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围观!动力电池行业年度大瓜
当两家总市值近5000亿的巨头,为了一根钢针而怼起来,那会是什么场景?
比亚迪与宁德时代,这两家国内动力电池领域的领军企业,在一场持续两个月的Battle中将此演绎了出来。
这场Battle以今年3月29日比亚迪宣布推出刀片电池、秀出电池针刺实验的视频为起点,在最近一周迅速升级并进入白热化阶段——
先是比亚迪与宁德时代领导层含沙射影隔空对战,不久自媒体放出爆燃视频引发广泛关注,宁德时代官方不得不下场解释,与此同时,双方工程师与支持者互怼等戏码接连上演,使得该事件成为动力电池行业本年度最大的瓜。
如何优雅地吃下这个一枚钢针牵出的瓜?友情提示,请站稳扶好,不要被偏激的观点带跑。
亿级互怼
在给瓜切片之前,我们先补充一点必要的行业背景。
在车用动力电池行业,有一枚钢针曾经(现在也常常)令各企业闻风丧胆。准确来说,这是一项针对动力电池电芯安全的最严苛的检测手段。为了保证化学性质活泼的电池在使用中保持安全,行业发明了以一根钢针穿刺电芯,模拟外部/内部因素造成电芯短路的情况,由此检测电芯是否会快速放热、出现热失控乃至起火燃烧并危及整车安全。
简而言之,针刺之后不起火的电芯,安全性牛逼;针刺之后起火的电芯,安全性弱鸡。在此前行业的普遍认知中,因为化学特性的限制,磷酸铁锂电池容易通过针刺实验,而三元锂电池基本一扎就燃。
看上去是不是很无聊?但谁也没想到,一场Battle将围绕针刺实验展开。来,上时间轴。
3月29日:
中国新能源汽车扛把子兼动力电池二当家,市值1500亿元的比亚迪,在这天抽出了一柄“绝世神兵”——刀片电池。
怎么个神法我们来不及再解释一次了,可参见文章《王传福的刀法:“大刀”向谁的头上砍去?| 科普》, 核心就俩字儿:安全。记住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的一句话——将“自燃”从新能源车的字典中抹掉。
当时,为了体现出刀片电池的极致安全,比亚迪特意在发布会上放了一个对比的针刺实验视频。在视频中,作为对照组的三元锂电芯在针刺后起火爆燃,而采用磷酸铁锂材料的刀片电池表示毫无感觉。
当时明眼人都看了出来,这相当于比亚迪给三元锂电池出货第一名、市值超3300亿元的宁德时代下了战书,比亚迪要用刀片电池的极致安全,上演磷酸铁锂的逆袭,和宁德时代争抢市场。不过,当时宁德时代并未接茬。
5月11日:
在当天召开的宁德时代业绩说明会上,宁德时代董事长在回答投资者关于电池安全的提问时,如此表示:“电池的安全和滥用测试是两回事,但有些人把滥用测试的通过等同于电池的安全。”这一发言,被行业解读为宁德时代对比亚迪刀片电池针刺实验挑战的非正面回应。
当晚,比亚迪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云飞在微博上进行了不点名的“挑衅”——“不服?!那也来扎一下吧。”
但宁德时代并未跟进回应。
5月21日:
一家自媒体自行购入了宁德时代NCM811电芯,进行了非标准的针刺实验,电芯毫不意外地爆燃了。该媒体上传至微博的视频很快引发吃瓜群众的关注,纷纷@宁德时代。
5月22日:
宁德时代官方正式回应,在微博放出针刺实验视频。然而,其针刺对象并非一扎即透的电芯,而是包裹着坚硬外壳的电池包。在该视频中,钢针无法刺穿电池包,直至断裂。
在这里,宁德时代的本意为,表示其产品在电池包、整车层面坚固且安全,但众多不明真相的网友产生误解,认为宁德时代“心虚”,并迅速开启了群嘲模式。
5月23日:
宁德时代官微再发视频,表示已掌握三元锂电芯通过针刺实验的技术,指明某5系及8系产品满足要求(但并未表明是否量产)。支持者留言称,(宁德时代此举)“成功打脸”。
5月24日:
上述自媒体发布对自购宁德时代5系电芯自行进行针刺实验的视频,电芯依然起火。围观网友对宁德时代的质疑再起。
当晚,李云飞在微博再度发声,对宁德时代的针刺实验操作方法提出质疑,围观者众。
5月25日:
宁德时代官方发布一篇有很强“你听我解释”意味的长文,较为系统地解释了动力电池行业安全标准的现状:
1、三元和铁锂各有特点,可以在市场上共处。
2、针对三元锂电池难以通过针刺实验的问题,国际主流的声音是电池的安全更应该从系统安全的层面入手,而不是过于关注单体安全。
3、国内的标准法规在同国际接轨,转向保障系统安全。
到此,比亚迪与宁德时代官方半官方的声音告一段落。然而,这场交锋时间漫长的Battle并未就此终结。双方的支持者——包括挂着各自企业认证的工程师们,仍然在各大社交平台、论坛进行论战。吃瓜群众也仍在跟进、围观。
未来,比亚迪与宁德时代显然还会就“安全”的话语权进行激烈的争夺。毕竟,在万亿级产值的动力电池产业,对电池安全解释权的掌握,牵涉的可能是上亿的订单。
旧恨新仇
一根小小的钢针如何能让市值总额近5000亿的两家巨头下场开撕?因为它扎进的不仅仅是电池,也以最直白的方式,扎进了消费者对动力电池安全的认知中。
同时,这场Battle其实也是动力电池行业过去数年所累积的矛盾,最终借由“安全”这个关键词最终爆发的呈现。
其实,在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早期,国内动力电池主流技术还是磷酸铁锂,因为其耐高温特性,铁锂电芯通过针刺实验并不难。在早一版动力电池国标中,针刺实验是强制标准。
但在2017年时,政策思路发生了巨大转变。
