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在涪陵区蔺市镇万松村,来自涪陵区各个地方的11位残疾人创业典型人聚在了一起,与龙湖公益基金会的负责人一道,开展了一场残疾人创业扶贫交流座谈会。
早在2014年,龙湖集团与重庆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合作的“龙湖年货・温暖万家一雨露助残”(以下简称“雨露助残”)项目在涪陵区启动,项目重点支持农村贫困残疾人种养殖创业扶持,这11位残疾人创业者是直接受益人。脱贫增收后,他们又建立起11个残疾人创业扶贫基地,辐射带动了周边38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脱贫增收。
他们的创业故事充满艰辛,但他们将爱心传承,帮助更多疾疾人的故事,却温馨而感人。
爱心传承,她多年资助50位残疾孩子
今年51岁的杨安蓉是这11位残疾创业者之一。2000年,她因病截肢,留下三级残疾。
2003年,杨安蓉开始创业,贷款承包了家乡499亩荒山养羊。靠着山羊给带来的收入,2006年,她种植了400多亩梨树。2014年,雨露助残项目启动后,杨安蓉和家乡人成为最大受益者。项目撬动了区政府配套资金50万,杨安蓉就得到了20万,区残联配套了10万元,修通家乡几辈人渴望的公路。
当1.5公里长,3.5米宽的公路修通时,几百村民自发放鞭炮庆祝。
公路通了,现在村里的谷子、土豆、水果、油醪糟等土特产,在家门口就被商贩收走了。杨安蓉的观赏苗木基地,虽养成深山,但却通借助公路直通城区。
困难时刻受到帮扶,也在杨安蓉内心埋下“将爱心传承下去”的想法。
去年当十多户残疾创业者遭遇猪瘟,猪全部死了。杨安蓉捐出2万元,为每户人送去100只一斤重的小鸡。杨安蓉还与其他几个残疾人创业大户一起捐出3万余元,给受灾的蹇海燕送去五头母猪。
多年来,杨安蓉一直在帮助残疾学生和残疾人的子女,希望他们通过知识文化为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她每年资助5人,到现在共资助了50位残疾孩子读书。这些学生中,已有两人考上了大学。受到帮助的孩子都亲切地叫她杨妈妈,孩子们也表示,一定要把这份爱传承下去。
杨安蓉说,“困难时政府和爱心企业拉我一把。我要将爱心传承的接力棒,交到下一辈人手中,大爱得以延续。”
帮助别人是对爱心企业最好的回馈
和杨安劳蓉一样,彭从刚也是一位残疾人。两岁的时候,他患上小儿麻痹症。
但他并未向命运低头,靠发展种养殖和开办农家乐,成为村上第一位残疾人企业家。现在他的拥有4000余平米的养殖场,农家乐加上鱼塘有面积有五十来亩地。还有300多亩的苗圃基地。
在他二十来年的创业过程中,获得了涪陵区残联、龙湖的帮扶。感恩的彭从刚决定通过自己带动,让更多贫困残疾人增收致富。他每年都会不定时地给区内贫困残疾人免费赠送种母猪和160斤的饲料,同时还提供养殖技术。
“要说雪中送炭,送钱送米送油,这些都不算。只有龙湖这个项目,才是从根本上帮助残疾人持续增收致富。”彭从刚介绍说,从2014年龙湖集团启动这个项目以来,通过他送出了120头种猪给残疾人,种母猪所生的猪崽可由他回收,每户人均实现了万元增收工程。
彭从刚表示,自己是残疾人,从小被别人瞧不起,内心比较自卑。现在自己成功了,能明白残疾人心中的艰辛,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走出困境,也算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残联、爱心企业的回馈。
两头种猪救了我老婆一条命
将老婆从生死边沿接回来的高联洪,也是“雨露助残”的受益者。
他从小患儿麻痹症而残疾,四十岁才娶上老婆。但在2015年下半年,他爱人查出患有宫颈癌,手术费用需要五万多元。当时,他家还欠外债三千余元,手术费让他一筹莫展。
正在这时,龙湖集团为他送来了两头种猪,一年就生了三四十头小猪仔。高联洪将它们养成肥猪,终于筹得爱人手术费用。当他推着爱人走出医院时,兜里还节余5000余元。
现在高联洪成了“邻里守望助残志愿者团队”一员,在队长杨安蓉的带领下,对周边的残疾人创业就业进行帮扶,一起走上脱贫增收的道路。
