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质产业工人如何培养?全国人大代表李全文建言应打“组合拳”

(两会人物)高素质产业工人如何培养?全国人大代表李全文建言应打“组合拳”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 题:高素质产业工人如何培养?全国人大代表李全文建言应打“组合拳”

记者 李爱平

全国人大代表李全文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中国高素质产业工人的总体数量严重不足,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还不适应。他建议在全国各地组建至少一所门类齐全的综合性职业教育学校。

作为中国兵器一机集团的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全文谈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时直言,目前,中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存在三方面的短板弱项。

一是制造行业从业者的受教育程度整体偏低,还不能完全满足制造强国发展战略的需要,技术技能素质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二是高素质、高职称的技术工人数量明显不足,所占比例偏低,存在较大需求缺口,智能设备技术工人更是严重缺乏;三是尽管工人队伍整体文化素质、学历情况大幅提高,但相较于其他领域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

“由于家庭结构、家庭生活条件的变化,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因素,父母往往希望孩子读大学,读不上大学才去职业学校。毕业后先找机关事业单位,最后的选择才是工业企业。这种氛围的影响,造成职业学校招不到优秀的学生,企业找不到优秀的技能工人,最终导致工人队伍整体素质的下降。”李全文说。

李全文注意到,中国目前每年约有800多万高等教育毕业生,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更将首次突破千万。但此前毕业生进入工业企业的比例很低,首选为金融证券等非实体经济,其次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政府机关等行政事业领域。

“这本来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必然趋势,也是在工业化后期必然产生的结果。”但李全文意识到,“制造业在中国发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位置,过早的‘去工业化’是一个很大的危险”。

在他看来,在产业工人素质亟待提高的背景下,组建综合性职业教育学校等“组合拳”不失为好方法。

其一,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建至少一所门类齐全的综合性职业教育学校,保障当地技术人才需求。李全文认为:“当前,中国职业教育学校良莠不齐,首先应整合职教资源。”

其二,国家应紧扣“卡脖子工程”和高端制造的薄弱环节,大力发展与紧缺产业需求密切相关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与未来产业密切相关的高等教育应用人才,重视建设新型产业学院和未来技术学院,营造全社会创新创业的蓬勃活力。

其三,提升产业工人队伍能力和素质。李全文建议国家打破职业技能等级与专业技术职务之间界限,打破产业工人职业转换、岗位调整、职位晋级的限制,支持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放宽审批条件,保障产业工人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权利。加大财政补贴,建立健全技能评价体系,拓宽产业工人的发展空间。(完)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101 字。

转载请注明: 高素质产业工人如何培养?全国人大代表李全文建言应打“组合拳”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