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荷兰的城市,大家首先会想起荷兰的首都阿姆斯特丹。对许多中国人来说,阿姆斯特丹是“欧洲之门”。
在2020年春节之前,阿姆斯特丹是欧洲大陆与中国直航航线最多的城市之一(除北上广外,成都、厦门、杭州都有直飞阿姆斯特丹的航班);另一方面,阿姆斯特丹的史基浦机场又是欧洲大陆年旅客吞吐量最高的城市之一。因此,不少中国人去欧洲旅游,选择从国内直飞阿姆斯特丹,然后在这里转机到欧洲各地。
▲阿姆斯特丹鸟瞰图
阿姆斯特丹这个由大坝建立起的城市,早已成为了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她是荷兰的经济、文化中心,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阿姆斯特丹
然而,虽然是名义上的首都,阿姆斯特丹却并不是荷兰的行政中心。作为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荷兰不仅议会和国家政府不在阿姆斯特丹,连国王和王室成员也不常住在那儿,仅仅是国王宣誓就职或者出席重要外事活动的时候去意思意思。
荷兰的行政中心在海牙。这座安静的小城里其实藏龙卧虎,不但荷兰的国家最高管理机构都在此办公,还拥有国际法庭等众多国际机构。此外,几乎所有国家驻荷兰的大使馆也设立在海牙,更是证明了其国家行政中心的身份。
▲海牙国际法庭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首都都不在国家的经济中心,如大家熟悉的美国的首都在华盛顿而非纽约。然而,首都不在行政中心的国家实属罕见,而荷兰为何要将首都确定在阿姆斯特丹而不是海牙呢?
1.海牙,袖珍的政治中心
海牙的城市规模很小,即使现在是荷兰的第三大城市,城市面积仅100平方公里。人口则凸显其小城市的标签——只有50万左右,这个数据放在中国国内,妥妥的小县城水平。
▲夜色下的海牙
其实,这座城市的起源就如它的荷兰语本名(DesGravenHage)一样,意思是:荷兰伯爵的狩猎小屋。
13世纪,荷兰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和那个时期欧洲很多地区一样,都属于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范围。
荷兰伯爵威廉二世(同时也是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储)非常喜爱在海牙附近狩猎,先将其建成围场,后来又建造了城堡,而随着周围建筑物的规模逐渐扩大,这里成为了荷兰伯爵的主要住所。
从这时起,海牙就逐渐成为了荷兰的政治中心,虽然与同时期荷兰地区的其它城市比起来,海牙的规模很小,甚至都算不上城市,但权力在这里,这里就是中心。
▲1586年的海牙宾内霍夫(荷兰伯爵的主要住所)
16世纪,因不满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者征收新税,以及对新教教徒进行残酷迫害,荷兰人开始奋起反抗,谋划起义。
1581年,来自荷兰各地的代表在海牙宣布,荷兰将成立尼德兰联合共和国,从而废除西班牙国王对荷兰各地的统治。
▲1602年荷兰船舰在吉利海峡附近撞向西班牙船舰
八十年战争之后,荷兰赢得了独立。尼德兰联合共和国的执政者拿骚的莫里斯选择在海牙定居,并在他的倡议下,于1616年开始对海牙进行了新的规划,在城市周围修建了运河网,并在宾内霍夫(原荷兰伯爵住处)的东侧建造了宏伟的贵族大厦。
▲1625年的宾内霍夫
1648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签订《明斯特条约》,承认尼德兰联合共和国的地位,海牙正式成为了尼德兰联合共和国的政权中心。
2.阿姆斯特丹,从小渔村到国际贸易枢纽
独立后的荷兰赢得了属于自己的时代,而这也是阿姆斯特丹的黄金时代。
阿姆斯特丹始建于13世纪,因人们曾在附近的阿姆斯特尔河上建筑水坝而得名,最初只是是一个很小的渔村。
大航海时代的到来给了荷兰和阿姆斯特丹机会,荷兰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先后建立,而阿姆斯特丹商人在其中占有了最大的份额。
那时,荷兰商船从阿姆斯特丹出发,驶向了世界各地,主要贸易网络涵盖了东南亚的印尼、印度和斯里兰卡、北美洲、非洲,以及南美洲的巴西。
▲大约在1544年的阿姆斯特丹,在此之前已修建了半圆形运河
1602年,荷兰国际印度贸易公司阿姆斯特丹办事处通过买卖股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证券交易所。
后世的韭菜们不少痛恨最初发明股份交易的荷兰人,然而,没人否认,股份交易制度改变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轨迹,甚至改变了世界历史进程。
▲1653年的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
17世纪中叶,荷兰使团抵达北京。接见荷兰使团的中国皇帝,还是满清入关后第一个皇帝——年轻的顺治帝。
清帝国还在开枝散叶之际,荷兰就已经建立起来了全球商业贸易网络。世界的五大洋之上都飘扬着挂有荷兰三色旗的商船。
▲1656年的阿姆斯特丹的水坝广场
此时的阿姆斯特丹,早已不是当年的小渔村了,不但自己成为荷兰了最大的城市,同时也是国际贸易活动的枢纽和金融中心。而荷兰也成为当时欧洲乃至全世界的经济大国和殖民强国。
