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评 | 中美关系:斗而不破或将是未来主线
中国网评论员:高霈宁
责任编辑:杨新华 蒋新宇 戚易斌
自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以来,中美“脱钩论”渐成主流话语。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甚至公开表态:“我们可以切断与中国的所有关系。”事实上,特朗普此说并非一家之言。在中美贸易摩擦发生之后,“脱钩论”就已经陆续出现在美国智库的讨论和一系列政治文献当中。
2019年7月,美国130名前政府官员和退伍军人、学者联名发表公开信,认为中国正在对现有国际秩序构成重大威胁,美国应尽早放弃对华接触战略。同年底,美国国会“美中经济和安全审查委员会”在2019年度报告中称,与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合作导致美国的经济竞争力受到严重削弱。
今年新冠疫情的出现让中美“脱钩论”再次被热炒。《纽约时报》在2月份发表文章指出,中国并非美国可信赖的伙伴,美国应进一步限制两国的人员和经贸往来,与中国更彻底地脱钩。特朗普的贸易顾问纳瓦罗还公开表示,疫情的大暴发或许可以改变美国依赖中国制造的现状。
由此可见,中美“脱钩论”并非特朗普逞一时口舌之快,而是在美国的政界、学界和媒体界早已有了相当的市场。其背后原因是复杂的。自20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以来,美国长期奉行对华接触战略。但是现在美国国内不少人士认为,对华接触战略没有让中国走上美国期待的道路,但与此同时,中国的综合国力却得到了迅速提升。
中国的GDP总量目前相当于美国的三分之二,稳居世界第二位。2019年美国皮尤中心的民调显示,超过半数的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民众认为中国未来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甚至将挑战西方的主导权。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无法坐视自己一超独霸的地位受到挑战,因此希望通过脱钩来遏制中国快速发展的势头。
“脱钩论”的流行折射出美国对华战略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白宫最近发布的《对华战略竞争方针》甚至表示,特朗普政府认为“做样子”和中国友好交流“没有任何价值”,美国将全面升级对华施压力度。两国关系陷入低谷已成既定事实。
但是中美之间能否轻易地分道扬镳?恐怕未必。建交40年来,中美已经发展成为彼此的最大贸易伙伴。2017年,美资企业在华销售利润超500亿美元;2018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超过6300亿美元;两国间人员往来达500万人次/年……这些数字表明,中美两国在经济上已经形成高度互补、深度融合的互惠互利关系。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在经济上的融合和互补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势所趋,并不以个别人的意志为转移。特朗普上台后一直鼓吹让制造业回归本土,但是美国GDP的85%集中在服务业,工业只占13.5%,制造业劳动力的短缺是制约回归的一个重要短板。不久前,Netflix出品的纪录片《美国工厂》就真实反映了中资企业福耀玻璃在美国设厂后遭遇的一系列尴尬。
实际上,中美脱钩恐怕只是部分政客和媒体的一厢情愿,企业界未必乐见其成。仅以汽车零部件出口为例,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出口国,其中近三成出口到美国。特朗普政府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后,美国汽车的价格飙升,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下风。且迁移国际供应链成本巨大,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中国在基础设施、产业链、劳动力等方面较世界其他地区具有明显优势。因此,自中美贸易摩擦发生以来,仅有10%左右的美资企业考虑迁出中国。
尽管“脱钩论”并不具有现实基础,但不可否认,中美的结构性矛盾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而持续凸显。中美关系正在进入全面战略竞争的新阶段。可以预见,美国在短期内不会放松在经贸、高科技以及意识形态领域对中国的施压,同时在朝核问题、全球疫情防控等议题上又不得不寻求与中国的合作。斗争与合作相交织,斗而不破,或将是未来中美关系的主基调。
中美建交40年来,两国关系也曾有过多次“至暗时刻”。从历史经验出发,中美需要着眼于共同利益和人类愿景妥善管控分歧,确保两国关系不至于脱轨失控。
美国方面,亟需有识之士各展所能,为弥漫于庙堂和乡野的民族主义情绪“降温祛火”,遏制华盛顿的战略冲动。
对中国来说,则必须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既不屈从于外部压力,又不主动寻求与美冲突的升级,不随美国的对抗思维起舞,而是用理性、冷静、智慧驱动,力推这一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平稳前行。
至于中美脱钩,只是在中国成长为真正的全球性大国过程中,世界秩序调适发出的杂音而已。
原创文章,版权归中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家/都/在/看
天津突增本土病例!餐厅工作,活动轨迹公布
17日新增确诊病例28例,其中北京新增21例
王毅同印度外长通电话,要求严惩肇事责任人
本期编辑:牛慧颖
本期校对:刘倩 李兆彧
中国网评论员:高霈宁
责任编辑:杨新华 蒋新宇 戚易斌
原创文章,版权归中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家/都/在/看
天津突增本土病例!餐厅工作,活动轨迹公布
17日新增确诊病例28例,其中北京新增21例
王毅同印度外长通电话,要求严惩肇事责任人
本期编辑:牛慧颖
本期校对:刘倩 李兆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