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妹妹从小被夸善良,却害惨哥哥家庭,父母别让孩子成为“伪善良”

由 纳喇晓枝 发布于 综合

妹妹从小被夸善良,却害惨哥哥家庭,父母别让孩子成为“伪善良”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但受了委屈,谁又能真正的做到不在意呢?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如果这种\'\'善良\'\'是被家长强行要求的结果,那么这种善良就会变成怨恨累计在孩子的心里,反而对他的成长非常不利。

日常生活中,我们多有听到母亲教育孩子,吃亏是福,退一步天空海阔,但是小孩子却并不理解,却只是因为父母的威严把自己所有的委屈都埋在心里。

这种\'\'善良\'\'的孩子,他不是豁达,而是把埋怨堆积在一起,如果不加以疏导,很多时候都会铸成大错。

前不久就发生一件让人很毛骨悚然的事情。那是生活在一个小城市的一家人,哥哥结婚的早,孩子已经三岁多了,有一天孩子突然找不到了,最后却是在五楼失足掉了下去。

虽然很悲痛,但是孩子妈妈还是注意到,孩子掉落的地方很蹊跷,正常来说那个地方三岁的小宝宝自己根本爬不上去。

妈妈怀疑是自家的小姑子对孩子下的手,家里人怎么都不能相信。因为家里的妹妹一直都很懂事,做人做事十分善良,和孩子相处的时候,也是这个小姑子最疼爱孩子,只不过有了疑点,经过多方调查,事情还是被还原成了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方向——竟然真的是妹妹对孩子下的毒手。

妹妹锒铛入狱之后,经过民警的进一步沟通,她也终于不再\'\'善良\'\',而是像换了一个人一样,让人觉得十分恐惧。

原来在妹妹的心里,爸爸妈妈对她一直没有哥哥好,她出生的时候,家里对她的庆生都没有太过于关注,而且,妹妹自己的孩子去世的早,她也认为是父母没有照顾好自己的孩子。

这些怨恨和埋怨都像一根又一根木头沉甸甸的压在妹妹的心里,而作为\'\'善良\'\'的孩子,她又找不到地方可以倾诉,可以化解这些误会,所以怨恨越积越多,最后终于忍不住向孩子下手。直到落网,妹妹还是没有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对。

多年的累积已经把她的心灵侵蚀的千疮百孔,但这些事情全都是一些生活中的琐事,是可以避免的,这也是最遗憾的地方。

善良本来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良善,是希望对方可以开心快乐的情怀。但家长作为长辈教育出来的善良,只是\'\'伪善良\'\'。

孩子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忍让,却只知道自己应该这么做,时间一长,这种\'\'善良\'\'的人就如同坐在了火山口上,不知道何时就会把一切不满都发泄出来,造成难以想象的严重后果。

这种后果,归根到底,是父母教育中的失误,那么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如何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呢?

1. 善良不代表要忍让

善良的人不愿意和别人产生冲突,他们总是希望每一个都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甚至为此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但是善良绝对不是无论什么都选择退让。

有的孩子心理明明很想要,但是却被家长教育不能要,这就不是善良,而是违背自己内心的伪善良。

这种不满不会消失,而是留在孩子的心里,当不满越积累越多的时候,最终会引起情感上的宣泄,就像故事中的姑姑一样,造成自己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所以孩子在遇到受委屈的事情的时候,不要一味的让孩子退让,而是应该弄清楚事情的本来样子,该善良的事情,我们要教宝宝与人为善,但如果的确是孩子受了委屈,我们就应该想办法帮助孩子把心理的怨气发泄出来,这样也会让孩子养成更加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

2. 善良不是无条件的

要教会孩子善良之前,要先教会孩子分辨什么是善良,对待什么事情需要善良。就像蝴蝶都是需要破茧成蝶,但是如果有宝宝看到蝴蝶宝宝很辛苦,就帮助它们把茧挑破,那么蝴蝶就会因为没有力气而无法飞起来。

在不了解事情真相的时候,\'\'善良\'\'只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善良,事情很可能因为宝宝的善良走向不好的结局,所以一定要先教会孩子如何辨别什么是真正的善良。

俗话说,没有完美的人,即使是我们大人也会有忍不住发脾气的时候,所以对于小孩子,他们的忍耐力比成年人更低。

如果我们作为宝妈一直灌输这种善良的理念,很可能就会让宝宝变得软弱,只知道退让,所以应该就事论事,多注意孩子的心理疏导,这样才能更利于孩子的成长。大家又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