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安全梯下到27米深的始发井里,总长145米、总重量约4500吨的“钢铁巨龙”横列地下,最前端是直径16.07米的圆形刀盘,装着六百余把合金刀片,在转动中将前方的土壤挖掘下来……
这是《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全国大盾构连续掘进最长的隧道之一——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现场看到的景象,中国完全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国产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运河号”将在这里进行为期两年的地下穿越之旅,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助力。
从“工程机械之王中王”的超大直径盾构机到亚洲最大的绞吸式挖泥船“天鲲号”,从“中国跨度”的港珠澳大桥到“中国长度”的京新高速……一系列“国之重器”、“超级工程”的背后,是在改革创新锻造下,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交集团”)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
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因改革而强。中交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孙子宇表示,作为唯一一家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联系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和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于一身的中央企业,中交集团开启3.0版改革创新,奋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型、管理型、质量型”世界一流企业。
打造系列“超级工程”
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重点工程,东六环改造段全长约16公里,包括直接加宽段和入地改造段两部分,其中入地改造段以盾构隧道为主,盾构隧道长度约7.4公里,采用分离式双洞布置。
中交隧道局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项目经理何剑光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说,中交隧道局承建的东线盾构隧道成型外径15.4米,是目前中国内地最大直径盾构隧道,需穿越北京副中心城市核心区,地下管线构筑物复杂、实施难度极大,需上穿或下跨多条道路、轨道及河流,盾构机平均覆土20米以上,最深处穿越副中心站综合枢纽,最大深度约59米,是北京市埋深最深的地下隧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运河号”盾构机正是为此量身打造:全球首创长距离掘进不换刀技术可以在北京砂卵石地层中实现连续掘进4800米不换刀;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将光纤磨损检测技术应用于盾构刀具检测上;管片自动化拼装技术下,只需一个按钮就能实现管片自动运输抓举拼装……
“中交天和诸多完全自主研发、世界首创先进技术在这里应用,实现了大块头与智能化的完美结合。”中交天和副总工程师乔培新称。
像这样的“国之重器”、“超级工程”在中交集团的成绩单上还有很多:在建的又一座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是世界上首座集海中超大跨桥梁、超宽超长海底隧道、深水人工岛、水下互通“四位”一体的集群工程,其建设标准、工程规模、建设难度均为现今世界类似工程之最;正在研究与设计的张皋大桥,主跨达2300米,将现有的世界纪录提高了309米;正在承建的新疆天山胜利隧道,是世界上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
在海外,一项项示范工程也全面开花:肯尼亚蒙内铁路是首条完全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管理、中国装备建造、中国运营维护的国标一级铁路;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为当地创造超过八万三千个就业机会,建成后可供约27万人居住生活,被誉为“未来之城”;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工程建设目前正在积极推进……
“主责主业不断向重点项目、重要区域和重大市场集中,向大交通、大城市集中,向优先海外、优先江河湖海方向发展。”孙子宇如是解释这一版图背后的产业布局逻辑。
据了解,目前中交集团业务网络遍布全球157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疏浚企业,全球最大的港口设计及建设企业,亚洲最大的国际工程承包商,中国最大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运营商。
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中交集团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了16.54%、11.23%、9.99%,“一带一路”项目三大指标增长也在40%以上,是唯一一家获得国务院国资委经营业绩考核“16连A”的建筑央企,连续14年荣膺ENR全球最大国际承包商中国企业第1名,稳居世界前4名。世界500强最新排名已跃升至第61位,创历史新高。
构建科技创新大格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中交集团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杀手锏”。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中交疏浚副总裁、疏浚研究中心董事长刘树东对此深有体会。
