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新华社:这届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了?

由 仝海燕 发布于 综合

11日,备受瞩目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出炉,生育率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处于较低生育水平。初步汇总的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200万人。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说,低生育将成为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

那么,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了?

养得起几个娃?

在北京打拼8年多的吴一,在双方父母催促下刚刚生完二胎半年。半年来,一家6口挤在60多平方米的出租屋里,生活中的小摩擦以及经济上的压力,让她身心俱疲。

刚休完产假开始上班,吴一每天中午要赶回家给二宝喂奶,来不及午休就返回公司。“有天在地铁上看到一位打扮精致的女孩,突然意识到,我已经很久没买过新衣服,也很久不化妆了。”吴一失落地说。

为了方便大宝上学,也为了离单位更近,一家人决定将北五环外的房子出租,搬到出租屋。“让老公的父母来北京帮忙照顾孩子,省钱也放心。”吴一说,二宝出生后,6口人住在了一起。

吴一打开支付宝账单,满满都是尿不湿、婴儿衣服、身体乳、爽身粉等等的购买记录。“现在后悔没把老大用过的一些东西留下来,又得再花钱。”吴一说,目前老公父母的退休金加上夫妻俩的工资,几乎全部用于每月家庭的基本开销。

吴一也想过做全职妈妈,但看一眼账单就打消了念头。

前程无忧发布的《2021职场妈妈生存状态调查报告》显示,职场妈妈的收入已成为支撑家庭的重要来源。45.2%的受访职场妈妈的个人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一至三成,36.2%的个人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三至五成。子女教育和住房是职场妈妈最主要的支出。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之外,凡是有孩子的家庭,其“生活账本”都是沉重的:

湖南常德的陈晓明今年27岁,有个两岁的儿子,孩子每月上早教班、日常吃穿用的花销在5000元左右;

在西北县城工作的一位父亲称,每月给孩子的花费至少1000元左右,而他的月工资只有3000元;

在湖南怀化一所乡村小学做教师的黎女士说,孩子不到3岁,每月至少得花去工资的三分之一。

甘肃省兰州市37岁的王思诚告诉记者,她和爱人决定不生二胎的原因很简单——教育成本太高。

“孩子5岁多,报了8个兴趣班,包括围棋、乐高、游泳等等。仅兴趣班每年支出就要6万元左右。”王思诚说,他生在农村,从小没上过兴趣班,也曾想过不给孩子报班。“但别人都在学,我们不学,总担心孩子被时代抛弃了。”他和爱人达成共识,一个孩子就“压力山大”,不能再生了。

各种成本的加成,让年轻人在生育之前要盘算更复杂的经济账。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说,以前多生一个孩子,不过是“多添一双筷子”,但今天,那双筷子变成了“黄金”做的。

谁来帮看娃?

“没人帮忙带孩子”是杨玲不敢生二胎的主要原因。她生活在辽宁鞍山,孩子已经7岁。“要二胎,除非全家合力一起面对,否则女性牺牲太大。”她说,身边有多名女同学生二胎后选择成为全职妈妈。“都是在事业上很优秀的女性,但没办法,孩子没人照顾。”

生下孩子没人照看,是很多年轻夫妻共同的焦虑。目前很多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托育机构供应明显不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调查数据显示,我国0至3岁婴幼儿入托率只有5%左右,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目前我国家庭的婴幼儿照顾方式仍旧以父母和双方长辈照顾为主。

北京市民李楠本来在某教育机构上班,一开始选择请保姆看孩子,但最终没能扛下来。“保姆不断要求涨工资,一路涨到一月6000元。我反复考虑,辞退了保姆,也辞掉了工作,全职带孩子。”李楠无奈地说。

与保姆的“纠葛”在不少家庭上演。一位北京的妈妈告诉记者,她家3年换了7个保姆,有的保姆不断要求涨工资,有的专业素养不足。天津一位家政业业内人士坦言,我国家政服务需求巨大,但有效供给不足,行业发展不规范,百姓满意度不高。

