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中国风”席卷后的意大利马约里卡陶瓷
太原9月26日电 (记者 胡健)明代的青花瓷、中国的山水画……600多年前的一场“中国风暴”席卷了欧洲艺术界,这些中国元素成了中世纪意大利民众餐桌上的艺术品,深深影响着意大利乃至欧洲的陶瓷艺术发展。
“马约里卡之约――意大利陶瓷艺术展”26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展览由山西博物院、意大利法恩扎国际陶瓷博物馆共同举办,共展出150余件意大利法恩扎国际陶瓷博物馆收藏的陶瓷艺术珍品。
这件瓷盘的装饰风格借鉴了中国瓷器在传统山水画的构图特点,并融入了海边棕榈树和远处的城堡等西方元素,是中西方文化融合的代表作品。 胡健 摄
此次展览的展品,代表了中世纪到20世纪各个时期重要的窑厂的艺术风格以及地域风情,并讲述了意大利陶瓷发展史。许多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以叙事风格与白色法恩扎风格为主,体现了当地的人文风情。当中,尤引人注目的当属中国元素的陶瓷。
一件生产于18世纪中后期的瓷盘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件瓷盘的装饰风格借鉴了中国瓷器在传统山水画的构图特点,并融入了海边棕榈树和远处的城堡等西方元素,是中西方文化融合的代表作品。
中国风格的陶瓷产品传至欧洲后,欧洲人也“中为洋用”,在仿制的同时将中国瓷器的造型和纹饰进行改造,形成独特的“中国风”。其中,被广泛模仿的是出现于清朝康熙时期的彩绘瓷器。
意大利法恩扎国际陶瓷博物馆副馆长莫妮卡・歌丽介绍说,在17、18世纪,陶瓷的餐桌用具表示了中国瓷器带来的“中国风”席卷了欧洲陶瓷艺术界,并为马约里卡陶瓷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灵感。大量马约里卡陶瓷模仿中国明清时期的青花瓷,这也证明了西方国家在该时代对中国瓷器的崇拜与追随。
此次展览共展出150余件意大利法恩扎国际陶瓷博物馆收藏的陶瓷艺术珍品。 胡健 摄
此次展览是在中国举办的为数不多的大规模、系统展示意大利法恩扎马约里卡陶瓷的历史发展、艺术内涵及工艺变革的专题展览,展览分为“华彩初现”、“人文盛宴”、“东风西渐”、“异彩纷呈”四个部分,不仅讲述了意大利锡釉陶器的产生、传承、创新和发展历程,更为中意两国文化交流和博物馆间的合作续写了新的篇章。
马约里卡陶瓷,是意大利诸多令世人瞩目的艺术领域之一。公元13世纪,当被泛称为马约里卡的锡釉陶器经西班牙传入意大利时,恰逢文艺复兴运动蓬勃兴起。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为马约里卡陶艺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创作源泉,以法恩扎为中心的制陶工坊不断推陈出新,成就了马约里卡陶瓷在世界的艺术地位。
设立于1908年的法恩扎国际陶瓷博物馆是世界著名的陶瓷专业博物馆和重要的陶瓷文化研究中心,因历史悠久,藏品丰富,法恩扎国际陶瓷博物馆于2011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命名为“见证古迹和平文化遗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