▲约1662年的阿姆斯特丹地图,运河圈现已完成
3.拿破仑弟弟将阿姆斯特丹市政厅改为皇宫
但是,荷兰并没有逃脱盛极必衰的周期律。18世纪,先后与英法交战的荷兰开始走下坡路,1795年,荷兰被法国占领,荷兰共和国灭亡,在法国武装支持下的巴达维亚共和国宣告成立。
1806年,巴达维亚共和国又变成了荷兰王国。只不过,荷兰王国的国王由当时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的弟弟路易·波拿巴出任。
▲荷兰国王路易·波拿巴(上图中的路易一世)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拿破仑一世的弟弟
拿破仑的弟弟路易·波拿巴接管荷兰之后,为寻找自己的首都和住处可下了一番功夫。他开始在荷兰各个城市间寻找,看哪里是最适合自己居住和办公的地方。
路易·波拿巴先后来到了海牙、乌得勒支等地进行考察,海牙虽然在当时已经是多年的政治中心了,但一直建城很小,而且还是“旧都”,并不讨骄傲的路易·波拿巴喜欢;乌得勒支是内陆城市,各方面中规中矩,也没有入得路易·波拿巴的法眼。
路易·波拿巴毕竟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在经过一番奔走和比较之后,他最终还是选择将首都放在经济繁荣、社会开放的荷兰第一大城市阿姆斯特丹。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与17世纪荷兰的黄金时期相比,此时的阿姆斯特丹在国际上的地位虽有所下降,但它毕竟曾是一个世界级的城市。由于阿姆斯特丹的商人特别富有,他们为这座城市增添了很多宏伟的建筑,这其中最华丽的就是阿姆斯特丹的市政厅。
阿姆斯特丹的市政厅修建得极其豪华,可以与当时的任何欧洲宫殿相媲美。路易·波拿巴原本是准备在阿姆斯特丹新修一个宫殿的,但当他第一次看到阿姆斯特丹的市政厅时,他立刻被这里所吸引,从而放弃了新修宫殿的想法。
就这样,阿姆斯特丹的市政厅在被进行了一番精心的改造和装修后,成为了路易·波拿巴的皇宫。
▲阿姆斯特丹皇宫
在路易·波拿巴任国王之前,荷兰的政治中心一直是在海牙的,虽然她很小,且远不及阿姆斯特丹繁华。而当路易·波拿巴选择将阿姆斯特丹的市政厅改造为皇宫,并长期居住在这里后,阿姆斯特丹才第一次成为了国家的政治中心。
4.首都和政治中心的首次分设
然而,阿姆斯特丹国家政治中心的位置并没有坐太久。
1813年,拿破仑倒台,奥兰治亲王威廉六世成为荷兰的新君主。
在威廉六世上台之前,荷兰社会上存在着奥兰治派与共和派两股势力。
奥兰治派,支持以奥兰治家族世袭继承统治权,该派系基础在海牙和农村地区。而共和派则是支持民主共和的派系,主要在荷兰的城镇中获得支持,阿姆斯特丹是其最大的大本营。
1815年建立政权时候,威廉六世将政府搬回了海牙。但为了调和奥兰治派和共和派的关系,新宪法规定:阿姆斯特丹是国王就职典礼的地点和名义首都,而议会将在海牙和布鲁塞尔间轮换。
1830年,比利时独立后,布鲁塞尔成为新国家的首都。海牙则成为了荷兰王国的政府和议会唯一所在地。
▲1890年至1905年之间的海牙宾内霍夫
5.喧嚣的首都,安静的行政中心
从1815年开始的200年,荷兰的政权发生了多次变化,但阿姆斯特丹和海牙的地位却再未经历移位。
阿姆斯特丹一直是荷兰的名义首都,女王朱莉安娜(1948)、比阿特丽克斯(1980)和威廉·亚历山大(2013)等都先后在阿姆斯特丹举行典礼就职上任。
但阿姆斯特丹的皇宫就像清朝晚期时故宫的太和殿,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国王只在就职和参加重要的节庆以及外事活动的时候会来到阿姆斯特丹皇宫,而王室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仍然在海牙。
▲位于海牙的诺丁堡宫(2013年以来一直被用作威廉·亚历山大国王的官方工作场所)
海牙作为荷兰行政中心的地位也一直很稳固,不但政府和议会一直在海牙办公(二战期间在英国的流亡政府除外),王室们也都生活在这里。
由于海牙是荷兰实际的政权中心,各国驻荷兰的大使馆也逐渐在这里设立,后来还成为了国际法庭等众多国际机构的驻地。
▲现在海牙的宾内霍夫,其中六角形塔的是荷兰总理的办公室
一个是名义首都和经济中心,一个是行政中心,阿姆斯特丹和海牙的定位也决定了两个城市的发展趋势。
阿姆斯特丹作为荷兰的经济和金融中心,许多大型公司和银行总部都设立在这里,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是欧洲最大的股市之一,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吞吐量稳居欧洲前三,阿姆斯特丹港货运量排欧洲第四。
▲阿姆斯特丹及其周边城市的地形图
在整体慢节奏的欧洲,阿姆斯特丹却显得非常有活力,这是一个开放并有激情的城市。
与阿姆斯特丹的活力四射相比,海牙则显得安静许多。海牙的经济以服务业为主,这里最多的是为政府机构提供配套服务的服务业管理公司,而其它的商业公司也主要从事贸易,银行,保险等业务。
▲海牙地形图
海牙几乎没有重工业,除了壳牌等几家大型石油公司的总部设在该市外,该市的主要支撑产业是旅游业,目前,该市十分之一的人口以旅游为生。
阿姆斯特丹和海牙,就像荷兰的双子星,名义首都也好、行政中心也罢,两座城市都按照历史赋予他们的定位,各自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