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能力而拒不赡养老人将纳入征信!这份国家老龄工作顶层规划划了哪些重点?
2月21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了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围绕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工作任务。
其中,《规划》明确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有能力而拒不赡养老人纳入征信、构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等规定。
2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原秘书长唐钧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强调,由专业机构提供专业服务。要建设好社区的专业养老服务机构这个平台,再辐射到家庭,提供上门服务,打通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可以探索公办民营模式,发挥国有经济和市场化竞争的优势。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主要指标
“十四五”将进入中度老龄化
《规划》要求织牢社会保障和兜底性养老服务网,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覆盖面
在大背景上,《规划》指出,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需求结构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
我国自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人,占总人口的18.70%,比2010年上升了5.44个百分点;全国老年人口抚养比为19.70%,比2010年提高7.80个百分点。预计“十四五”时期,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将超过20%,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其中,提出到2035年“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远景目标。
《规划》部署了9方面具体工作任务,包括织牢社会保障和兜底性养老服务网,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覆盖面,强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完善老年健康支撑体系,大力发展银发经济,践行积极老龄观,营造老年友好型社会环境,增强发展要素支撑体系,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2021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发布。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规划》是对该意见提出的多个要求和目标的细化。
基本养老保险今年1月起全国统筹
《规划》对养老金体系三支柱建设均有要求,包括尽快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扩大老年人慢性病用药报销范围 ,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促进和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等。
《规划》发布之后,2月22日,人社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从今年1月开始,实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会上,人社部养老保险司副司长亓涛介绍,将在全国范围内对地区间养老保险基金当期余缺进行调剂,用于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这就在制度上解决了各省之间养老保险基金结构性矛盾问题,困难地区的养老金发放更有保障。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原秘书长唐钧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像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经济实力强,年轻人多,因此基金结余比较多,可以通过全国统筹支持人口老龄化程度高的省份,缓解其支出压力。
在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方面,《规划》发布同日,银保监会发布通知,自2022年3月1日起,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区域扩大到全国范围。同时,在原有6家试点公司基础上,允许养老保险公司参加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
《规划》还提到,要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2021年9月底,31省市区延迟退休征求意见已经全部结束,各省市正在制定延迟退休试行办法。2022年1月30日,江苏人社厅印发《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自202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明确提到,经本人申请、用人单位同意,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备案,参保人员可推迟退休,推迟退休的时间最短不少于一年。
有能力而拒不赡养老人纳入征信
推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进入高质量发展“2.0”版本
中国养老呈“9073”格局,即90%老年人依托社区居家养老,7%老年人在老年化社区养老,3%老年人机构养老。
《规划》提出,推动乡镇、街道层面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与社区机构功能互补,共同构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推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进入高质量发展“2.0”版本,如发展老年人助餐、助浴助洁和巡访关爱服务,发展“互联网+养老服务”等生活性为老服务业。
在社区层面,培育一批以照护为主业、辐射社区周边、兼顾上门服务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支持建设和运营家庭养老床位,将服务延伸至家庭。在乡镇(街道)层面,建设具备全日托养、日间照料、上门服务、供需对接、资源统筹等功能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到2025年,乡镇(街道)层面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有率达到60%。
在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覆盖面,《规划》还提出如下目标:支持建设专业化养老机构,到2025年,全国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提高到55%;开展城镇配套养老服务设施专项治理,新建城区、居住(小)区达标率达到100%;推动普惠养老服务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价格水平显著低于当地同等服务水平的市场化养老服务机构。
2021年6月17日,三部门印发《“十四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实施方案》,对于公办养老服务机构能力提升,推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项目和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建设项目,还开展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中央预算 、内投资重点支持“社区、医养、旅居、培疗转型养老”4类项目,对床位数、床均面积、建设面积规模、投资规模等进行了具体要求。
唐钧表示,由专业机构提供专业服务。要建设好社区的专业养老服务机构这个平台,再辐射到家庭,提供上门服务,打通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可以探索公办民营模式,发挥国有经济和市场化竞争的优势。
此外,《规划》还强调巩固和增强家庭养老功能。《规划》明确,将有能力赡养而拒不赡养老年人的违法行为纳入个人社会信用记录,探索设立独生子女父母护理假制度 。
唐钧指出,在“9073”格局下,居家养老是重点,需要有人照顾,尤其是失能老人,需要24小时照护。家庭照护者的相关配套很重要,如对非正式照护人员的培训、指导,以及居家适老化改造、老龄辅助器械设备。还要给家庭照护者提供“喘息服务”。“喘息服务”即是社区发挥作用的时候,提供上门服务或日间照料中心。
红星新闻记者 吴阳 实习记者 胡伊文 北京报道
编辑 柴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