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东印度公司是如何一步步蚕食并统治印度的
导语:
英国东印度公司于1600年代初到达印度,当时苦苦挣扎,几乎在乞求贸易和经商权。在不到150年的时间里,蓬勃发展的英国商人在其强大的私人军队的支持下,基本上统治着印度。
在1800年代,英国的力量在印度得到扩展,直到1857-58年叛变为止。在那些非常猛烈的反抗发生后,情况将发生变化,但英国仍处于控制之中。而印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强大的大英帝国的前哨基地。
最初的公司由伊丽莎白女王一世(Queen Elizabeth I)于1600年12月31日成立,最初由一群伦敦商人组成,他们希望在当今的印度尼西亚岛屿上交易香料。公司第一次航行的船只于1601年2月从英格兰启航。
在与活跃于香料群岛的荷兰和葡萄牙商人发生一系列冲突之后,东印度公司将精力集中在印度次大陆上。
东印度公司
东印度公司开始专注于从印度进口
莫卧儿帝国是在1500年代初期在印度建立的,当时一位名叫巴伯(Babur)的酋长从阿富汗入侵印度。莫卧儿人(或Mughals)征服了印度北部大部分地区,而当英国人到达时,莫卧儿帝国已经非常强大。
贾汉吉尔(Jahangir)的儿子沙贾汗(Shah Jahan)从1628年至1658年统治印度,是最有影响力的莫卧儿皇帝之一。他扩大了帝国,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并将伊斯兰教定为正式宗教。妻子去世后,他为自己修建了泰姬陵,作为陵墓。
莫格尔人以成为艺术赞助人而感到自豪,绘画,文学和建筑在他们的统治下蓬勃发展。
1600年代初期,东印度公司开始与印度的莫卧儿统治者打交道。在印度沿岸,英国商人设立了前哨站,这些哨站最终将成为孟买,马德拉斯和加尔各答的城市。
包括丝绸,棉花,糖,茶和鸦片在内的许多产品开始出口到印度。作为回报,包括羊毛,银和其他金属在内的英国商品被运到印度。
该公司发现自己不得不雇用自己的军队来捍卫贸易职位。随着时间的流逝,最初的商业企业也变成了军事和外交组织。
鼎盛时期的莫卧儿帝国
1700年代,英国的影响力波及整个印度
1700年代初期,莫卧儿帝国崩溃,包括波斯人和阿富汗人在内的各种侵略者进入印度。但是对英国利益的主要威胁来自法国,法国开始占领了英国的贸易站。
在1757年的普拉西战役中,东印度公司的部队虽然人数大大减少,但击败了法国人支持的印度部队。由罗伯特·克莱夫(Robert Clive)领导的英国人成功地制止了法国的入侵。该公司控制了印度东北部重要地区孟加拉国,从而大大增加了公司的持股量。
在1700年代后期,公司官员因返回英国并炫耀他们在印度积累的巨大财富而臭名昭著。它们被称为'' nabobs'',是nawab的英语发音,nagob是大人物的头衔。
受到有关印度发生严重腐败的报道的震惊,英国政府开始对公司事务进行一些控制。政府开始任命该公司的最高官员,总督。
当议会议员对纳布人的经济过剩感到不满时,第一个担任总督职位的人沃伦·黑斯廷(Warren Hastings)最终遭到弹imp。
到1720年代,莫卧儿帝国已处于崩溃状态。其他欧洲大国正在争夺在印度的控制权,并寻求与继承莫卧儿领地的摇摇欲坠的邦结盟。
在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建立自己的军队,这是由英国军队以及 本土的士兵叫语印度兵s。
在罗伯特·克莱夫(Robert Clive)的领导下,英国在印度的利益从1740年代起获得了军事胜利,随着1757年的普拉西(Plassey)战役确立了统治地位。
东印度公司逐渐加强了控制,甚至建立了法院系统。英国公民开始在印度内部建立''盎格鲁-印度''社会,英国的习俗也适应了印度的气候
印度的英国生活
1800年代初期的东印度公司
