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莫迪政府还是遭到“报应”
文丨卜卜 审丨暗蓝
据《印度时报》报道,印度国内羽毛球项目现在正遭受严重的用球荒,包括印度国家队选手在内,整个羽毛球市场供不应求。印度国内消息人士称,造成羽毛球短缺的原因是印度对中国下达有关经贸禁令,导致货物进口不畅,国内库存不足。
羽毛球荒只是印度对中国下达经贸禁令后所食的苦果之一。窥一般而知全貌,印度对华经贸禁令对印度造成的负面影响将远不止这些,这是典型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终的苦果都要由印度自己吞下。
自力更生的臆想
无论是从生产制造业、经贸往来,还是科技领域对中国作出限制,印度都试图希望借此机会打压中国的发展,而使自己实现自力更生。不过,印度的算盘打错,这并不会阻挡中国发展的趋势,甚至对于中国的企业而言,也不会带来任何致命的损失。
一方面,中国企业主要盈利的来源还是在国内市场,印度市场只是很小的一块份额。况且,印度同中国的博弈与中国和美国的博弈绝不可相提并论,印度想借美国的“东风”,效仿美国的方式,完全是印度自己的主观臆想。
另一方面,印度市场与其他的市场并不具有很强的关联度,印度的行为本身也就不会造成国际市场的连锁反应,所以印度妄图凭借一己之力撼动中国的经济发展,完全是蚍蜉撼树。
“自废武功”般的狂妄
抵制中国制造,阻碍与中国的经贸往来之后,印度真的好了吗?显然没有。
由于边境的一些冲突,加上别有用心国家的怂恿,印度国内充斥着一种反对中国制造的气息。看起来是逞一时之勇,实际上是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负担。抵制中国制造,只会给印度生产增加成本,从而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这样的勇气只是匹夫之勇。
而且印度国内贫富差距极大,本国产品生产成本增加,国外物美价廉的商品供不应求,最终受影响的还是那批生活在印度底层的平民和穷人,对于那些富裕的家庭并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从而,这就有可能造成印度国内更大的贫富差距和更大的民怨。
近年来,印度和中国在经贸上日益“一体化”,中国的商品、资本等也已经“渗透”到了印度的各个领域,融入印度的社会经济。印度如果罔顾这一事实,开逆全球化的倒车,最终的结局就是自食苦果,有口难言。
(版权说明:本文由台头闻原创创作,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部分消息参考来源:国际旅游岛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