一方面,由于铁锂的低温性能不佳以及能量密度较低,将对纯电动汽车实用性以及前景产生限制,政策开始转向支持高能量密度、高倍率性能的三元锂,但三元锂电芯通过针刺实验困难。
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与行业在制定标准时观察到,国际上对电芯进行针刺实验并未进行强制要求,为三元锂电芯上车留下一条生路,更多从加强电池包结构强度、加强监测、开发电池包温控系统、优化BMS控制策略等电池系统层面去弥补三元锂电芯本身在安全方面的弱势。
这就是宁德时代所说的,从单体安全向系统安全的转向。由此带来的结果是,2017年,通过针刺实验的要求从动力电池新版国标中被删去,取而代之的是“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
这一转变,使得三元锂电池得以通过在电池包、电池系统层面进行安全补强,从而装配到对能量密度有更高要求的乘用车上。
接下来的三年,宁德时代乘着三元锂之风,在新能源汽车乘用车市场攻城略地,一路成长为全球最大动力电池厂商。比亚迪则受困于自产自销的垂直体系和磷酸铁锂的能量密度劣势,失去了曾经的动力电池龙头地位。
而今年,比亚迪终于通过刀片电池弥补了磷酸铁锂的能量密度短板,以三月的发布会为始,以安全为最锋利的刀刃,开始了一场战略反击战。
更深一步看,除开过往的恩怨纠葛,总市值近5000亿的两家巨头甘愿不甚优雅地隔空互怼,还因为双方眼下都背负着巨大的压力:
对于比亚迪而言,刀片电池是其今后数年的支柱型技术,它表现出来的竞争力,不仅影响着比亚迪今年冲击高端纯电轿车市场车型“汉”的成败,还关系到比亚迪分拆的动力电池业务,能否拿到更多有价值的订单。
宁德时代则受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销量大跌,从全球最大动力电池厂商的王座上滑落,对可能影响销量的负面评论变得更加敏感。
比亚迪与宁德时代就像两块电压拉满的锂电池,对电池安全的敏感讨论则如同一枚钢针,最终释放了这股能量,将其演变为全行业关注的争论。
谁输谁赢?
那么,到目前为止,这场声势浩大的Battle究竟是谁占了上风,谁更在理?这可能取决于你的观察角度。
比亚迪的支持者认为,比亚迪成功证明了刀片电池的安全性,并且验证了三元锂电池的“不安全性”,在这场战略反攻中大获全胜。占领了新能源汽车的安全制高点,将使比亚迪向万亿市值稳步进发。
反对者则指出,对于准备用比亚迪电池的车企来说,它们自有考量。并且,去年三元锂在比亚迪电芯生产中出货占比超过7成,如今比亚迪用刀片电池暴击三元锂,可以说是“杀敌一千,自伤七百”。
宁德时代的支持者认为,宁德时代进行了反驳并给出了第三方检测的证据;更关键的是,三元锂的能量密度优势决定了其发展前景看好。
反对者则质疑,宁德时代通过针刺实验的三元锂电池根本没有量产,或者难以投入实际使用。
一些相对中立的群体,比如主机厂工程师,则多表示三元锂电池因为能量密度上限的优势,不会被磷酸铁锂的刀片电池所取代,但也认为宁德时代作为一家2B的企业,以消费者一时半会儿很难理解的“直男”方式去回应消费者的关切,实在有些“着了道”。
还有一些带有朴素爱国情怀的锂电从业者则表示,今年一季度因疫情影响,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动力电池业绩双双受挫,在日韩电池大厂夺走前排位置的境况下,双方如此互怼,实在不太合适。
虽然,比亚迪与宁德时代隔空Battle的具体表现中,有难辨真假的众声喧哗,也有值得商榷之处,但这并不妨碍双方都说了一些应该被标粗的事实或者道理。
就比亚迪而言,李云飞所说“同为行业一线及主导品牌,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把技术及产品通俗化、形象化,而不是绕圈搞晕大家”。这不仅是对比亚迪与宁德时代的勉励,也是汽车行业转型期间、大量新技术涌入汽车行业时,车企与供应商在转型过程中需要厘清的重要问题。无论是2B还是2C的企业,一个能在第一时间读懂消费者、客户需求,并以各方都能接受的方式给出回应的公关团队,无疑会大有裨益。
同时,在以安全为生命线的汽车行业,比亚迪以刀片电池为锚,强调对法规和标准的重视,有助于消费者建立更深远的安全认知。
就宁德时代而言,其在25日官方长文中所解释的系统安全,其实也道出了汽车行业的基本运行逻辑——造车是一项浩瀚的系统工程,你无法保障每一个零部件都是绝对安全的,但可以通过多层次的优化,在整体的系统层面,最终保障安全。
比如,如今被人们广泛接受,但实际上装着汽油这种第三类危险品满街跑的燃油车,本身也是系统安全理念的集大成者。同理,只要在系统安全层面能够得到保障,那么搭载三元锂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就仍然是安全的。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场Battle最终谁输谁赢当然不重要。重要的是,无数的历史经验表明,巨头之间适当的良性竞争,往往能为消费者带来利好。在双方互怼过程中,如果能批判性地学习一下行业知识以及行业背后的运作逻辑,消费者在进行购车决策时,无疑将多了一个维度的信息支撑。
历史也表明,一个合理博弈的汽车市场,不但使消费者更成熟,更受益,也会使车企、供应商乃至整个行业生态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