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媒体3月8日报道,为完善公务员宣誓制度,今年1月香港特区政府要求所有现职公务员宣誓或签署声明,拥护《基本法》和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近日首次透露,近200人仍未签署宣誓声明,各部门正整理收到的资料,稍后详细交代。
报道提到,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此前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爱国者治港”中的“爱国”就是爱中华人民共和国。聂德权表示,“爱国者治港”是理所当然,公务员队伍是香港特区政治体制内的重要部分,应该有基本认知和接受,爱国家就是爱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机关就是共产党。
聂德权还表示,在所有国家和地区,要求管治者爱国根本不是一个争议性议题,这是理所当然、再明显不过的。聂德权认为,公务员团队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治体制内的重要部分,他们要清晰知道和接受,爱国家就是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机关就是共产党。他强调高级公务员负起更大责任,所以在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的方针上更为重要。
被问及如何处理不接纳宣誓声明的公务员时,聂德权表示,现阶段不是要逐个看他们是否符合要求,而是在公务员签声明确立相关责任和要求后,公务员事务局会再检视其行为是否违反了声明内容。聂德权称,公务员若违反法律,就会按法律处理;若违反规例,就会按本身规例处理。他还强调,公务员有申述的机会,之后会再由局方判断是否违规或声明内容,若确定违法和违规,会施加相关的纪律惩处,并考虑其严重程度决定惩处水平。
聂德权还强调,公务员签署声明是确认效忠和拥护《基本法》和香港特区、尽忠职守和对特区政府负责,强调这是公务员的基本责任,大部分同事已签署声明,清楚和接受有关责任,“如果有他们不能接受的,他们离开政府,是他们本身的选择,对公务员团队来说都不是一件坏事”。他认为,留在公务员团队的同事,都清楚知道其角色和责任,就是服务好市民,落实好“一国两制”的方针。
延伸阅读:
从“对国家无感”到坚定爱国——一名香港公务员的心路历程
打开印有“私人保密资料”的信封,中英双语的公务员拥护香港基本法、效忠特区政府声明确认书呈现在马志成面前。
“看到确认书那一刻,我很开心!”马志成回溯签署过程时,笑得十分欢畅。
他有太多理由开心。2019年“修例风波”期间,“黑暴”肆虐,一些香港公务员也卷入其中。身为香港工会联合会属会政府人员协会主席,马志成看在眼中,痛在心里。出于强烈的爱国信念和对公务员群体的责任感,他数次向特区政府建议,以公务员宣誓或签署声明的方式明确香港公务员的爱国爱港责任。
“如今我的心愿实现了,怎能不开心呢?”
就在采访马志成的第二天,香港特区政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宣布,特区行政长官将向立法会提交有关法律修订草案,完善宣誓安排,有关条例修订草案已于2月26日刊宪。
“‘九七回归’,但心理上没有回归”
“刚进入公务员群体的时候,效忠的是英国女王,每张公务用笺上都印有王冠,潜移默化影响着你。中国的国家概念是空白的。”谈起国家概念的确立,马志成很坦率。
马志成1992年考进香港水务署。他中学就读于一所天主教学校,大学就读于香港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与诸多香港同时代人一样,他对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历史了解不多。“学校不教,家里和周围也没人讲,大家关心的都是收入多少。”
他祖籍广东惠阳,很小的时候妈妈曾带他回乡看望祖母。记忆中的回乡就是大包小包带东西,“回乡”和“荒凉”联系在一起,谈不上美好,也没什么新奇。“就记得过罗湖,很荒凉,桥两边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
马志成中学期间又回过一次内地,和同学一起去北京旅游,还去过黄山。“内地当时还是很穷,坐火车要两天,米饭里有小石子硌牙。”他回忆往昔时直言,“香港与内地的距离很远,无论心理上、物质上,还是生活习惯和说的话,都相差很远。”
即使是香港回归这样的大事件,似乎也没影响到他。日子一成不变,就连印有王冠的公文纸,没用完也照常用。现在回想,马志成坦言:“很多人在心理上没有做好回归的准备。”
“国家发展教育我‘辩证思考’”
马志成是如何变为一名坚定的爱国者的呢?
转变始于他参加了工联会这一香港知名的爱国组织。正是在参加工联会活动的过程中,马志成读书学习、到内地交流,开启了全面、深入认识祖国的思想历程。
“那时一大堆观念影响着我,我经常唱反调,跟他们(内地老师)辩论。”工联会经常组团去内地交流,马志成记忆最深的是在广州一家宾馆与内地老师“激烈辩论”。
回想当年的“英勇”,马志成哈哈大笑。“那位老师叫叶和东,中国近现代史讲得很精彩,但我那时候不懂啊!”他坦言自己那时思想观念“乱七八糟”,对新中国的历史“不了解”“认识不正确”。“那时不是有‘中国崩溃论’吗?我很信呐,西方人、香港的报纸都在讲啊!”
“是事实教育了我,是国家发展教育了我。10年过去了,20年过去了,我们国家发展得越来越好!”这一切让马志成反思,“出了什么问题?原来内地和他们讲得完全不一样。”
正是一次又一次去内地交流,让马志成学会了辩证思考,重新认识新中国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
这些年,他去过内地多少次已经数不清了,但几乎每一次都有新的亮点、新的欣喜。2018年,他带队去贵州,参观了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和大数据中心。
马志成对“天眼”非常感兴趣,看得特别细。那次访问过程中,马志成还发现贵州根本不像以前一些媒体说的那样穷,少数民族的生活都很好,“从他们脸上的笑容可以看到满足感”。
坚定爱国信念,无愧国家期望
毋庸讳言,香港整个公务员团队国家观念不是特别强。马志成认为,这与香港人特殊的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他们从小看外国的卡通片,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很深。旅游也更喜欢去外国,对外国的关注多过内地。”
对国家无感,这是马志成最为痛心的,也是香港社会最令人忧心的。这种欠缺在“修例风波”中也暴露出来,有公务员因参加“黑暴”而被捕。
在香港由乱及治的今天,如何在担负治港重任的公务员队伍中重塑爱国爱港信念,把“爱国者治港”原则落到实处,成为特区政府和香港广大市民热烈讨论的焦点问题。
马志成担任主席的工联会政府人员协会是香港第二大公务员工会,有着鲜明的爱国爱港立场。为了塑造香港公务员的国家观念,协会向特区政府提出的建议之一就是公务员宣誓。2019年,他们向行政长官当面提出建议;2020年6月,他们再次向特区政府提出更详细的方案。最终,香港国安法实施后,特区政府公务员事务局要求全体现职公务员宣誓或签署声明。
“政策圆满落实,无愧于国家的期望。”马志成对此极为欣慰。
公务员宣誓只是树立国家观念的第一步。马志成从自身经历中感受到,与内地交流的制度化亟待确立。在他看来,与内地制度化交流应当推广到整个公务员体系中。“到内地去,祖国的发展进步会影响他,百闻不如一见。”
香港公务员队伍树立国家观念任重道远,但马志成相信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巨大的,“五年分不出,十年就看得出了,就像练功夫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