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斌国
这是一个对于俄罗斯来说非常沉重的话题,很显然,在 苏联解体后的近30年里,俄罗斯乃至整个前苏联大多数加盟共和国并未获得当初欢欣鼓舞的结果。当该地区几乎所有国家认为走上与西方同样道路的时刻,一切都会改变。但事实并非如此,在近30年里,在这一地区的几乎所有国家都进行了几轮动荡。
在这一问题上,俄罗斯感同身受。因为俄罗斯版图依然庞大无比,尽管相比而言俄罗斯军事技术装备力量和军工占到前苏联时期的50-70%,但依然能够与美国相抗衡。这也就是为什么俄罗斯是全世界唯一敢于和美国进行军事叫板的国家。
同样欧洲人不愿意再经历一场冷战,与此同时发展和俄罗斯具有建设性、长期性的关联性非敌对关系符合欧洲目前利益。这一相对温和的政策引起了美国的高度警惕,很显然,俄罗斯与欧洲都有越走越近的趋势。相对于前苏联对外政策,俄罗斯非常务实,不谋求霸权,但坚决捍卫世界大国地位。
“北溪-2”项目是俄罗斯在经济领域外交突围的一个典型,看上去悄无声息,但最终这一企图还是被美国所警觉。应该说非建制派总统特朗普上台之后,看似对外招数凶狠,实际大都是“乱拳”。
“北溪-2”看似是经济问题,实际上牵扯到地缘战略。这条天然气管道的建成之后,将把俄罗斯与欧洲强国德国在经济领域有了强大的纽带。从苏联解体,俄罗斯一直试图用能源出口来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进行经济捆绑,从而重新振兴俄罗斯战略,但最终都在美国数次干预下败北。
俄罗斯总统 普京在去年的一次重要场合,公开就前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做了表述。他认为经济崩溃是导致苏联解体的主要因素。这一观点也被世界地缘学战略专家普遍所认同,经济崩溃导致苏联国家信心坍塌。
在没有实力保证的前提下,一切的看似公平的承诺都是不存在的。1993年,刚独立两年多的俄罗斯第一次清醒过来,北约违背承诺开始向前苏联地区东扩。这还不算完,数年之后,北约向前苏联地区部署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最终在俄罗斯的坚持下,波兰计划被搁浅。
新一轮的美俄角力在2008年的格鲁吉亚和2014年的 乌克兰危机中爆发。最终美国在俄罗斯强大的军事力量面前采取了“规避”。但同时采取了冷战时期的三大杀手锏之一,经济封锁。同样的招数,在不同时期一样重创了俄罗斯。但这一次俄罗斯艰难地挺了过来。
很显然,俄罗斯拿到 克里米亚时,就意味着长期要失去乌克兰这一天然屏障。同时,乌克兰天然气管道毫无疑问就会成为遏制未来俄罗斯与欧洲的重要关卡。当然,这同时也威胁到了欧洲的能源安全。欧洲同样需要稳定长久的清洁能源供应,另外,欧洲主要国家中的法德国家在冷战后逐渐在改变态度。也正是基于此,俄罗斯与欧洲的缓和政策,才有了相同的机会。
8月11日,德国外长到莫斯科的访问 ,颇具看点。当然,从德国外长到达莫斯科的那一刻,实际上就表示德国在“北溪-2”问题上与俄罗斯达成了战略共识。这表现出不屈服于美国强大压力,坚持完工的意图。
拉夫罗夫11日正在莫斯科会见德国外长马斯时说:“‘北溪-2’的参与者,包括俄罗斯、德国和其他参与者在内都相信该项目将进行到底,并且据我所知,有理由认为项目将于近期完工。”
马斯11日强调了德国与美国紧密关系的重要性,但他批评华盛顿的做法是不恰当的。
“这种(跨大西洋关系)不仅仅是日常发展的问题,我们必须非常清楚地表明,伙伴之间的制裁是绝对错误的做法,我们从哪里获得能源最终仍是我们的主权决定。”马斯说:“任何国家都无权以威胁的方式来支配欧洲的能源政策,这也是行不通的。”
反对这一项目的国家中除了美国之外,还是乌克兰和波兰以及欧洲部分国家。所有反对国家中,可以分为三个类型。首先是美国,表面看似是经济制裁因为俄罗斯能源挤占了欧洲市场,实际上美国的真实目的是掐断俄罗斯与欧洲的强大经济联系。不管是美国还是俄罗斯都不愿意将这一话题牵扯到地缘战略中来。
乌克兰和波兰的反对立场趋于一致,愿意很简单,有了第三条、甚至第四条俄罗斯通往欧洲的天然气管道之后,不管是乌克兰也好,还是波兰管道都显得无足轻重。尤其是乌克兰,从苏联解体之后,每年从俄罗斯获取的天然气管道过境费高达30亿美元。如今,这一切都将成为泡影。
第三类反对的国家是,欧盟中的其他国家。其中就包括法国,德国的这一能源战略几乎把整个欧盟捆绑在了与美国作对的战车之上,而最终获利的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只能说,这几个所谓反对只能是因为本身利益受损,而并不在真正反对俄罗斯。
尽管德国表现出了强大的决心,在德国国内最近也因为美国制裁“北溪-2”而出现强大的反美情绪,这都对俄罗斯能源出口带动经济强国战略有益。但未来并非一帆风顺,更多的不确定依然存在。尤其是民主党建制派在11月大选中获胜的话,会对这一项目进展采取何种政策,还有待于观察。
核子猎潜艇评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