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今日话题:如何看待“空中巴士”的争议性

由 撒宏才 发布于 综合

  这两日的热门话题,无疑是秦皇岛正在开测的“空中巴士”。这个六年前就轰动一时、但被认为有很大泡沫成分的项目,今年重新获得关注,很多唱衰者都没有想到这个“黑科技”居然都可以出现在马路上了。舆论也开始扭转,“为一线的科技人员点赞!”的声音多了起来,不过,也仍然有许多人坚持质疑这个项目。如何看待这个现象呢?

  要点速读1一个靠谱的科技创新项目,人们应该了解这个带头人,这个团队,以及取得过什么成就。2对于国内的许多“科技创新”,不妨多等些消息,再去决定该怎么看待。“空中巴士”从备受质疑到逆袭舆论,很了不起,但也不必过早下结论

  “空中巴士”这个听起来就颇为“黑科技”的项目,2010年时曾引发过轰动,当发明人宋有洲拿出颇为精致的3D示意动画在媒体上侃侃而谈时,很多网友都为这一中国原创科技发明激动不已,这一“概念”甚至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当年的全球50大最佳发明。不过质疑声很快就出现了,很多交通、工程方面的专家都站出来说这一方案不可行,就连普通司机也能随口质疑几句,理由很简单,这一发明与人们息息相关,要上路的话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其复杂性是一眼可以看见的。随着这一项目声称要在北京门头沟进行测试,却始终没动静;以及项目宣称得到了“上海交大汽车研究院”可行性认证,交大却一直想撇开——人们的热情很快就降了下来,宋有洲及当时这个叫做“立体快巴”的项目也很快销声匿迹。

  宋有洲当年在拿模型讲解“立体快巴”项目

  没有多少人想到,这一项目消失六年后以“巴铁”的名字再次出现了。这一次,“巴铁”是一家正规公司,拥有官方网站,有着更加精美的概念视频,已经有了车间并已经开始生产试验车,甚至已经公开上路试验了。不难理解这意味着什么:创造出一个“想法”,只要一个人写写画画就行;做出一个概念视频,花些钱雇几个人制作也并不难;但要把一个上几十吨重的车子给做出来,这就意味着要花很多资金、有不少工程师和车间工人参与了。换句话说,“巴铁”看起来是“玩真的了”。

  一个项目,一旦给人一种严肃做事的感觉,舆论的看法立刻就显得有些不同。除了“为一线的科技人员点赞!”这样的声音以外,各种对质疑者的批评也纷纷出现了——“你指出的这些问题,巴铁的工程师难道会考虑不到?”“你是什么专业的,难道能比制造者更懂?”“人家在为中国科技进步默默努力,你却只懂冷嘲热讽。”不少人甚至纷纷跑到先前断定“车子造不出来”的知乎帖子里,“挖坟打脸”。

  不过,先前的质疑者大多数并没有改变想法,依然认为这一项目不可能成功,从专业上论证很多难题依然未解决,但如前面所说,很多人开始怀疑这些所谓的“专业质疑”是否真的专业。

  专业上的事,普通人难以深入讨论。但是,科技创新发明“看起来应该是怎样的”,普通人是完全可以谈谈的,我们不妨从这个角度入手。

  从Hyplerloop项目看一个靠谱的科技创新项目应该是怎样的

  从同为交通领域科技发明这一点来看,国产的这一“空中巴士”有个很合适的比较项目——Hyperloop(超回路列车)。这个由美国“钢铁侠”、特斯拉和SpaceX(如今还要加上太阳城SolarCity)的老板埃隆·马斯克提出的下一代超高速轨道交通方案,与“空中巴士”一样有着一眼可见的复杂度,2013年方案蓝图刚提出来的时候也被认为是非常科幻、异想天开,也有很多人认为可能实现不了因为难度太大或者成本太高。然而几乎没有人敢说这是个纯粹忽悠,事实上也不是——Hyperloop已经被一家企业有条不紊地推进,今年也成功进行了备受关注的测试。

