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2020年汛期天气盘点:入汛来全国现30次大范围强降雨过程

由 华爱利 发布于 综合

今年入汛以来,全国共出现30次大范围强降雨过程,特别是6月以来,华南、长江中下游、四川盆地西部、东北地区相继出现强降雨集中期,降雨落区重叠、累计雨量大、降雨强度强,导致部分地区重复受灾。各区域主要降雨特点如下:

一、华南入汛早但汛期降雨总体偏少,6月上旬出现汛期最强降雨

华南地区于3月25日进入前汛期,较常年(4月6日)偏早12天,为近10年来第三早。入汛以来(3月25日至9月17日),华南区域平均降雨量1077.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16%,其中广东广西的沿海地区及海南岛偏少2成以上。

华南地区强降雨集中期主要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其中,6月2日至9日,华南出现该地区影响范围最大、强度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降雨过程,广东中部及珠江口以东沿海、广西东北部累计雨量250~600毫米,广西桂林、广东惠州局地超过700毫米,惠州龙门最大降雨量达1084毫米;广东省清远市的最大小时雨量(122毫米)、3小时雨量(251毫米)、6小时雨量(307毫米)均超过当地历史极值。

另外,截至9月17日,今年汛期有3个台风登陆华南(第2号台风“鹦鹉”、第6号台风“米克拉”和第7号台风“海高斯”),但台风给华南地区带来的影响总体较轻。

二、长江中下游出现超长梅汛期,降雨量创历史同期最多

今年我国梅雨开始早(6月1日开始,偏早7天),结束晚(8月2日结束,偏晚15天),梅雨季长达62天,与2015年并列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长;梅雨量达759.2毫米,为1961年以来最多。

其中,6月至7月,长江中下游接连出现10次强降雨过程,落区重叠度高,极端性显著。上述大部地区累计降雨量超过400毫米,800毫米以上区域主要出现在长江中下游沿江一带地区,三个强降雨中心分别位于大别山区、皖南山区和鄂西南山区,中心最大降雨量超过1500毫米,其中湖北恩施、安徽黄山等局地超过2000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上述地区降雨量偏多5成以上,湖北东部和南部、安徽中南部、浙江西北部等地偏多1倍以上,也多于1998年和2016年同期。期间,江西莲花山最大日降雨量为538毫米(7月7日);江西、安徽、湖北和湖南等地共1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日降雨量突破建站以来历史极值。

今年梅汛期异常强降雨是在特定的大气环流形势下出现的。影响我国汛期雨带位置的主要天气系统——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同期偏强、偏西,在江南、华南一带南北摆动,利于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源源不断向我国南方地区输送;加之北方弱冷空气频繁影响,使得梅雨锋在北纬30度附近稳定维持,导致江南北部至江淮等地频繁出现强降雨。

三、四川甘肃等地降雨偏多,四川盆地西部8月中旬出现极端强降雨

6月以来,西南地区东部、西北地区东部区域平均降雨量 627.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21%,其中四川盆地中西部、甘肃南部以及重庆东南部、贵州部分地区偏多5成至1倍。

西部地区强降雨集中出现在6月中旬至8月下旬。其中,6月中旬至7月下旬多为移动性降雨过程,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较短;8月中旬,副高明显西伸北抬,四川盆地西部强降雨增多增强,10日至17日接连出现两次强降雨过程,累计降雨量有400~700毫米,四川绵阳、德阳局地超过1000毫米;四川芦山(423毫米)、蒲江(281毫米)、什邡(270毫米)等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降雨量突破建站以来历史极值。

四、华北东北8月以来降雨频繁,东北地区降雨极端性突出

副热带高压北抬偏晚,导致华北东北“七下八上”雨季推迟。8月起,华北、东北等地进入多雨时段,降雨范围和强度明显增大。8月1日至9月17日,华北东部和南部、东北地区大部累计降雨量250毫米以上,辽宁东部和吉林东南部局地500~880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东北地区大部降雨量偏多1倍以上,局地超过2倍;华北和东北地区区域平均降雨量282.9毫米,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

华北地区8月12日出现今年汛期最强暴雨过程,其中北京平均降雨量达69.4毫米;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东北地区罕见遭受“巴威”、“美莎克”和“海神”三个台风影响,出现区域性强降雨。其中9月2至4日,受台风“美莎克”影响,吉林、黑龙江有4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日降雨量突破9月极值,2个测站突破建站以来历史极值。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中国天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