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骆倩雯 李博
蓝天、碧水、绿地,构成首都生态美景,是首都北京最靓丽的底色。记录、参与、携手并进,《北京日报》积极推动首都生态建设工作,向读者展现大美北京的生态画卷。
2022年6月10日,京城迎来蓝天白云好天气。从新首钢大桥俯瞰,永定河畔绿树成荫,首钢滑雪大跳台为河岸景观增添风采。邓伟摄
记录治污 一场搬迁从山到海
大气治理,久久为功。在北京空气质量改善的持久战上,北京日报社从未缺席。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城区尘土飞扬,平原洪荒泛滥,山区童山濯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景象是当时京城的一个写照。”《北京日报》曾这样描述北京早期的生态面貌。
上世纪80年代,环境污染的问题被充分重视起来。1980年4月,北京日报联合原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就“怎样加快治理北京的环境污染”组织座谈会,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发表了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摘要分两次在《北京日报》上发表。座谈会还呼吁,“环保工作不只是环保部门的事,也不只是工矿企业的事,它关系到全市人民的切身利益。我们希望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群众都来关心这个问题,积极动脑筋,想办法,为消除污染、化害为利献计献策,为把首都建成一座现代化的清洁城市而奋斗。”
2010年11月19日,《北京日报》报道记录了首钢的搬迁。
为了北京的蓝天,2005年,首钢启动搬迁。2010年11月19日,《北京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一场从山到海的搬迁》,记录了这家扎根北京90年的钢铁企业,为了顺应首都环保发展大势,痛下决心,由石景山到渤海湾,完成了一场从山到海的搬迁。首钢搬迁后的动态和进展,《北京日报》也一直关注,持续报道了《“首钢”搬进世界五百强》(2011年7月25日)、《首钢老料场改“炼”文创》(2013年10月25日)、《首钢老厂房打造“四块冰”》(2018年1月31日)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1973年,老首钢厂区。王振民摄
北京市的大气污染治理始于1998年,全面治理PM2.5则从2013年开始。2013年9月,北京市发布《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北京日报》用两个整版进行全方位解读。自北京市向PM2.5正式宣战以后,每年1月初,当北京发布上一年的大气治理成绩单时,《北京日报》都用近乎一整版来详尽记录,图文并茂。而在此之前,《北京日报》每年也都准时向公众报道一年的蓝天数据。
大气治理谁都不能独善其身,需要全社会共治,全民参与。2014年12月9日,记者童曙泉在参加由8个部门联合召开的“清洁空气蓝天行动”推进会时,在会场外发现了前来参会人员的数辆座驾,都在开会期间原地怠速不熄火,持续不断地向空气中排放汽车尾气。正巧当天的北京,本就是一个雾霾天。第二天,一篇《参加“蓝天”会停车竟然不熄火》的报道刊发在《北京日报》上,引起强烈社会反响。
同呼吸共命运,北京的每一个蓝天都来之不易。从“APEC蓝”“阅兵蓝”“冬奥蓝”到“北京蓝”,《北京日报》一直在记录、在参与。
《老卫种树》 激发社会植树热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早在1955年,北京市委便发出“绿化首都”的号召,动员全市各机关、厂矿、学校、部队和郊区广大农民积极参加植树造林运动。1985年,北京市规定,每年四月的第一个星期日是北京市人民“义务植树日”,推动春季造林和城镇绿化美化工作。如今每到植树季,全市各义务植树点总是早早预约满员。北京市民积极主动参与植树造林,为首都建设注入绿色动能。
“家住延庆县井家庄乡三司村的卫桂英,把全家人连窝端上了山,在光秃秃的山上苦干12年,绿化了5千多亩山,种了100多万棵树……”
1996年11月23日,北京日报一版“作家写真”栏目刊登了作家刘恒采写的《老卫种树》。这篇6000字的人物通讯,引起读者的强烈反响,激发起全社会植树的热情。
1996年11月23日《北京日报》1版
老卫种树,承包合同上除了补助费,看山费一分没有,抚育费也一分没有。冬天下了大雪,老卫为了看树依旧往山里跑,来回十几里;一天不落出门在外,不论走着还是乘车,她的眼里没别的,全是树;买树苗费钱,老卫就摸索着自己育苗;累了一天,她依旧长时间蹲在月亮底下,看着她的小苗儿出神儿。用她丈夫的话说,人都魔怔了,像棵罗锅树长在地里了……