中交疏浚初创于1897年,但直到上世纪末以前,疏浚装备(挖泥船)的核心技术一直掌握在西方少数国家手里,只能高价整船购买,有时候进口还受到限制。
哪里有封锁,哪里就有奋力突破。从最基础的疏浚机理研究,到关键疏浚机具研制,再到整船自动系统设计、硬件安装、软件开发等全套技术研发……中交疏浚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成立了疏浚技术试验研究室,开展从疏浚理论到应用技术到产业化推广的全过程科技研发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正是在此基础上,我们从2005年开始了大型挖泥船的自主设计和建造,在国内建造了‘航绞2001’绞吸挖泥船,其后的十几年内,不断改进、完善,陆续建造了数十条大型挖泥船,带动国内其他企业建造了上百条挖泥船,真正实现了国轮国造。” 刘树东表示,特别是“天鲸号”和“天鲲号”的横空出世,标志着我国的挖泥船建造技术已经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这家百年企业的创新发展之路,是我国疏浚产业成功实现“从弱到强”的一个缩影,也是中交集团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初步构建科技创新大格局的生动实践。
——创新平台攻关核心技术。“十三五”期间,中交集团新认定集团研发中心9个,新增省部级创新平台53个,平台布局更加完善,创新支撑引领作用更加突出。
——建链强链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确立了长大桥隧、疏浚技术与装备等集团优势技术领域,打造一批原创技术策源地;围绕现代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疏浚吹填、港口机械设备制造、隧道掘进机械设备制造四大产业链,开展现代产业链链长打造行动。
——“四大”格局铸造大国重器。初步形成了科技创新大智库、大绝技、大装备、大兵团,“十三五”期间,累计总投入研发资金535.11亿元,荣获专利授权9000项。
——“数智中交”迈出新步伐。深入实施“数智中交”战略,推动信息化穿透工程,全面实现由D级到A级的国资委信息化登高计划,实现了42个统建系统和各单位600余个自建系统集成共享,生产调度指挥、生产经营数据采集、智慧工地覆盖所有在建项目。
“科技型”世界一流企业——瞄准“十四五”这一目标,中交集团科技创新发展总体蓝图已经绘就。
孙子宇给出了一系列硬指标:到“十四五”末,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5%,集团总部年度直接研发投入不少于1亿元人民币,新建国家级、省部级创新平台不少于10个、集团创新平台不少于6个,期间获得国家科技奖励不少于5项,有效发明专利总数不少于3000项、占比接近35%,研发投入强度、科技贡献率和对外技术依存度等主要科技指标水平达到同类世界一流企业前列。
因改革而强开启新征程
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企业发展的引擎,那么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点火器,在中交集团更是如此。
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这是中交天航局去年6月接到《“双百企业”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操作指引》通知时,立刻就组织研究的课题。
思之深,则行之远。“通过邀请国资委智库专家授课、党委中心组学习、开展实操训练营等举措,公司上下达成共识,要改,而且要真改,不能假改。”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钟文炜回忆道。
思想解放撬动了改革破冰,更深远的改革则发生在治理、用人、激励层面上。实施经营业绩考核的子公司、分公司、事业部全部纳入了改革范围,非经理层成员也全部参照实施;经理层重新起立竞聘上岗,3人落聘,真正做到了“能下”;任期激励的标准确定为年度薪酬的20%……一系列举措陆续落地落实。
“契约化改革只是系统性改革的一部分,我们将这项工作与三项制度改革统筹推动,协同发力。”钟文炜举例说,“去年我们着力推动全员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薪酬分配直接挂钩,绩效倍差最多达到1.2倍,今年四季度将实现全员绩效考核全覆盖。”
中交天航局的改革并不是个例。近年来,中交集团打破高水平大锅饭,激发人力资源活力,所属企业任期至契约化协议签订率达到90%以上,明确了中止任期、免去现职的刚性约束,完善了转岗、待岗及市场化退出机制。2021年以来,集团新入职员工100%公开招聘,绩效考核实现100%覆盖,总部90余人交流到所属单位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中交集团充分发挥统计监督评价作用和考核“指挥棒”作用,突出研发投入强度及增长、首台套装备、首批新技术新材料应用、重大科技成果、改革成效等指标权重,支持引导科技型企业将深化市场化改革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有机融合、有序衔接。
人才是其中的关键因素,用好激励才能激发活力。中交集团出台制度并推行重大科技项目的“揭榜挂帅”和“组阁制”,赋予项目负责人项目组织实施、人员调配、经费使用和成果推广等管理权限。公司总部建立科技成果股权分红、科研项目跟投等中长期激励机制,加大对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正向激励力度,有效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动能、创造潜能。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没有改革就没有中交集团的诞生,没有全面而深化的改革就没有中交集团的今天和未来。”孙子宇感慨道。
他表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经进入“下半程”,下一步,集团将锚定改革目标,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国企改革走深、走实。抓好“十四五”开局,全面对标世界一流,力争打造更多中国品牌、积累更大中国优势、研发更多中国技术。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