度从7.6米降至两米……25日中午,搜救人员在松坪河的东南侧,渴望创造奇迹。搜救人员说,有了先进的技术,搜救工作如虎添翼。

  25日16时,6架测量型无人机通过航拍影像解译灾情,26日清晨,又有一架拥有8个螺旋桨的巨型无人机升空,其能绘制出厘米级精度的滑坡体三维模型,为科学组织救援提供依据。

  科学施救,也要安全施救。面对现场不时发生滚石的状况,省委省政府反复强调,坚决避免因次生地质灾害导致现场救援力量伤亡。

  国内安监系统唯一的边坡雷达探测仪运抵茂县。它可以远距离测量山体表面的细小位移和变形,一旦有再次坍塌前兆,它可迅速监测出并在几秒钟内发出警示,提醒在场救援人员尽快撤离。

  154名滞留游客牵挂人心,制约他们撤离的因素是路。24日22时30分,在现场交通抢险队伍共同努力下,长约2.4公里的便道初步打通。25日15时,154名滞留游客在阿坝军分区和当地民兵护送下,徒步穿越塌方区,后经大巴摆渡到松坪沟景区入口,踏上回家路。

  此次抢险救援中,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地发布权威信息,令舆论普遍称赞。

  截至26日晚,省政府新闻办在救灾一线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已进行了七场,及时回应各界关切。

  此次滑坡的原因是什么、与“5·12”汶川特大地震是否有关、村庄为什么没有搬迁、未来是否还存在隐患?针对这些热点问题,第六场新闻发布会邀请到国土资源部专家现场答疑。

  阿坝州公布了118名失联人员的名单和“寻亲热线”,这一举动既回应了公众关切,又加快了核实信息的进程。

  “名单上的两兄妹还活着”“5人进山采药幸免于难”……类似的信息不断传出,温暖了公众,也为救援注入了精神动力。截至26日23时,118名失联人员中有15人确认安全。

  从党员到乡亲,挺身而出、守望相助,传递不屈不挠、战胜灾难的坚定信念,党群同心,并肩前行

  “我是党员,必须站出来。”灾难中,新磨村党支部书记苟白刚不幸失联。村子遭遇大难的同时,也失去了主心骨。

  新磨村会不会就此倒下去?危难关头,不是没有怀疑。

  消除质疑,关键时刻,有着17年党龄的新磨村原村支书颜顺伦接过重担,临危受命担任临时村支书。

  24日22时,刚刚忙完救援现场的事情,不顾劳累,颜顺伦紧急赶往距离村子10公里外的叠溪镇中心小学,那里,安置着86个受灾村民。

  天空一片漆黑,又遇到堵车,颜顺伦只有下车步行,一路小跑,一到学校,他马上来到村民中间,见到书记来了,惊慌未定的村民纷纷围上来。

  随后,在颜顺伦倡议下,几个青壮年村民组成了“救援协助队”,一些妇女被安排起来做饭,打扫卫生,先前还闹哄哄的安置点里顿时有了新气象。

  一个党员就是一支火炬,照亮了新磨村的救援和安置工作。在安置点参与接待安置的党员干部及志愿者达到100人,几乎为每个受灾群众提供党员干部一对一服务。

  党旗挥向哪,党员就向哪里奋勇向前。松潘县镇坪乡专武部部长赵继菲带了28个民兵前来,党员民兵纷纷请缨,45岁的朱永春早已不是民兵,但他说自己经验丰富,必须去。

  在“黄金72小时”里,那些连夜挑灯鏖战的场面,令人动容。许多人不知道,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生猛如虎,一旦换下来休息,许多人坐着就睡着了,和衣而眠。

  新磨村遇难者、失联者的亲属,也擦干眼泪,以坚韧与刚强向灾难宣战。王斌的大舅、表叔等亲戚被掩埋,他没有去现场救援,而是坚守在工作一线。他是茂县交警大队的一名协警,“只有把交通疏导好,才能让更多的救援队伍进入现场,争取到生还的机会。”