不少老人也无奈地为第三代牺牲了清闲、独立的退休生活。天津一家大型驾校教练说,近年来招收的学生中不少是60多岁的爷爷、奶奶。“刚开始我也纳闷,年纪这么大了,为什么还要学车?后来一问才知道,为接送孙辈方便。”

孩子长到3岁,在很多大城市,想上个理想的幼儿园往往很不容易。

“我考察了距家开车半小时内的所有幼儿园,发现私立条件好的太贵,收费低的品质又不行。”在广州生活的陈蕾说,为了让孩子进入一所热门的公立幼儿园,她想尽了办法,经历一番“15选1”的残酷竞争,才得以成功。此后,她再也不敢考虑生第二个孩子了。

生活在北京的李敏孩子才一岁多,但已经开始想着学区问题。她和丈夫想办法贷款、凑钱,在西城区买下了一套学区房。“买这套房子感觉‘要了我的老命’,怎么还敢生二胎?”

在原新看来,不仅是城市,目前我国农村也进入了低生育意愿的时代。

湖南邵阳农村的刘瑞,生孩子前辞掉城里打工的工作回老家。“全家就只能靠我爱人务工挣钱,怀孕、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感觉经济压力很大。”

“农村夫妻生育意愿不断降低有多重原因。”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特邀高级研究员黄文政说,一方面,大量年轻人离开农村到城市工作,面临更大生活压力;另一方面,传统的生育文化已经改变,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等观念在淡化。

孩子重要还是自己重要?

在天津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王影,35岁时成了新手妈妈。她之所以选择晚育,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工作。“老公工作调动频繁,我身边提前生娃或者有二胎的女性晋升受影响严重,所以我们商量好了晚育。”

直到两年前,考虑到身体原因,王影才下定决心要孩子。即便在工作中一直是女强人,但生育后重返职场,王影的感受明显不同。“年轻同事们冲劲十足,而我三天两头孩子生病、老公出差,精力真的没法完全放在工作上。”王影说,为了工作,不敢考虑二胎。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治医师杨婷说:“生育二孩,女性还会考虑带来的健康风险。尤其是随着年龄增长,生育可能带来加速衰老、高血压、育后血栓等并发疾病风险增大。”

另外,如今生育成本的考量已不再仅局限于经济因素,还包括时间成本、社会成本。黄文政认为,随着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女性生育意愿不断下降,生育时间不断推迟。

29岁的于欣欣去年刚结婚,虽然双方父母催促,但是她已经下定决心不要孩子。“我的工作处于上升期,一生孩子这些年的努力就‘一夜回到解放前’。而且现在的工作节奏也不允许要孩子,频繁出差、加班,连小狗都不敢养。”她说最困难的就是还未和老公达成共识。

距离生育友好型社会还有多远?

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推动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释放生育政策潜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调查,我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子女数为1.8,只要做好相应的支持措施,实际存在的生育潜力就能发挥出来。”宁吉喆说。

“现阶段最重要的是,构筑一个生育安全和生育关怀的社会公共政策体系。”原新表示,应建立与现行政策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在优化生育政策和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的过程中,对与新生育政策相违背的内容进行修订。

兰州大学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毛锦凰认为,国家应尽快完善幼儿阶段和学前阶段教育制度,将学前教育纳入国家义务教育,切实减轻家庭育儿负担。同时,逐步完善二孩生育补贴政策,从生育补贴、抚养补贴、生育女性医疗补贴、延长法定生育假期、收入补贴等方面统筹完善。

“生育、生殖健康的技术服务和宣传教育,也应该不断加强,包括青春期教育、婚检、孕检等。此外,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该得到正确应用,让因各种原因不能生育的人可以拥有孩子,同时对非法代孕等行为严厉打击。”原新说。

从“独生子女政策”到“全面二孩政策”,我国生育的人文环境、舆论环境也在随之变化。原新认为,当下,这些环境应该被积极重塑,让整个社会尽快形成生育友好型社会。(文中受访夫妇均为化名)(记者白佳丽、张文静、刘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