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女儿带回奖状,妈妈兴奋的打开一看,当场脸色就变了:太无语了

由 机东林 发布于 综合

文/爱学习的小馒头

十年前,奖状是荣誉,是孩子辛辛苦苦获得的!如今,奖状就是一张纸。

父母们总是“盼子成龙,盼女成凤”。当孩子成绩有了一点起色时,当孩子又懂了点事时,父母都会开心的与人炫耀。当孩子上学后,小红花成了爸妈们的炫耀,奖状成了爸妈们的“骄傲”,但如今,奖状并没有什么含金量了,反而因为奖状,还引发了不少值得深思的事情。

女儿带回奖状,妈妈兴奋一看当场变脸

小夏的女儿因为在幼儿园的成绩良好,老师周末在群里特意艾特了小夏,并对小夏表示周一的时候会给孩子准备一个“神秘礼品”。

当老师说完,很多家长就在群里夸小夏、夸小夏的女儿,这让她非常不好意思。紧接着有家长提出来,说周一的时候让小夏将老师准备的“神秘礼物”拿出来,好鼓励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

小夏没有拒绝,并期待着女儿能得到什么奖励。周一放学后,小夏迫不及待的接走了女儿。到了家后,女儿赶紧把带回来的“礼物”给了妈妈。

小夏一看是一张奖状,想到这张奖状是女儿第一次的得到的,小夏就很兴奋。当激动兴奋的小夏妈妈打开一看,当场脸色就变了。

她觉得老师就是在“忽悠”小孩子,这时手机响了,是群里的其他家长艾特小夏让她将女儿的神秘礼物发上来看看。

小夏看着手中的奖状,沉默不语,也许此刻只有小夏自己才知道心中滋味如何。

晚上,小夏丈夫回到了家中,小夏将老师发给女儿的奖状给了老公看,看完奖状上的字,老公无语了。原来奖状上这样写道:

“恭喜XXX小朋友,被评为好该子。特发此状,以资鼓励”

“好该子”?能将好孩子写成好该子,这幼儿园还有上的必要吗?不说老公无语,就连小夏都忍不住的说简直太荒谬,太无语了!

面对这样的“奖状”你还会觉得骄傲吗?面对这样的鼓励,你觉得孩子会接受吗?如今的奖状,含金量小不说,还没有仪式感与重视度,这样的奖状,只会给孩子造成嫉妒的思想不会起到鼓励孩子的作用。

在教育工作中,粗心大意真的要不得,对于孩子来说这类奖状的出现不一定是好事,容易让孩子学会攀比。

奖状 “攀比”带来的影响

在父母眼中,孩子永远是别人家的好,当看到别人家孩子有奖状时,自己也会嫉妒。慢慢的就会将自己的情绪传染给孩子,让孩子也学会攀比。

那么孩子学会攀比后,会影响到孩子什么呢?

1、不努力学习

当孩子学会攀比后,他就不会努力学习,只会与别人攀比物质生活。但攀比也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也得让孩子努力上进,好好学习。但要看父母如何引导,在看孩子本身的性格如何。不然更多的则是适得其反。

2、骄傲自满

在攀比中胜利的孩子就会骄傲自满,以自我为中心,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同时也会给孩子造成性格偏差,影响孩子成为一个拜金的人。

3、增加家庭负担

学会攀比的孩子,在无形之中会增加家庭负担。看别人有自己也会想有。若是父母不满足,就可能出去偷、去抢。因此,攀比对于一个没有价值观、金钱观的而孩子来说会扭曲孩子的三观。

对于孩子来说“奖状”虽然是荣誉的象征,但不是含金量超高的奖状才会导致孩子生出攀比之心,所以家长不要着急抗拒“奖状”,而是要注意以下几种奖状,最好不要让孩子领取。

最好不让孩子领取的“奖状”

在幼儿园中,这2类奖状很少让孩子领取

1、夸奖类奖状

比如在幼儿园中,孩子被评为什么“活力宝宝”“可爱宝宝”“最美宝宝”这一类的奖状少让孩子领取,没有什么含金量,只是一味夸赞孩子。

这会让孩子误认为自己真的活力、可爱、最美。就会让孩子变得更加活泼、捣蛋、爱臭美。因此,这类奖状可以有一张,但不至于回回都领取。

2、生活类奖状

生活类奖状也不建议孩子总是领取,尤其是自己穿衣自己吃饭,帮助老师帮助同学,尊重妈妈等等。

这类的奖状也不要常让孩子领取,慢慢的孩子的思维会改变,变成这是一件被奖励的事情,而不是发自真心去帮助家长、同学、老师。孩子会变得“目的化”,做事会求回报。

以上这2类奖状建议父母少给孩子领取。

对于小夏女儿的奖状来说,这是孩子第一次领荣誉,因此对于宝宝和小夏来说都是一次鼓励,而幼儿园的不走心写字,却破坏了小夏的美好经历。

通过这件事也是在提醒幼儿园,在给予奖励时,请认真检查,不要过于粗心大意,这会让家长不信任幼儿园的!

今日话题:你家孩子有收到什么有趣的奖状吗。你如何看待奖状这件事。欢迎留言

若是喜欢我的文章记得分享收藏,关注我哦!

(本文全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