  19岁战士王昊的父母等14名亲人失联,他从东部战区某旅连夜赶回家乡,他擦干眼泪,向茂县武装部申请加入到民兵救援队伍。还有茂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运江,失去5名至亲,却一直奋战在灾区医疗一线。

  榜样的行动,是最好的感召。茂县的群众也纷纷行动起来。救援现场起初挖掘设备缺乏,临近的白蜡村村民开着挖掘机支援,距离事发地不远的成兰铁路建设单位,携带数十辆装载机、挖掘机等大型机械疾驰增援。人人都想出份力,到25日,213国道石大关乡段,大小不一、型号多样的挖掘机排成了蜿蜒数公里的“橘色长龙”。

  担心救援队伍和受灾群众吃不上饭,周边乡镇许多村民步行十几公里来到新磨村。送早饭的村民,早上4点就起床准备,为的是在7点之前送到救援现场。

  茂县太平乡与新磨村相隔20公里,送饭的熊大姐说:“汶川大地震的时候,他们来帮我们,这一次我们也想出点力。”

  从紧急救灾到安置乃至重建,新磨村的路才刚刚开始。颜顺伦安慰村民,“这么多人关心我们,我们更要自立自强,团结起来,战胜灾难。”

  (2017-06-27)


  本台记者:小景

  本文为交通广播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5月11日下午,一场暴雨席卷黔南州罗甸县,造成G69银百高速公路(惠罗段)K83交燕隧道罗甸往贵阳方向边坡严重水毁,交通一度中断。经相关部门抢修,截至今天下午5点,路面清理完毕,恢复通行。

  (垮塌泥沙被雨水冲至路面)

  5月11日晚18时许,因雨水流量过大,大量泥沙被冲入车道,淹没路面200余立方米。相关部门立即在事故沿线高速公路上的可变式情报板更新道路路况,告知过往司乘人员交燕隧道处预计将交通管制2-3小时,抢修因边坡泥土下滑受阻的高速公路。

  (抢险过程中,一小型货车因驾驶员操作不当侧翻在隧道内,工作人员迅速将其拖离。)

  随后,贵阳营运管理中心罗甸应急保畅中队和养护单位首先人工疏通了排水渠道,并用铲车将下滑在高速公路道路上的泥土转移至货车中,及时清理了道路路面淤泥。

  5月12日凌晨1时许,G69银百高速惠罗段k83交燕隧道罗甸往贵阳方向边坡泥土下滑全部清理完毕,交通恢复正常,罗甸收费站入口处解除交通管制。5月12日上午11时,相关部门再次对交燕隧道出口边坡垮塌处进行封闭清理,截至下午17时,路面及路边彻底清理完毕,恢复通行。

  (参与救援的工作人员 )

  高速路政在此提示:当前正值汛期雨季,强降雨天气集中,各路段情况复杂,暴雨之后极易发生滑坡、塌方、行道树倒塌等情况,进而导致交通中断,诱发安全事故,请广大司机提前关注天气和道路通行情况,确保出行安全。

  (2017-05-12)


  4月17日上午11时58分,白河县茅坪镇茅坪社区三组突发山体滑塌,导致一栋7层居民楼垮塌。经初步核查,垮塌房屋共有11户39人,最终确认7人被困。至4月19日凌晨4时43分,7名被困人员全部找到,其中1人生还,6人遇难。目前,善后安置及灾后重建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现场:居民楼整体粉碎性垮塌

  4月17日下午3时许,华商报记者赶到现场看到,警方已在现场拉起警戒线,救援人员正在全力搜救被困人员。周边道路出现拥堵,公安、消防、医疗等部门人员均已赶到现场,附近住户已被全部疏散。

  华商报记者在垮塌现场看到,这栋楼靠山而建,后侧的山坡有明显的滑坡现象,而居民楼已整体粉碎性垮塌,钢筋、砖块等材料散落堆积在一起,并蔓延至另一栋楼脚下,周边临近房屋也有不同程度损毁。

