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长河(国际问题学者)
连日来,土耳其对西方10国大使发出“逐客令”威胁引发国际舆论热议,土耳其与北约盟友之间的“内讧”博得了全世界吃瓜群众的眼球。不过,这一外交事件有些雷声大、雨点小的架势。而且,随着西方10国很快“服软”,这一外交风波很快烟消云散。
10月25日,美国等10个西方国家驻土耳其大使馆分别发表声明,声称遵守《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中关于外交官不得干涉驻在国内政的条款。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也见好就收,表示这10国大使先前直接针对土方主权,土方不得不予以回应,10国使馆最新发表的声明说明这些大使“已经收手”,“逐客令”随之失效。这说明,中东政治强人埃尔多安在“逐客令外交”中占得了上风,在与西方的外交博弈中又赢了一局。
事情的前因后果大致如下:10月18日,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挪威、瑞典、丹麦、荷兰、芬兰和新西兰等10国驻土大使馆发表联合声明,呼吁土耳其立即释放被土方指控参与2016年未遂政变的土耳其商人奥斯曼·卡瓦拉。卡瓦拉现年64岁,拥有家族企业和基金会。他2017年10月在伊斯坦布尔市被拘留,先后受到与土耳其2013年反政府示威和2016年未遂政变相关的指控。其案件下一场听证会定在11月26日。
利用人权、自由之类理由干涉他国内政是一些西方国家的惯用手法,在相关敏感案件上发声也是老套路,但这次西方10国没想到会在埃尔多安这里“失算”。
10月19日,土耳其外交部召见这10国大使,谴责他们干涉土耳其司法系统并将司法程序政治化。10月21日,埃尔多安接受采访时,批评这些大使自以为是,对土方“指手画脚”。10月23日,埃尔多安出席活动时发表讲话,称已指示土外交部宣布10国驻土大使为“不受欢迎的人”。埃尔多安说,这10国大使发表无礼声明,他们“不能理解土耳其(国情)的那天,就得走人”。这番话引起现场群众欢呼。
10月25日,埃尔多安在总统府召开内阁会议,按外交人士的说法,这场会议可能决定是否宣布10国大使“不受欢迎”。就在会议举行期间,美国驻土耳其大使馆在社交媒体发文:“就关于10月18日声明的问题,美国需要指出,美方依然遵守《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第41条。”随后,其他9国使馆在社交媒体发布类似声明或转发美方声明。维也纳公约第41条规定,外交人员应遵守驻在国法律法规,不得干涉驻在国内政。很明显,西方10国是商量好的一致行动。
10国“服软”和埃尔多安的“放一马”表态,标志着紧张局势降温,也避免了土耳其驱逐10国大使这一尴尬局面出现,一场外交危机就此烟消。
从更广的视角看,“逐客令”外交风波是土耳其埃尔多安政权与西方外交博弈的一个小插曲。
新世纪以来,埃尔多安崛起为土耳其的“政治一哥”,总理有实权时当总理,体制改革后总统权力独大,他又改当总统。在土耳其,几乎没有什么能阻碍埃尔多安,包括2013年针对其核心集团的腐败指控和2016年的未遂军事政变。按照土耳其新的体制安排,埃尔多安事实上可以执政到2028年。美欧对埃尔多安多有指责,对其“修正”凯末尔“世俗主义”的一些做法颇有微词。分析家认为,美欧乐见2016年那场政变能搞掉埃尔多安,这也是美欧迄今还大力维护土耳其“政变分子”的根源所在。埃尔多安一直指责是旅居美国的居伦策划了2016年的政变,要求引渡居伦,但被美国拒绝,闹出不少外交纷争。
外交上,多年来安卡拉一直利用自己独特的地缘政治角色,在美国、俄罗斯和欧盟等诸强之间玩“走钢丝”游戏,意图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土耳其是北约成员国,按道理是与美国和欧盟站在一边,但埃尔多安却是北约阵容里的“刺头”,常常不买美国和欧盟的账。土耳其与俄罗斯也是交锋之中有握手,土曾经击落俄战机而跌入低谷,也因密切高层会晤、购买俄式武器而热络一时。
安卡拉自认为是中东“一哥”,在中东事务上常表现出无视规则的态度。自从埃及走下中东霸主之位以来,土耳其仗着自己上升的综合实力意图取而代之,在中东地区诸多问题上按捺不住,强硬姿态屡显。比如,不顾法国总统马克龙等各方的强烈反对,土耳其去年出兵利比亚,打起了“代理人”战争之类世界强权常玩的游戏。
总之,美欧希望拉住土耳其,但同时想袭扰乃至搞掉不听话的埃尔多安政权。桀骜不驯的埃尔多安也不含糊,在地缘政治博弈中该出手时就出手,不一定非买美欧的账。在此大背景下,“逐客令”之类的外交风波经常上演,也就不足为怪了。
供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