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志愿活动是最好的思政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周爱炳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日前,面对来势汹涌的病毒,来自盐城师范学院的大学生们穿上了防护服、红马甲,在南京、扬州、淮安几个城市的社区街道和村镇路口值班站岗、辅助检测、卡点查验、摸排登记、喊话宣传,为家乡疫情防控出力。
7月21日,南京启动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该校生物科学专业学生朱志鹏是南京人,他从当地首轮全员核酸检测开始,就通过志愿者网站招募,成为一名PCR核酸检测分析技术员。
在医学检验中心,他每天工作10个小时,经手2000余份样本,完成试剂配置、核酸提取和扩增、结果分析上报等检测程序。“在学校里做实验和真正的检测还是有区别的,我必须在短时间里熟悉业务、提升效率,这很困难,但是我都一一克服了。”朱志鹏说。
在南京栖霞区的一处隔离点。每天早晨6:30,该校大三学生邓戬准时起床,将爱心早餐送给隔离人员,并配合医护进行核酸检测和心理疏导。有时候隔离房间的下水道堵了,也需要他帮忙疏通。
“第一天从防护服里出来的时候浑身都是湿的,手臂上的皮肤都泡皱了,很辛苦,不过,咬咬牙也得坚持下去,向不言败的铁军精神致敬。”他说。前不久,他刚好参加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他们走访了盐城的几个革命老区,通过文字和影像,了解“铁军精神”。如今,在防疫一线,他们吸收了红色养分,用实际行动来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
“她太累了,找其他志愿者来替,让她去歇一会。”在南京江宁区核酸检测点,该校大学生涂妍被身边的医护人员喊下去休息。
此前,她已和一线核酸采集人员一样全副武装,在检测台旁拆了1000多个棉签。“我的手都抖了,旁边的医护姐姐看到了,就找别人来替我。其实,她比我更累。”休整“充电”了20分钟,涂妍“满血复活”又回到检测台。
在疫情防控大后方,该校一批大学生变身“电话排查员”“信息查验员”和“下乡宣传员”,做着更加复杂琐碎的志愿工作。
“社区里独居老人不少,打电话过去他们大都听不清楚,就需要上门排查,把核酸检测服务送到家里。”来自淮安盱眙的时晨同学要配合工作人员开展“敲门行动”,做好“无码老人”的信息登记工作,并为他们办理纸质健康码。其余时间,她就在社区里喊话宣传防疫知识,发放免费口罩。
“爷爷奶奶们在注册、扫码这些手机操作面前,是很窘迫的,我们一般都会主动迎上去,帮他们弄好。和老人交流,要更有礼貌和耐心。”在社区一线服务的志愿者卜京说。
来自扬州的大学生傅可可被安排在自家小区门口测体温、查验健康码。她每天执勤8个小时,每一分钟都绷紧弦,严格守好第一道防线。几天下来,她的皮肤晒黑了,身上也留下了不少蚊子咬的包。“疫情防控关键时刻,大学生也不能缺席。”她说。
“这次疫情,对大学生们来说是一次实战赶考,他们完成了’红色思政课’到’时代力行人’的无缝衔接。”盐城师范学院副校长张桂华说,学校历来注重提升红色实践育人成效,赓续红色血脉,让大学生勇担时代大任,这是衡量新时代大学生的对标尺。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