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一个月前阿联酋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之后,巴林成为此轮阿拉伯世界与以色列缓和进程中又一位试水者。9月15日,阿联酋、巴林与以色列在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的主持下于白宫正式签署关系正常化协议。除了阿联酋、巴林之外,据特朗普本人透露:“在不久的将来很快会有其他五六个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签署类似的和解协议”,并特别点名了沙特将会是下一个吃螃蟹者。
不少分析认为,此番和解在美国签字,同特朗普的竞选需要分不开,特朗普需要中东外交政绩。以上说法不无道理,但是阿拉伯国家显然并不只是为了迎合特朗普。
有分析指出阿联酋巴林只是表面出头的国家,这背后离不开沙特与埃及这样的地区大国的支持。与其说是阿联酋巴林同以色列的和解,不如说是主要阿拉伯国家在同以色列和解上态度已经松动。
分析认为,此番的“阿以联手”主要就是针对埃尔多安治下,在中东地缘竞争中愈发咄咄逼人的土耳其。
安卡拉方面的地缘战略触角正式伸向中东是从埃尔多安作为总理的第二任期开始的,其直接动因在于土耳其入欧进程的受挫,导致埃尔多安当局需要谋求入欧进程之外的其他战略发力点以维系自身的执政基础。
埃尔多安当局在中东的地缘战略扩张主要由两大支柱构成:其一曰政治统战牌,其二曰文化统战牌。对于前者,埃尔多安当局通常使用两种手段来达成目标:首先是在巴以问题上持续力挺巴勒斯坦,正面硬抗以色列。公允地说,埃尔多安当局的这一手段确实收获了不少预期中的战略效果。
大多数中东国家的主流民意纷纷把埃尔多安塑造成伊斯兰文明守护神的形象,同时以此为样板,对他们期望中理应担负起类似职责,却在现实中“畏以如鼠”的某些伊斯兰大国-比如沙特与埃及的领导层,施以各种冷嘲热讽。
其次是通过或明或暗的渠道扶持其他中东国家的政治伊斯兰力量,鼓励他们不断冲击所在国的“腐朽体制”——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埃及的穆斯林兄弟会(以下简称“穆兄会” ),安卡拉方面曾对穆尔西( Mohamed Morsi )的当选执政欢欣鼓舞,土埃关系在穆兄会主政埃及期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亲密程度。
虽然后来穆尔西因政变倒台,但由于穆兄会在埃及社会中的根基深厚,且加之该组织与安卡拉方面的特殊关系,继任的塞西(Abdel Fattah el-Sisi)当局依然不得不面对来自穆兄会反对派的重大压力。
如果说政治统战牌是直接刺向阿拉伯国家现行体制的一柄利剑的话,那么文化统战牌则是挖上述体制墙角的一把软刀:大多数阿拉伯国家由于缺乏成熟的本地文化产业,对外来文化产品的依赖程度极高。
相比之下,土耳其本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加之自身与阿拉伯地区的特殊历史纽带之缘故,土耳其的文化产品因此得以大量涌入阿拉伯国家,并迅速成为当地广受欢迎的流行文化之一。
也正是在这些流行文化的熏陶下,阿拉伯国家基层民众及年轻一代的三观被潜移默化地转变到安卡拉方面期望的方向——而这对这些国家的现行体制之稳定来说无疑是一个相当负面的信号。
比如埃及文化部门在数月前曾试图禁止土耳其流行历史剧《 复活埃尔图卢》(El Ertugrul)在本国的播放,理由是该剧宣传的价值理念与本国的主流价值观相悖——结果引发民意的强烈反弹,以至于埃及文化部门的官方Twitter被迫到不得不临时关停,最后只好不了了之。
综而言之,在埃尔多安当局“双牌齐下”的统战攻势下,多数阿拉伯国家的现行体制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颜色革命”压力:在政治上,土耳其相对开放的政治体系让上述国家的反对派们羡慕不已,并通常以土耳其为参照,并对本国的当权派施压,要求开放政治参与空间;
经济上,土耳其相对完善发达的产业体系始终是中东地区的一面标杆,对阿拉伯国家的年轻世代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文化上,如前所述,以土耳其流行文化为代表的“文化统战”正在让阿拉伯国家的内部离心力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