  Hyperloop(超回路列车)同样也是个极强“黑科技”感的项目,设计时速达到了1200公里每小时

  为什么当初几乎没有多少人认为马斯克提出的这个Hyperloop蓝图是个骗局呢?因为在很多方面这都符合现代科技创新的一般特征。

  首先,马斯克这个人是非常靠谱的。有很多东西让我们了解马斯克,比如他的学历,马斯克是一个拿了好几个西方名校工程和商科学位的牛人。学历当然不是评价一个创业者或发明家的唯一要素,事实上也有很多“草莽”人才(比如我国数学界有前段时间颇为出名的包装工人余建春,前些年古文字学界有人力三轮车夫蔡伟)。但是,如果一个科学家或发明家只有小学或初中学历,那么人们尽管要给予一些宽容的眼光,但更有必要予以严格的审视,因为相比起高学历人才,低学历人才做出了不起学术成就的可能性明显要低。严格审视是为了防止出现造假行为。我们还可以通过马斯克接受的采访,他写的科技博客,特别是他分享的科技思维来了解这个人——对于有志从事科技产业的人来说,马斯克的想法能带来的启迪实在是太多了。而“巴铁”的发明人和总工程师宋有洲,据人们了解学历不高,发明的许多专利也只是一些“小玩意”,跟一个复杂的、全新的交通工具相去甚远,人们抱有更多的疑问是合情合理的。


  其次马斯克并不是一个人,他带领的是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当Hyperloop蓝图首次提出来的时候,来自特斯拉、SpaceX的十多个专家都在帮助马斯克设计Hyperloop,检查它的物理性能。后期甚至有超过700个人参与这个项目。因此Hyperloop毫无疑问是个团队结晶,只要愿意的话你甚至可以找出哪个物理学家负责设计了哪一部分。但“巴铁”人们知之甚少,这个公司有多少人从事过交通、科技领域,团队都是什么人,不仅公司网站上没有任何介绍,也没有哪个媒体能采访到,这显然会进一步增加人们对这一项目的疑问。

  最后,是马斯克曾经不断取得的成功。马斯克是史上最牛的“连续创业者”,早在特斯拉和SpaceX之前,他在科技行业已经取得过多次成功了。人们可以笃定他是个靠谱的人,他提出的想法即便可能有很多缺陷乃至全盘错误,但也是该严肃对待的。而对于宋有洲和“巴铁”公司,在他们做出能让所有质疑声闭嘴的事业之前,他们在这一方面的成就还依然是零,所以面对质疑是应该的。

  对于国内的许多“科技创新”,多等些消息再去审视,不是坏事

  在交通领域,与“空中巴士”类似的国人发明,其实并不在少数。曾经有一款产品叫“曹青山电动车”,发明者曹青山一个只上了五年小学的农民,号称“躲在湖北保康深山里鼓捣出电动汽车”,十年前就发明了“一次充电续驶里程达到600公里的电动车”,而当时美国最先进的电动汽车一次续驶里程仅为280公里。然而这个看起来很像“科技骗子”的人,在2010年之前历时十年一直都被正面报道,还获得了全国十大创新人物,他发明的电动车被中大集团看中,生产的“中大青山纯电动汽车”被宣传为我国新能源客车中的里程碑。

  曾经颇为有名的“曹青山电动客车”

  然而,这个发明者本人、团队、成就都缺乏货真价实鉴定的项目,尽管坚持了十年,最终还是倒掉了。2011年曹青山被中大集团后继的领导起诉,称他“声称的自主知识产权,未提供任何专利权证书,而合作协议中核心电机与电控技术,亦未有提供有效资料及国家检测证明,经查证后,其电机、电控技术品质低劣及存在严重故障,更指依其技术生产的电池,存在严重瑕疵并已造成车辆失火及爆炸。”此后“曹青山电动车”就再也没有消息了。

  这里反映的道理是,一个真正有影响力、货真价实的重大成就,应该是各方面都能经得起考验的,如果外界对这个成就的成员身份、经历、言论一切都不了解,那就是值得怀疑的。

  相比起“曹青山电动车”,“空中巴士”的影响力要大太多,从产品出生起就带着纽约时报封面报道、时代50佳发明等光环,今年再次出现后又引来举国关注。相信这个团队对于聚光灯是有所准备的,那么,“空中巴士”准备展示多少东西给大众看,展示出多少他们的科技内涵呢?值得期待,也值得关注。

  2010年,“立体快巴”被时代杂志评为50个最佳发明之一

  比起最初人们对他的看法,宋有洲及“巴铁”目前做到的已经超出期待,但依然有太多的疑团未解,所以面临质疑是正常的。“空中巴士”最终能做成怎么样,且让人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