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护在大凉山的移动森林消防站:超半数队员参与过2022年山火扑救 在车上吃月饼过中秋
9月29日6时50分许,当第一缕阳光洒向西昌市小庙乡时,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凉山支队直属大队消防员杨锐已早早起床。他们根据划分好的小组最后一次检查轻型快反森林消防水车、班组突击车、全地形水泵车上的装备数量和性能,做好重点森林火险区巡查巡护前的准备。
中秋节是个团圆的日子,可直属大队这些指战员们不仅没法和家人团聚,就是一个大队、一个中队的战友,也因为巡护区域、任务不同,而分散在不同乡镇、不同林区排查火险火患、组织战法研训。
不过,大家出发前围坐在食堂一起吃抄手、水饺、汤圆和月饼那一刻,还是充满了节日的温馨。
吃过早餐后,杨锐他们乘坐轻型快反森林消防水车、班组突击车、全地形水泵车分别向冕宁县灵山寺、石龙镇、腊窝镇,普格县螺髻山等地驶去。
车辆疾驰1个多小时到了山区,从柏油路转入崎岖陡峭的山路、防火公路,教导员赵先忠提醒驾驶员要控制车速、谨慎驾驶。轻型快反森林消防水车底盘高、载重大,满载3吨水后重心不稳,遇到弯路车体容易左右摇摆,加之新建的防火公路普遍较窄,会车时稍不注意就会相互擦挂。
但这已经让赵先忠他们开心多了,相比防火道路开通前,他们防火巡护巡查,组织森林火灾扑救很多地方根本无法乘车接近,常常到了山脚下,他们就要背着灭火机、水泵、水囊三四十斤重的装备徒步攀爬至任务区域,效率相当恼火。很多小火也因此错失了打早、打小、打了的机会。
现在防火公路的修建,不仅让他们在接近任务区域上更加便利,还让他们在组织森林火灾扑救中可以创新使用更多战法。
赵先忠介绍,这两年总队在扑救森林火灾中总结创新的“3车17人”战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防火公路的建成让他们能把轻型快反森林消防水车、班组突击车、全地形水泵车这些装备开上山,才有机会探索创新出这个把全地形水泵车通过性强、班组突击车装载量大、快反森林消防车蓄水量足等优势聚合的“3车17人”森林火灾扑救战法。
“3车17人”战法在今年几次森林火灾扑救中实现了单线输水距离超过2公里,最远扑打距离6公里,短时间能够控制、扑救一场森林火警火灾,为总队精兵、精装、精准扑打森林火灾提供了借鉴和引领的同时,也为他们日常防火巡查巡护提供了新的思路,那就是化整为零,派出数组“3车17人”作为移动森林消防站前往高火险林区移动巡护。
他们大队这次中秋、国庆巡护采取的就是这种方式,他们每组按照森林火灾扑救装备、人员组成编组,全员全装开进高火险区和森林草原火灾多发高发区,遇有火险火患第一时间进行处置扑救,成了大凉山深处一个个移动森林消防站。
抵达石龙镇沿防火公路巡查的任务分队,途经2022年4月20日发生森林火灾的马鞍村时,大家看到漫山遍野仍然横亘着烧倒的倒木焦木,雨季的几次强降雨把他们已经冲得东倒西歪,有的已经堆成了小山。大家找到村里的负责人,提醒他们要把这些倒木焦木处理掉,不然没有燃烧彻底的倒木焦木堆积在一起,再次发生森林火灾时会成为难以扑打高强度火,而且清理起来也异常困难。
与此同时,分队指挥员带领大家重新回顾了那场火灾扑救的场景,并组织分队人员模拟那场“森林火灾”以“3车17人”战法组织灭火演练。
17人中,参加那次火灾扑救的人员超过半数,他们对火场地形非常熟悉,他们在演练中边按职责分工组织架泵铺管、边向其他战友介绍火场基本情况,大家很快完成“火场”合围。
“我们不光在老火场练新战法,巡护到其他高火险区和火灾多发高发区时也会磨合分队协同、组织战法研训,切实把‘3车17人’这个移动森林消防站的防灭火功能发挥出来。”赵先忠介绍,“3车是我们快速接近火场、任务区域的工具,也是我们移动的装备库、消防站;17人是我一个完整的防灭火作战单元,也是‘五脏俱全’小型消防站的基本组成部分,在3车上不去的峭壁断崖处,是打通森林防灭火最后一公里的保证。”
前往螺髻山景区巡护的第二小分队就面临着这样的情况,他们的移动森林消防站抵达黑龙潭后,再往里走因为没有防火公路,只能弃车重新编队编组,侦查组定时起飞无人机对神鹰峰、蓓蕾峰、阿鲁崖区域进行空中巡查,全面勘察巡逻区域地形地貌、林相植被的基础上,从面上监控火险隐患,为巡逻组选择巡护路线提供技术支持;3个巡逻组从车上取下装备,徒步向上攀爬,边排查可能存在的林火隐患,边提醒游客和驴友不要私自离开景区栈道攀爬,进入原始林区和冰川遗迹,注意人身安全;机动组守在轻型快反森林消防水车、班组突击车、全地形水泵车旁边,根据侦查组、巡逻组侦查排查情况枕戈待旦、伺机而动。
“每次巡护遇到的情况都不一样,我们也会视情采取不同的巡查巡护方式,大家宜分则分、宜合则合,但不管分组行动还是一同巡护,‘3车17人’之间的协同必须同频同步。”19时许,队伍陆续从山上回撤,看着山下冕宁城灯火璀璨,教导员赵先忠笑着递过来一块月饼,介绍着他们在不同区域的防火执勤的要求,“现在先垫吧垫吧,返回营区大家再吃顿热乎的。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