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台二代的大陆“环”游记:一场消费升级与产业转型的“双向奔赴”

由 哈爱朵 发布于 综合

中新网南京11月25日电 题:台二代的大陆“环”游记:一场消费升级与产业转型的“双向奔赴”

中新网记者 杨颜慈

走进溢泰环保在大陆扎根20余年的南京工厂,高耸的办公楼与现代化的厂房毗邻一片碧波绿林边。台二代林于钧见证了这里从无到有,从荒芜到繁华。

1978年创立于台湾屏东的溢泰环保,如今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已遍及亚洲、北美和大洋洲。林于钧从父辈手中接棒在大陆地区精耕环保产业,用亲身经历诉说着台商代际间的守正与创新。

“1997年,父亲来到大陆兴业,成为了最早登‘陆’的一批台商。2000年,南京公司正式投产。”从小就在父亲工厂“打工”的林于钧,深刻感受到父辈做制造业的不易,但在耳濡目染之下,认为“长大继续做工厂,是理所应当必须去完成的事情。”

2008年,林于钧来到南京接棒。一晃,已是第14个年头。“刚到这里的时候,交通非常不便,甚至连计程车都叫不到。但如今,高铁站、机场都在15分钟交通圈,周边生活配套一应俱全。这里对我来说,就是第二故乡。”

除了大陆面貌翻天覆地的变化带来的便捷生活,让林于均更欣喜的是在接棒后,一场大陆消费升级与公司产业转型的“双向奔赴”,为企业发展带来的火花。

“设厂之初,公司主要从事零部件代工。从田边的一个小小工厂,甚至可以说是小作坊起步,当时只有几台注塑机。伴随着大陆环保产业的蓬勃发展,我们开始将目标瞄准净水产业,开始了自主品牌探索。”

通过一系列的收购、兼并,林于钧父子的“净水版图”初见雏形,并开始投身自主研发。近年来,公司研发的反渗透净水器多次荣获Reddot、iF、IDEA三大国际设计大奖。

自主研发,这是制造业企业奔向“微笑曲线”两端的必经之路。幸运的是,公司的转型阵痛期,与大陆消费市场和环保意识升级不谋而合,为企业扎根大陆提供了动力源。

林于钧称,刚做净水器的时候,很多人不理解,对净水产品没有意识,在大陆也没有市场,只能做外销。但这些年,却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大陆消费升级的浪潮,公司在大陆的市场份额从一成提升到现在的八成。

“净水器正在走进千家万户,大家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环保的概念深入人心,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产品。”林于钧秉承着台企“小巧而精美”的特色,在面对大陆的巨大市场时,仍坚持精耕细作、差异竞争。

“以前做代工时,是根据客户要求生产产品。而现在,我们的需求不再是机械式生产,而是定制化。比如,我们会根据未来市场的需求变化,提前把产品设计构建出来,提供给客户选择。之后,再将不同的设计图纸通过柔性生产线,生产出最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林于钧认为,大陆的“蛋糕”虽大,但需求却千差万别、日新月异,这就倒逼着公司不断产业转型,升级迭代,加大研发投入。

如今,林于钧掌管着近2000人的南京工厂,这其中工程师就有逾300名。“在经营思路方面,我与父辈没有太大的不同。要说最大的不同,就是我认为,当地的产品要适应当地的市场。这就需要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庞大的研发团队。”

林于钧坦言,大陆的净水市场份额庞大,但入局者不断增多。原先主要是环保类企业,但现在小家电品牌、科技企业纷纷挤入赛道,这是压力,更是动力。

“大陆的产品迭代非常快,如果思路不敏捷,技术不领先,很快就会被淘汰。所以,现在对我们来说,更多地精力会放在自主研发上,而不是以前的贴牌代工。”

公司的生产线,也随之从大规模生产转为更加敏捷的柔性生产。“在产品搭建上,我们会把各个模块建好,根据需求‘拼搭’,提供不同科技化的定制产品。”林于钧将这一转变形象地称为“快速变身”,“我们可以‘转身’很快,很迅速地设计并生产产品,服务好我们目标区间的客户。”

在他看来,大陆对于环保日益重视,普通家庭对健康日益看重,这块市场会越来越大。对于在大陆深耕,林于钧信心满满。

“一方面,从大陆的‘十四五’规划中,我们看到了环保产业发展的大好前景;另一方面,大陆的惠及台胞政策不断出台,台办系统对台企台商的关心照顾,为我们扎根大陆解决了后顾之忧。”

林于钧说,近年来,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南京市及江宁开发区的台办,都出台了许多利好,为台企提供了很多帮助。“例如我们对相关政策不了解时,台办会为我们详细辅导解读;在遇到困难时,台办也会为我们牵线,提供很好的解决方案,让我们更加安心做企业。”

这一切坚定了林于钧加码大陆,大展拳脚的信心。他告诉记者,公司最新一期的工厂已在建设中,6万平方米的制造基地即将投产,南京将成为该公司在全球布局中最大的基地。今后,大陆不仅将是企业最主要的市场,也是至关重要的生产与研发基地。

“随着大陆消费升级,公司市场从海外转移大陆,很好地对冲了国际环境和新冠肺炎疫情对于制造企业的影响,这也坚定了我们深耕大陆、做精企业的信心。”林于钧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