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运10
可以说,自运-10出现之后,我国民航客机的发展就进入不可逆的程序。无论是运-7和运-8改货改客,还是麦道飞机的组装制造,或者是类似A340的一飞院大客机方案,都见证了我国科研人员不懈的努力。而现在,我国正在同时研制三种民航客机,70到90座的支线客机ARJ21,158到200座的干线客机C919,还有280座级的双通道远程大客机CR929。
如果说ARJ21和C919是为了保住国内民航市场客机份额而做的努力,那么,CR929,则要直接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正因为如此,我国在项目开始之初,就选择了与俄罗斯进行合作,联合研制。然而从2016年至今,四年时间快过去了,CR929项目不但没有太多进展,反而走到了分道扬镳的边缘。最近CR929因为市场分配和技术转让这两个方面出现了分歧,导致中俄合作暂停,恐怕CR929又要去掉“R”,变成C929了。
图为CR929渲染图
目前,CR929大型宽体客机因合作双方出现严重分歧暂停,项目已经处于停滞状态。CR-929中的C代表是中国,R代表的是俄罗斯,原本是双方优势互补的一个大型航空合作项目,目前已经完成了总体设计,曾经被认为比C919的发展前景更好。
早在5月份,双方传出在市场和技术转让问题上出现分歧,正在谋求折中解决方案,当时预测交付时间会延后到2029年,比原计划晚了2年左右。现在看来,经过几个月的谈判仍然未能达成共识,说明该项目已经出现了巨大风险。而且,由于中俄之间产生的分歧,导致CR929项目完全有可能变成C929。那么,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CR929项目再陷僵局呢?
图为CR929模型
据了解,我国当时之所以选择俄方合作主要基于两点理由:一是俄罗斯方面有研制大型客体客机的经验,包括伊尔-96宽体客机和老旧的图-204。虽然这些经验相当有限,但是仍然可以减少项目的整体技术风险;二是避免出现核心系统大比例依赖西方供应链的情况。C919一度对外国核心部件的依赖度高达90%,目前仍高达50%,说明建立大客机供应链需要很长的时间。CR929面临的情况同样严峻,特别是在发动机项目上容易被卡脖子。俄罗斯方面最让中国看中的可能是PD-35发动机项目,也有可能有要求转让相关核心技术。
至于中俄双方为何在CR929方面的合作颇为不顺,有分析认为,我国寻求与俄罗斯合作研发大飞机,是看上了俄罗斯在大飞机方面的技术经验,我国希望通过资金的引入来让俄罗斯提供CR929的核心技术。而俄罗斯因为高昂的制造成本,以及电子设备方面的短板,哪怕是单独研发出一款大飞机,也是不具备市场优势的,所以跟我国的合作也就成了最佳的选择,而且,既然我国提供了资金,那么俄罗斯方面也不应该抱着技术“吃老本”。然而俄罗斯方面却拒绝分享技术。可要知道的是,我国在C919项目上已经积攒了足够经验,技术突破是早晚的事。
图为德国媒体的报道截图
而俄罗斯方面“吝啬”的态度,就连德国航空媒体都忍不住评论称,俄罗斯在CR929项目上不愿共享技术,还削减补贴,而这有可能导致CR929项目最终“胎死腹中”,然而,CR929对于中国与俄罗斯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大项目,无论是中国还是俄罗斯,都不应该独自去完成,俄罗斯人要学会让步。
不过,其中有一点德国人说错了,其实,中俄在CR929项目上分道扬镳,是一件必然的事情,越早分手,反而越是一件好事情。而且,我国已经从C919的研制中获取了大量的经验,发动机CJ2000的研制进度超过俄罗斯的PD35不在是一句大话,所以,CR929去掉“R”是大势所趋,全国产化的C929呼之欲出,相信我国也已经随时准备好单飞了。(刘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