  亲历:多亏反应迅速跑出来

  一位居住在垮塌现场附近的叶姓居民说,当时她在家里干活,突然听到外面“轰”一声巨响,跑出来后看见,周围腾起巨大的黄色灰尘烟,随后发现是家附近一栋7层高的楼房倒塌了,便立即报了警,

  附近一位女性居民说:“白河前段时间连日下雨,附近的住户都已疏散,不敢再住在家里了。”

  在距离事发现场几十米处的台阶上,坐着一位彭姓老人,她今年62岁,家住垮塌居民楼2楼,她当天回老家干农活去了,儿媳一个人在家,没就出来。事发当日,她接到附近居民电话,中午12时许赶回来,然而儿媳打电话一直不通。老人说,儿媳姓柴,29岁,怀有3个月身孕。这套房子是2013年花12万元贷款买的,儿子常年在外打工,现在正在赶回家的路上。

  在滑塌现场河对面处,一肖姓男子说,事发前,他向正在滑塌点门前施工的挖掘机老板要过一些机油,当天刚好骑电动车去还油桶,就在他放下油桶的一瞬间,看到山上有落石掉下,“多亏当时连我在内的两名挖掘机师傅和一名老板反应迅速,跑了出来。”肖某说,现场1台挖掘机、1辆皮卡、4台电动车(包括他的)被埋。

  搜救:6人遇难 1人生还

  华商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救援人员通过搜救犬、生命探测仪等方式开展生命搜索,采取打孔、剪切、撑顶等方式实施营救。17日下午5时30分,一名六旬女性被救出,其生命体征平稳,已送往医院救治。经雷达生命探测仪和搜救犬反复搜寻,至17日晚10时50分,山体滑塌现场未发现生命迹象。18日凌晨1时55分,现场搜救出3名受困群众,其中1名成年女性,2名幼儿(1男1女),均无生命体征。

  搜救进行到4月18日上午7时,省地质调查院、省地矿总公司技术人员在崩塌体正上方发现一条宽约5厘米、长约8米的裂缝,约80-90方量,距崩塌体前沿约2米,救援现场存在安全隐患,为确保救援人员生命安全,专家组建议暂停搜救。救援指挥部决定8时起暂停现场搜救,待险情排除后继续进行救援。

  18日下午2时12分,救援指挥部发布撤离命令;6时38分,随着19声巨响,滑塌山体险情被排除,随后搜救工作继续进行。据了解,此次爆破前已彻底清理坡面危石,采用小剂量炸药多次爆破的方法,将次生伤害降到最低。爆破前,现场已撤离了500米范围内的所有人员。有专人定点不间断观测,确保不发生次生灾害和排险施工安全事故。

  经现场全力搜救,4月18日23时3分,发现1名女性被困人员,已无生命体征;4月19日4时43分,现场发现最后2名被困人员(1名成年女性,1名男孩),均无生命体征。至此,7名被困人员全部找到,其中1人生还,6人遇难,现场搜救结束。

  受灾:灾区获救灾款200万元

  华商报记者从陕西省民政厅了解到,截至18日中午12时,灾害造成1107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1100人,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23户38间,一般损坏房屋14户30间。

  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立即启动紧急拨款程序,向灾区下拨救灾款200万元,用于帮助灾区做好受灾群众生活安排和倒损房重建。

  灾害发生后,省、市国土部门立即组织有关专家赶赴现场,迅速展开应急调查工作。经专家现场勘察分析,此次崩塌灾害是在地形高陡、岩体破碎、风化强烈及节理裂隙发育等不良地质条件下,由强降雨引发的一起突发性地质灾害。

  据了解,安康市已于4月20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拉网式地质灾害隐患专项排查工作。各县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将对辖区地质灾害隐患点、陕南移民搬迁安置点、村民削坡建房、工矿企业、工程建设领域、库区、公路沿线、旅游景区(点)、人口密集区等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进行全面排查;还将在5月上旬派检查组,对排查工作抽查,凡是不认真负责,流于形式,走过场的县区,将给予通报批评。 华商报记者 钱欣欣

  (2017-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