2级肢体残疾人蹇海燕同样如此,靠着“雨露助残”项目送来一头种猪,当年就实现了万元増收。走上养殖致富路,他扩大规模最多时养了200多头猪。年收入最高时达到10多万元。
脱贫致富的蹇海燕开始反哺这个公益项目,他利用自己所长,采用送种猪的方式,辐射带动了20户周边贫困残疾人。
马武镇板桥村2组的残疾人夏家权,就是最早送猪给蹇海燕的人。他是养殖大户,最多时养了八九百头猪。2014年,“雨露助残”项目启动后,搭建起了以夏家权负责的专业合作社为合作平台,实施精准扶贫。合作模式就是企业出钱向合作社购买种猪,赠送给贫困残疾人;合作社则提供免费的养殖技术和帮助销售等后续服务。至今,这种合作模式已为涪陵区龙桥、龙潭、马武、义和等多个乡镇街道的130名贫困残疾人免费赠送了130多头种猪。
“残疾人不容易,生存不易,生活更不易!扶上马,还要送一程,“合作”是这个平台最大的特点。”夏家权说,他至今电话都是24小时开机,随时为他们解答各种疑问。
龙湖公益形成滴水效应让残疾人站稳脚跟
涪陵区残联理事长何小林介绍,“龙湖年货・温暖万家一雨露助残”农村贫困残疾人种养殖创业扶持项目,共资助涪陵区残疾人种养殖创业扶持资金共136.8万元,精准扶持了11个残疾人创业扶贫基地,搭建了贫困残疾人脱贫致富平台,辐射带动了周边38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有力地改善了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的生活质量,其中89%的家庭实现了万元増收,不少家庭走上了致富之路。增收效果非常明显,为全区脱贫摘帽奠定了基础。
据悉,自2011年以来,龙湖集团先后捐赠资金4280万元,用于重庆涪陵、巫溪等地区,实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 、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增收和残疾人高科技领域就业创业等项目,帮助3769户残疾人增加收入六千多万元,受益人群超万人。
未来,基金会将在助老扶贫领域继续投入,通过老年关爱中心等方式,丰富贫困地区老年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完善“授人予渔”的帮扶链条,实现帮扶对象持续、稳定的“自我造血”。
采访手记:
“授人以渔”让公益善举成为脱贫发酵剂
公益很简单,慈善能体验。这是此次采访途中,记者最大的感受。而往往是一个简单的善举,可能会改变一个家庭,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创业难,残疾人创业更难,做公益,做慈善,不是简单的送油送米送钱,更要扶上马,还要送一程。
“龙湖年货・温暖万家一雨露助残”这个项目就是如此,它所折射出的,不仅只是一个企业的简单慈善行为,更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要阻断残疾家庭的原生贫困,找准贫困根源,从根上扶贫,彻底修复帮扶对像的造血功能,做到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
另外,“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也是龙湖项目的特有之处,从接受帮扶,到转身帮扶更多人,这个良好品质,在受助人群中扩散,将手中这朵“玫瑰”传递给更多人,从而使帮扶触及面由个体向群体,产生1*10,10*100的翻倍效果。这样的公益模式,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开创出全新公益慈善之路。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相信有更多像龙湖集团这样的企业,创新扶贫,创新公益,一定能让帮扶受益者在后扶贫时代稳定持续发展,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巩固扶贫助残成果。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