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时评丨廉洁文化建设应多些“烟火气”
周瑶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以来,各地纷纷响应,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洁文化创建活动,廉洁之花处处绽放,清廉之音响彻大江南北。但在个别地方,仍存在廉洁文化宣传方式较为单一、教育对象不够广泛、营造氛围不够浓厚等问题,廉洁文化的教育、示范、引领、导向作用未充分发挥。
推动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如何使其内化于心,避免“做虚功”、成为空洞的“说教”?就是要让廉洁文化走近基层、走近群众,多些“烟火气”,多些“人情味”,在基层共建共治共享中增强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从而更加接地气、触人心。
多些“烟火气”,就是拓宽传播渠道,杜绝“固步自封”,增强廉洁文化传播力。廉洁文化并非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更非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廉洁文化宣传不能只靠传统形式的口耳相传,“念念稿子、喊喊口号”,而是应当与时俱进,适应“互联网+”的信息时代背景,充分发挥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的“助推器”“放大器”的作用,通过微视频、H5、沙画、动漫、VR直播、AR互动等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党员群众与廉洁文化实现“零距离”接触,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接受廉洁文化的浸润,让廉洁干事成为党员干部“日用而不觉”的行为习惯。
多些“烟火气”,就是活用本地资源,杜绝“千篇一律”,增强廉洁文化吸引力。山东省是著名的文化大省,历史文化积淀十分丰厚,地域文化各具特色,从中孕育了极其丰富的廉洁文化资源。例如,山东某市深耕当地红色廉洁文化沃土,挖掘“庄户县长”杨荆石廉洁奉公、不徇私情,“沂蒙六姐妹”教育后代本分做人、不准“走后门”等动人故事,让廉洁文化接上了“地气”,走到了群众身边。各地区要深入挖掘本地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家风文化等优秀文化中的廉洁因子,用好古代先贤、红色故事、家风家训、民间典故等“活教材”,积极培育富有地域特色和历史传承的廉洁文化品牌,为廉洁文化增添一笔历史的厚重,增添一份“身边”的亲切。
多些“烟火气”,就是讲好廉洁故事,杜绝“无声无息”,增强廉洁文化感染力。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广泛的社会需求和群众参与,廉洁文化也是如此,必须扎根群众、扎根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要发挥“领头雁”作用,加强示范引领,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党纪法规和廉洁知识,将廉洁宣传与推广先进典型、最美个人、劳动模范等结合起来,推动廉洁文化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通过“唱廉歌”“绘廉画”“吟廉诗”“演廉戏”等深受群众喜爱的方式,传递“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价值理念,让廉洁之风吹彻千家万户,推动廉洁文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0531) 8519 6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