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大白蹲椅子,市民扎马步...这样的核酸采样亭,一言难尽

由 希学英 发布于 综合

目前,全国多个城市陆续实施

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

核酸采样亭

成为最基础的常规采样点

上海普陀区一核酸采样工作站

但是这几天

一些城市设置的采样亭

因为设计上考虑不周

出现了一些尴尬的场景

比如

核酸检测屋窗口有两个小洞

是留给大白伸手操作使用的

但设计高度却一言难尽

采样人员只能配合洞口高度

或扎马步半蹲站立

或蹲在椅子上

勉强凑合

而且,采样人员两只手的

活动空间有限

采样时要一直架着

容易疲劳不说

还不能清楚地看到

被采样者的喉部

效率也降低很多

还有设计挂在窗外的消毒罐

使用起来难度更大

采样人员要拧着身子

反手才能够到

被采样的市民也不好受

大部分人需要大幅度屈膝、弯腰

同样采用“扎马步”的方式

才能配合完成采样

还有人表示

小孩子采样更加困难

有的身高完全不够

需要大人抱着才能采样

“是个体力活”

由于种种不便

有些采样人员干脆直接

把摊位搬到了采样屋外

网友评论

不少网友认为

采样亭的设计确实让人感觉不舒服

还有网友支招

为什么采样医护

会“弃用”核酸采样亭?

广州一名三甲医院护士向记者表示:

太考验医护人员的手臂长度了,很难做到刚好合适。这个采样屋只考虑到了防晒、防热的问题。如果有人往后躲了一下,可能就没办法检测采到,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此前,记者从国内一家核酸采样屋生产商处了解到,他们生产前主要会考虑正压系统中风机的型号、手套的材质、紫外消毒灯的适配空间等,但对于是否符合“人体工学”,相关工作人员并未提及。

其实

如何提高采样效率

方便常态化采样工作开展是多个核酸采样亭设计生产企业想方设法要做的事

上海一家向市场供应了400多套核酸采样亭的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采样口和人们鼻口高度不适配是比较基础的错误。此外,采样亭作为一个需要符合实验室安全标准的“可移动的建筑”,在很多的细节上,设计难度非常大。比如:

  • 采样亭要防雨、不让雨水倒灌;
  • 要符合室外建筑的承重结构,在不平整的地面上也不会倾倒;
  • 作为有感染风险的场所,对于板材也有很高的要求,不积尘、不积垢,墙面设计为圆弧角,等等。

安徽省芜湖市推出智慧化健康小屋,通过智能扫码、人脸识别和刷身份证等方式自动采集信息,也就是说,登记环节前置了,采样的速度也就随之提高了,传统两人一组采样的工作模式也变为了仅需一人。

不过,在整个核酸检测的链条上

采样只是第一个环节

采样点的布局规划、

动态调整也是关键

智慧化小屋最大的不同就是加装了智能设备,不仅是登记系统,还能自动监测样本管余量。同时,路径规划非常重要,样本有保鲜温度,及时送走,及早发现。

虽然目前不少地方的采样工作

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但是相信相关部门和单位

会加速优化调整

更快地让核酸检测链条上的各个环节

高效运转起来

也让采样操作更“人性化”

让市民更好地回归日常生活!


新民晚报(xmwb1929)综合华东局、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中国基金报、网友评论

编辑:李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