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不褪色 坚守国防教育新“阵地”
——记昌邑市抗日殉国烈士祠管理员魏铁良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9月的一天,某部官兵来到位于昌邑市龙池镇的抗日殉国烈士祠祭拜先烈,这已经成为所有来昌开展训练的官兵们的“必修课”,守祠人魏铁良一如既往地给他们讲解烈士祠的由来以及“渤海走廊”的革命斗争历程。从2012年起,魏铁良便担任起了这座烈士祠的义务讲解员,同时也成为一名国防教育宣讲员,把革命历史讲给了一批又一批前来参观的人们。
魏铁良
一个军礼
魏铁良是一名退伍老兵,虽然已经退伍47年,每次进入祠堂前,站在门口,他总是先敬一个军礼,然后缓步踏进祠堂,为先烈们上香,带领大家鞠躬、默哀,然后给大家讲解发生在这片热土上的抗战故事和每一个灵位背后的感人事迹。他常说:“这里的烈士为抗战做出了流血牺牲,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亲人。”
10年来,魏铁良兢兢业业打理着烈士祠的一切,甘当义务讲解员,尽心尽力开展国防教育,把革命先烈为国家民族流血牺牲、无私奉献的英雄主义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现如今,烈士祠每年接待社会各界人士近万名,而魏铁良累计义务服务时间也已超过3万小时。
魏铁良在整理烈士牌位。
一名退伍老兵的执着
在担任管理员之前,魏铁良曾在镇政府协助负责民政工作,在工作中认识了烈士祠的第一任管理员陈光聚老人。看到陈光聚老人拖着病腿给先烈们上香、打扫卫生的情景,魏铁良非常感动,所以,在陈光聚老人因身体原因不能再担任管理员后,魏铁良就自告奋勇成为了第二任管理员。
可在一开始,魏铁良提出要看护烈士祠,就遭到了老伴儿和亲戚的强烈反对。但魏铁良觉得自己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伍军人,他的坚持,不仅因为感动,更缘于一份军人间的“无形”承诺。“陈光聚老人是复员军人、共产党员,我也是一名退伍军人,也是共产党员。陈老能做的事情,我也能做。所以当时我跟家人说,不管你们怎么反对,这个烈士祠,我看定了。”魏铁良说。
就这样,魏铁良一干就是10年。在他看来,守护烈士祠、守护先烈不是为了钱,而是一份老兵的责任。正如魏铁良所说:“我接过这个担子,不仅要让先烈们安心,也要让先烈的后人们放心。”
魏铁良查看烈士碑名录。
一份坚守的事业
职位有大小,事业无大小。自从接受守护烈士祠的任务后,魏铁良首先清除了院子中的杂草,补栽修剪花草,对因多年雨水冲刷而成的道道沟壑,用闲暇时间收集来的砖块进行返修和铺盖,对院内门窗进行了粉刷,使烈士祠面貌焕然一新。
一年365天,魏铁良天天守在烈士祠。甚至有一次,老人突发脑血栓被送到医院时,还为按时看护烈士祠的事跟医生谈起了“条件”。
“医生让我住院,我说我一天不回烈士祠,心里就空荡荡的。所以我跟医生协商,上午来打针,下午再回去,那次住了十天的院,烈士祠的活一点也没落下。”魏铁良回忆说。
就这样,忠于职守的魏铁良,将这份工作当成了一份事业。每天早上8点前,他来到烈士祠,第一件事就是给先烈们上香,上完香之后,开始清扫牌位、打扫院子、浇花、剪枝......多年的守候,让魏铁良将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另一个“家”,他把自己家里的各种花草搬到了烈士祠,装点着这里的每一个角落,也传递着对先烈们的敬重和怀念。
魏铁良给学生们介绍先烈事迹。
一座国防教育“阵地”
褪去戎装,永葆初心,作为一名退伍老兵,国防教育成为魏铁良保家卫国的新“阵地”。抗日殉国烈士祠作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最多的时候,魏铁良一天接待过14拨人。每个节假日期间,烈士祠也会迎接来自潍坊周边各县市区的中小学生达3000多人次。
平日里,除了看护烈士祠,魏铁良还充当讲解员,他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烈士们的英雄事迹,把每位烈士的事迹牢记心中,将昌北、龙池一带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发生的历史事件,和对敌抗战中牺牲的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归纳总结后讲给人们听。他的讲解声情并茂,很多人听后都潸然泪下。
“现在是和平年代,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历史,能够将先烈们的事迹宣讲好,英雄们的精神传承好,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历史、坚持奋斗,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追求。”魏铁良说。
除了在烈士祠进行讲解外,魏铁良还走出去为部门单位进行国防教育宣讲。机关、企业、中小学校、驻训部队等都是他的“课堂”,或许是因为心中的那股子抹不去的老兵情怀,每次宣讲,他都十分地认真、动情。
在魏铁良甘于奉献的精神感召下,龙池镇全镇形成了继承优良传统弘扬革命精神的良好风尚。其本人先后被授予“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潍坊市模范老人”“潍坊市优秀共产党员”“昌邑市最美党员”“感动龙乡·十佳楷模”。为其拍摄的微电影《守望忠魂的老人》,获“中国梦·党在心中”百姓宣讲比赛视频类潍坊市一等奖、山东省二等奖。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窦浩智/文图
通讯员:褚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