本报记者刘连枢(左一)陪同作家刘恒(右一)采访全国植树模范卫桂英。
许多读者来信来电,被这位女植树模范的事迹深深感动。有捐款的,也有前去看望老卫的,有的邮寄来新羽绒服,说是为老卫上山植树时挡风御寒。有市民感慨:“正像刘恒写的那样,咱们得尊敬和记住这个老太太!记住这些不吭不哈干事的普通人。”延庆成立了卫桂英事迹报告团,发动社会学习“老卫”精神,当地成立了“卫桂英绿化基金会”,通过引资、集资等多种形式为绿化筹集资金。
如今20多个年头过去了,老卫前后承包的5500亩荒山全种上了树,附近的荒山也都被乡亲们承包了,再加上退耕还林的好政策,三司村人过上了好日子,“光棍村”的穷名也一去不复返了。
挖掘典型人物的同时,北京日报员工还亲身参与首都绿化,引导市民为奥运添新绿。
2002年,北京申奥成功后的第一个春天,北京日报社举办“我为奥运添新绿——《北京日报》读者万柳园植树活动”。倡议发出之后的两天时间里,报名热线接进电话近400个,3000个名额被一抢而空。团体报名的有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教学科研机构、部队等;个人报名的上有年过花甲的老人,下有年仅9岁的小学生。
活动的两天时间里,近3000名《北京日报》读者挥锹洒汗,在万柳园植下1.5万棵柳树,完成了该园一期270亩地的绿化任务。有市民感叹:“绿化首都,为奥运添绿,是每个市民的共同心愿。京报集团办了一件好事,今后应当多组织这样的社会公益活动。”
2014年,北京市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启动第3年,《北京日报》推出“走平原看绿化”栏目,记者实地探访新造林地,向读者介绍百万亩平原造林给城市建设、给市民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记者奔赴东郊森林公园,记录绿化隔离带给城市带来的绿意;沿着房山区小清河前行,见证一片荒河滩化身片片林地;走进怀柔区潮白河大沙坑,见识不毛之地变林海的奇观;到昌平区马池口镇,感受煤场清退后喜鹊飞上树梢的热闹……记者的笔,书写下美丽北京一份份成绩优异的“绿色答卷”。
如今,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已完成100.8万亩。植树造林,丰富了城市里的生物多样性,实实在在改善了北京的自然环境。
南水北调 沿渠采访奔波4600公里
北京缺水。早在1979年11月,《北京日报》就刊文《北京将面临缺水威胁》,提醒工业用水必须合理。10年后的1989年11月,《北京日报》又发出了《断水,正向我们逼近》的警讯,提示人们节约用水。
1979年11月16日,《北京日报》3版
北京人苦盼丰沛水源。因此,2014年4月,就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十周年并行将通水之际,北京日报社决定派记者沿着江水进京的路深入走一遍,用记者沿途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来进行对南水北调的宣传。“南水北调中线行”系列报道就此拉开。
2014年4月3日,《北京日报》1版
4组记者16人,从南水之源陕西安康出发,接力沿渠北上,行经湖北丹江口、河南南阳、平顶山、郑州、荥阳、焦作、安阳,河北邢台、石家庄、保定等地,奔波采访4600公里,最终到达北京。
采访团临行之前,社领导就明确了此行的主题:以实地采访,向读者展示千里调水的不易和水源地人民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号召广大市民珍惜南水,用好南水。
第一组记者在清明节当天路过南阳市淅川县已完成移民、即将被水淹没的一些老村镇,发现还有三三两两村民行走在田间,一问才知道是回来扫墓的。一支十多人的扫墓队伍吸引了记者。原来,这一大家子两年前住得并不远,库区移民后,大家分散迁移,相隔数百里。这次清明,大家相约一起祭祖,也刚好聚聚,聊聊彼此迁移后的生活。而这次扫墓,也是最后一次,因为通水后,这里将全被淹没。
这样一个看似普通却又极其生动鲜活的故事,被记者在行进中及时抓取,记录在了《清明时节走淅川》一文中。通过这一个小小的新闻切口,将库区百姓为南水北调所作的牺牲,生动展现出来。
如今,源源不断的南水正滋润着沿线的土地。截至2021年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面通水7年,已累计向北方调水近500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达1.4亿人。北京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从100立方米上升至150立方米。南水已成为北京城市生活用水的主力水源。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