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大声的批评者发出警告:澳面临在抵制中国的热度中失去战略焦点的风险。
美国《纽约时报》9月27日文章,原题:澳大利亚单挑中国,做对了吗?几年前宣布将“站起来”对抗中国的澳大利亚,如今正艰难应对政策和语气急剧转变带来的政经后果。正是这种转变的助推,堪培拉与北京的关系陷入几十年来的最冰冷状态。盟友称赞澳展示了小国如何重新定义与中国的关系。但日益大声的批评者发出警告:澳面临在抵制中国的热度中失去战略焦点的风险。为对抗中国影响,澳制定“一刀切”的新法案。这使澳日益增长的华裔处于被怀疑的阴影下。看似良性的对外交往(不仅是与中国的)也受到影响。
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 资料图
澳农民和酒庄老板不知中国是否或何时会解除对其产品的禁令。中企对奶牛场等行业的投资提议被澳政府叫停,且往往没任何解释。甚至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合作也被取消。英国兰开斯特大学的澳大利亚研究员安德鲁·查布说,其他国家需从澳吸取一系列警示性教训,特别是不必要的危言耸听——这反过来又推动了过度的国家安全立法。
中国已变得更加敏感和具有惩罚性,受到挑战时决不退缩,并通过制裁和冻结高级别会谈来打击澳大利亚。迄今,澳在很大程度上经受住经济打击。但一些前澳大利亚官员认为,随着时间推移,在中国失去的市场份额将带来更大伤害。而且,澳政府觉得自己敢于带头反对北京“霸凌”,这种心态阻碍了对于像澳这类中等国家应如何处理(对华)关系的健康辩论。澳不愿公开详细说明如何应对中国——其最大贸易伙伴,这加剧了不确定性。
前外交官理查德·莫德说,澳越来越担心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相比中国正在减弱。但这一点,在澳国内并没有大声讨论。澳官员知道中国可能对(澳的)强硬政策做出严厉回应,但较少预料到澳对自己造成的损害。
澳政府把注意力转向大学和研究机构可能存在的非法影响和间谍活动后,科学成为另一个定义模糊的敏感领域。最近,这种担忧渗入一个美中澳存在共同利益的领域:气候变化。澳最高科研机构6月份表示,将结束与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的合作关系。澳情报官员称,外国可利用海洋研究来获得海战优势。但有关科学家对这种说法感到困惑,因为他们的研究聚焦全球海洋趋势,对导航并无用处。
许多观察家说,澳政府内部容忍的讨论范围已缩小,这造成群体性思维的危险。过于关注安全影响了澳大利亚对中国的了解,从而增加了政策错误的风险。(作者克里斯·巴克利等,陈俊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