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一个女人的气质,从来不是靠长相,而是靠“这三个字”

由 机东林 发布于 综合

花影人间:讲走心情感故事,分享人间百态。
你的一生中会遇见很多人,你会努力追逐着与其中一部分人之间的距离。他们的身份可能是朋友、家人、爱人,你希望获得亲密关系,希望在他们的身上汲取温暖。
为了这些,你愿意在他们身上付出时间、金钱、感情,甚至于所拥有的一切。以此渴求被爱,被珍惜呵护着。
但是时间终究有一天会告诉你,值得你付出这一切的人并不多,甚至寥寥数几。
因此,你可以听到这世上有很多令人心碎的情歌,有很多纪念青春的文字,还有很多段藏在废墟里的记忆。
在人的一生中,过客不乏,他们或许只是在匆匆的时光里,留下深深浅浅的脚印,遗落下只言片语,有的还会带走你的些许气息。
他们到来的意义,可能无非是想告诉你他们来过,而你不必被他们所惊艳。
纪伯伦说:“爱没有别的愿望,只要成全自己。”
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将放在不必要的人身上的精力,拿回来,留给自己。
我想,你也一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思考过自己人生的意义。我们来到这世上走一遭,难道真的就只是为了见到形形色色的一些人,然后静静的和时光一起老去吗?
人自己做为一个主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起始点也是终结点。而社会关系作为人的附属体,却占据了生活的重心,仔细想想,未免有些本末倒置。
在很多心理调查中,心理咨询师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你自己本身吗?
很多调查者被问到这个问题时,常常哑口无言。这就暴露出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很大一部分人,并不知道自己是否爱自己。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而你也只有一个你。首先,你要肯定自己的存在,存在即合理,我们出生、长大,在生活的摸爬滚打中经历了很多,也做了很多的努力,你自己,本就是有价值的自己,你也是一个值得被爱的人。
在被爱之前,你要学会好好爱自己。在纷杂人间、路疏人疾的每一个日夜,你要耳语般无比坚定地对自己说。
林徽因和徐志摩的爱情故事一直为人传颂,林徽因被胡适誉为“民国第一才女”,而这样一位才华横溢、面容姣好的民国才女却因为爱上了徐志摩这样一个花花公子,而被卷入了非议之中。
在二人初次相识之时,徐志摩早已是文坛有名的才子,尚处在豆蔻年华的林徽因面对徐志摩这样谈吐风雅、外貌英俊的风云人物,说不心动是假的。
林徽因和徐志摩的爱情,是在徐志摩婚后游览欧洲时开始的,那个时候的徐志摩在外人看来早已有了幸福的家庭,有温柔多情的妻子和可爱的儿子。而那个时候的林徽因仍是一位初尝爱情滋味的花季少女。
面对徐志摩疯狂的追求,情窦初开的林徽因显然乱了马脚,林徽因曾对徐志摩说:“我不是个感情随意的女子,你必须在我和张幼仪(徐志摩结发妻子)之间选择一个。”
她爱着徐志摩,但是此时的徐志摩尚未与原配解除婚约,而自己也早已和梁启超之子梁思成定下婚约。深陷这样的境地,显然不是林徽因所能接受的。
重重枷锁与压力,迫使这段轰动一时的感情并没有走到最后。为爱痴狂的徐志摩最后选择与陆小曼共度余生,而林徽因也认清现实做出了理智的决定,嫁给了梁思成。
多年以后,林徽因对自己的儿女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我,而是用他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如果站在现代的角度上,评价这段无疾而终的感情。想必林徽因会被绑在道德的十字架上,因为再不愿,她也终究是插足了徐志摩与张幼仪之间的爱情。
但是深刻懂得爱人先爱己道理的林徽因,及时刹住了车,最终没有将自己推入令人不耻的地步中。
历史的车轮证明了徐志摩并非她的良人,林徽因也明白事实上她自己也“并不是那样的人”。
这件事也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好的爱情一定是建立在真正了解并深爱着自己的基础上的。
真正爱着自己的人,一定是深刻明白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的人,重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人。
一个女人的气质,从来不是靠长相,而是靠“这三个字”:爱自己。
放眼四周,谬爱种种。学会爱自己,是人生第一件大事。
人世间变化无常,风雨难辨。对于存在的人,如果爱的人一旦消失,那份爱也可能会无影无踪。但是亲爱的你,请你一定记住:属于你的一定属于你,永远属于你。
自己对自己的爱,基于你真正的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一切优点和那些为人不知的小毛病,基于你真正明白自己的价值在哪里,不擅长做什么,对哪些方面一定抱有缺憾。
你一定知道,无论别人怎么看,你自己对于自己来说都是有价值的存在
即使有一天,发生了一些不太顺利的事情,你也要立住脚步,不要枉然追寻已经逝去之物,接受此刻的自己,好好给自己一个拥抱,给自己最大的宠爱。
真正聪明的人,懂得从不需要从别人那里寻找爱与肯定,自己永远是自己的避风港和遮阴树,要更爱自己一些,种自己爱的花,爱自己的世界。
愿你在初出茅庐之时就学会爱自己,在穿越风雨历经磨难之后也不忘爱自己,愿你余生且长,里面全是幸福。
今日话题:
先爱自己,再爱别人,你赞同吗?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