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什么?”
幽深的群山之中,一泓碧水流过。上述问题闪过,一个小男孩的脸出现在镜头之中。男孩在群山中跳跃、奔跑,转眼就长成了少年。
考上大学的少年如愿以偿,坐上渡船,再通过摩托车、大巴车、绿皮火车辗转到了大城市。
镜头一转,7年后,大学毕业后的男孩已在大城市扎下脚跟,再次归家时,他开上小汽车,驶上平稳的高速。
“小时候觉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那浅浅的渡口。长大后才发现,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现在好像,到哪儿都不远了。”
短片结尾,主人公站在片头出现的渡口,随着镜头渐次拉远,渡口在航拍中显现出全貌,男孩与山野渡口融为一体。多年后归来,站在渡口的男孩,仍是少年。
一则7分钟长的短片,讲述了一个少年与祖国高速共成长的故事。
今日展出的作品,是由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学生拍摄的短片《渡口》,胡浩东、刘屹濠、刘思吕、龚庆四位同学组成了这支大学“少年团”。他们来自天南海北,不同年级,修习不同专业、都有着自己与高速公路的交集与故事。
拍摄故事:
“渡口不是一段公路,却是一个链接公路和两个时代的纽带”
短片出现的地方,是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区,是“少年团”成员胡浩东的家乡。
片中,胡浩东饰演少年及青年小胡,父亲老胡和幼年小胡分别由胡浩东的父亲和10岁堂弟友情出演。选择胡浩东出镜的原因在于:“那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熟悉环境,也与周遭的环境更加融合。”胡浩东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所有镜头都是他们一路坐火车沿途拍摄,片中50%的情节都是他儿时的真实经历。
拍摄时间是5月8日-11日,为期4天的拍摄,也有很多让他难忘的故事。
比如,在片头幼年小胡时期,虽然只有短短两分钟左右的画面,但这两分钟却花费了团队1天时间拍摄。胡浩东说,堂弟年纪尚小,欠缺镜头感,“对上镜头就表现僵硬”。有一段几秒爬楼梯的镜头,他们拍了五六遍。
在乘坐绿皮火车时,因为是中间站,留给他们检票上车的时间只有短短十分钟,他们只有一次拍摄机会,必须一次性过。
他们也精心准备了一些道具。比如,少年小胡考上大学,第一次走出大山,穿的裤子,裤腿上沾满了泥巴。“我们要营造一种路途艰难的氛围。”胡浩东说。
最让他难忘的,是父亲老胡送他上大学那段场景。胡浩东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小时候因为父母工作繁忙,也没功夫送他上学。没想到儿时期盼的情景却在此次出现。“当时我很感动。”但为了表现出青春时期走出大山的欢喜与家人分离时的不舍,他采用了一个平衡的情绪表达方式——接过父亲给的东西后,埋着头不发一言转身离去。
“‘渡口’不是一段公路,却是一个链接公路,甚至链接两个时代的纽带。重庆有大山与大江,曾几何时,学生娃娃要走山路,走到尽头是渡口。到了渡口,才有船只,才能乘船抵达彼岸,上学、读书、看世界。”胡浩东说,有了高速公路后,一切都不同了。曾经的娃娃是今日的青葱少年,曾经的山里人驾着小车穿行在高速公路上。他们仍会到渡口,那里偶有船只,但两岸都是繁华楼宇,曾经想看的“世界”,已经近在眼前。
指导老师:
“这是个很好的契机,让大学生拓展视野的同时得到自我升华”
杨帆是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的老师,也是这支“少年团”的指导老师。4月中下旬,看到红星新闻正在开展的“少年中国行——沿着高速看中国”短视频征集大赛之后,她将消息告诉了同学们,并组建了这支“少年团”,开始了对任务的构思。
在前期商议题材时,杨帆让大家分别讲讲自身与高速公路的故事。刘屹濠曾去过胡浩东老家,对片中出现的彭水石盘乡马峰村的渡口印象深刻,他的“渡口”,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我们拿到题目后,不想单纯去讲高速路,于是就构思能否从人物和交通工具的变化来展开故事。”杨帆说,锁定“渡口”这个关键词后,接下来,就是用讲故事的角度去阐述少年眼中高速路带来的变化。短片有两个故事主线,一个是小胡从小到大的个人成长转变,一个是通过交通工具的变化来看中国经济发展,以时间进行串联。为了更能打动人,杨帆建议短片一定要出现一个小孩。
就在5月17日,杨帆收到了“少年团”提交的作品,作品质量和完成度超出她的想象。她特意提到两个令她印象深刻的细节:一个是短片开头小胡眼神中想要走出大山的渴望;一个是青年小胡第一次离家上大学时裤腿上的泥巴。“这两个镜头很有代入感,让我鼻头发酸。”她说,通过这两个镜头,能看出交通带给当地人的变化。
这也是杨帆第一次与“少年团”合作,她非常支持学生积极参与校外比赛。“每个人对于高速公路都有很多话要说。”杨帆说,即便不以参赛为目的,这也是个很好的契机,“大家会在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中,更加了解祖国的发展,拓宽自己的视野,感动他人的同时使自我升华。同时也能让受众看到当代大学生的视角,了解当代青少年的风采。”
让大学生来寻找并讲述好一个与高速公路有关的完整故事,这个过程恰恰也是“少年中国行”的初衷,透过“行”与“看”,让少年人浓浓的家国情怀,演绎在镜头下、画面中。
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编辑 母晓岚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