黑斯廷斯的继任者康沃尔利斯勋爵(因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服役期间在乔治·华盛顿投降而在美国被人们铭记)在1786年至1793年担任总督。康沃尔利斯设定了一个将被沿用多年的模式,进行改革并铲除腐败现象,使公司员工得以积累大量个人财富。
理查德·韦尔斯利(Richard Wellesley)从1798年到1805年在印度担任总督,这有助于扩大公司在印度的统治地位。他在1799年下令入侵和收购迈索尔。19世纪的前几十年成为公司取得军事成功和领土收购的时代。
1833年,国会通过的《印度政府法》实际上终止了该公司的贸易业务,该公司实际上成为了印度的事实上的政府。
在1840?年代末和1850年代末,印度总督达豪西勋爵(Lord Dalhousie)开始采用被称为''失误学说''的政策来取得领土。该政策认为,如果印度统治者死于无继承人,或者被称为无能,则英国人可以占领该领土。
英国人利用这一学说扩大了领土,扩大了收入。但这被印度人视为非法,并导致了不和。
英国在印度的统治被称为''拉杰''(The Raj),该词源自梵语'' raja'',意为国王。该术语直到1858年之后才具有正式含义,但在此之前已经有很多年了。
顺便说一句,在拉吉(Raj)期间,英语中还使用了其他一些术语:手镯,粗斜纹棉布,卡其色,pundit,泡泡纱,骑马裤,便服,睡衣等等。
英国商人可以在印度发家致富,然后返回家园,这常常被英国上流社会的人嘲笑为'' 纳布斯'',这是穆格尔统治下的官员头衔。
印度的生活故事吸引了英国公众,并且1820年代在伦敦出版的书籍中出现了异国情调的印度场景,例如大象打架的图画。
印度的大象大战
宗教纷争导致1857年印度兵叛变
在整个1830年代和1840年代,公司与印度人口之间的紧张关系加剧。除了英国人征服土地引起广泛的不满外,还有许多宗教问题。
东印度公司已允许许多基督教传教士进入印度。土著居民开始相信英国人打算将整个印度次大陆转变为基督教。
在1850年代后期,针对恩菲尔德步枪的新型弹药筒的问世成为焦点。弹药筒被包裹在涂有油脂的纸中,以便更容易地将弹药筒滑下步枪枪管。
在该公司雇用的当地士兵中,他们被称为印度兵,有传言说制造弹药筒所用的油脂来自牛和猪。由于这些动物被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所禁止,甚至有人怀疑英国人故意破坏印度人口的宗教信仰。
由于对润滑脂的使用感到愤慨,并拒绝使用新的步枪弹药筒,导致1857年春季和夏季血腥的叛变。
暴力事件的爆发,也被称为1857年的印度起义,有效地导致了东印度公司的终结。
1857年的印度叛乱
在印度起义之后,东印度公司被废除,英国王室接管了印度的全部统治。
进行了改革,其中包括容忍宗教和招募印第安人进入公务员制度。在进行改革以通过和解避免进一步叛乱的同时,英国在印度的军事力量也得到了加强。
结束语:
历史学家指出,英国政府从未真正打算控制印度,但是当英国利益受到威胁时,政府必须介入。
英国新统治在印度的体现是总督办公室。
英国政府解散了该公司。议会通过了1858年的《印度政府法》,该法终止了该公司在印度的作用,并宣布印度将由英国王室统治。
该公司位于伦敦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总部东印度大厦于1861年被拆毁。
1876年,印度总理本杰明·迪斯雷利(Benjamin Disraeli)宣布维多利亚女王为 ''印度皇后 '' ,这凸显了印度的重要性以及英国王室对其殖民地的感情。
在整个19世纪的剩余时间内,英国对印度的控制将以和平方式继续进行。直到1898年科松勋爵(Lord Curzon)成为总督并制定了一些非常不受欢迎的政策后,印度民族主义运动才开始兴起。
民族主义运动发展了几十年,当然,印度终于在1947年获得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