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挑起了卖方研究圈子的浮躁气?今年来或起冲突,或分析失实,屡屡令人瞠目
财联社(深圳,记者 黄靖斯、邹晨辉)讯,卖方江湖今年似乎多了些浮躁气氛。
最近一幕戏发生在中信建投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吕娟的朋友圈,吕娟在发有关巨星科技研报时点评称, “持续推荐巨星科技,表现优秀!”随即,巨星科技董秘在评论区留言称,“业绩预测太激进了,公司做不到啊。”但随后不久,吕娟也删除了这一朋友圈。
财联社记者就此联系中信建投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不便回应。
这一幕似乎与此前“分析师喊话中芯国际大咖你算老几”“国信证券分析师预测宁德时代40年后营收”等情况如出一辙。
从研报成“毒奶”、分析师被指“散布谣言”、年轻分析师“有点飘”、研报“开天眼”,再到分析师被官方下场“打脸”,今年的卖方江湖怪象频出,也为金融圈贡献了不少茶余饭后的谈资。
与此同时,监管层对券商研报的合规性要求也在不断加强。去年至今,已有中信建投,申万宏源等多家券商分析师就因为研报合规性受罚。
券商研报看多,董秘却称“业绩预测太激进”
8月24日,中信建投发布巨星科技半年报点评的研究报告《自由品牌、动力工具和跨境电商,三个维度均表现出色》,研报作者署名为吕娟。在吕娟将上述研报转发朋友圈并表示“持续推荐巨星科技,表现优秀”,公司董秘却在评论区留言称,“业绩预测太激进了,公司做不到啊”。
资料显示,吕娟为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现任中信建投证券机械&建材行业首席分析师,研究发展部董事总经理,高端制造组组长。吕娟2007年入行,具备丰富的行业研究经验,此前曾就职于国泰君安和方正证券研究所,曾任方正证券研究所董事总经理、副所长。任职期间,多次斩获新财富等各分析师评选第一名。
相关研报中,吕娟预计 2021至2023 年巨星科技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6.98、 21.64、26.69 亿元,同比增长 25.74%、27.45%、23.34%,对应 21.37、16.77、13.60 倍 PE,维持“买入”评级。
分析师的业绩预测真是过于激进吗?来看官方的表述。
根据巨星科技2020年年报,公司称2021年整体经营目标是,力争实现主营业务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长20%。2021年确保自有品牌产品销售收入占比的继续提升;继续保持跨境电商业务50%以上的增长。
巨星科技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 44.50 亿元,同比增长16.44%;实现归母净利润 7.28 亿元,同比增长 15.26%。此外,根据财联社记者梳理,2018年至2020年,巨星科技归母净利分别为7.17亿元、8.95亿元、13.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0.69%、24.83%、50.85%。
值得注意的是,除中信建投外,华泰证券也在8月24日发布巨星科技研究报告,预计巨星科技2021至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1、19.2、22.8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1.41、1.68、2.00元。
卖方江湖今年怪象特别多?
在经过微博等社交媒体发酵后,券商针对上市公司发布的研报可信度再度成为焦点话题。以上这一幕似乎与此前“分析师喊话中芯国际大咖你算老几”“国信证券分析师预测宁德时代40年后营收”等情况如出一辙。
怪象一:分析师被官方“打脸”
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上述中信建投机械分析师研报的业绩预测被董秘隔空喊话,在此不做赘述。
怪象二:卖方研报“开天眼”
8月4日,一份关于宁德时代的研究报告引发群嘲。这份名为《宁德时代系列之二—储能篇:第二“增长曲线”的终局探讨》的研报来自国信证券,报告中大胆预测了宁德时代40年后的经营数据。研报称,预计储能业务将为宁德时代带来二次增长,并直接预测2060年此业务能占据全球市场约15%-25%的份额,营收将达到1714亿元。
大胆预测引发行业热议,有网友甚至表示“40年后扶我起来看股价”“活久见”“怕不是神仙下凡吧”。也有投资者在股吧评论称,这是一份“天方夜谭”的研报。
怪象三:年轻分析师“有点飘”
7月31日,在某半导体行业交流群中,方正证券电子首席分析师陈杭与中芯国际光刻胶负责人杨晓松,就光刻胶相关问题发生口水战,聊天截图流出后引发行业广泛关注。双方起争执原因是,陈杭直接对杨晓松专业性提出了质疑,称对方“你算老几”,事情最后以陈杭被移出群聊收场。
敢于质疑中芯国际专家的分析师哪里来的底气?公开资料显示,陈杭为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2017年加入西南证券,并于2019年6月获得分析师执业资格,同年11月离职加盟方正证券,任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这就意味着,陈杭卖方分析师相关从业经历大约为两年。
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顾文军在其个人微博表文评论称,那种刚毕业或者没在产业里面工作过(的分析师),很难对产业有深刻的理解。“如果连泳池都没下过,怎么成为好的分析师呢?”顾文军认为:“分析师应该是个高门槛的行业,对半导体产业分析师来说,起码要是学这个专业的,并且在这个产业里面的基层工作过几年,否则怎么能对产业有深刻的认知?”
怪象四:分析师被指“散布谣言”
3月初,三友化工董秘刘印江朋友圈硬怼国泰君安化工组研究员的截图在社交媒体传播。董秘的主要质疑点是,该分析师未经调研、核实的传播行为属于散布谣言,并称分析师已触碰了自己底线。
据社交媒体传播的截图,三友化工董秘刘印江在朋友圈中称,“尊敬的国泰君安研究所化工组:您组鞠姓研究员说三友化工比西部某粘胶企业成本高1500元。您调研过吗,核实过吗?按您这逻辑,三友化工早已经破产了。”
第二点反馈是关于纯碱限产30% ,“段海峰组长您在500人的群里,散布三友化工纯碱限产30%谣言,您调研过吗?核实过吗?”
刘印江甚至放了狠话:“都是在二级市场混饭吃,搞研究要公允、客观,保持基本职业操守。我不想动您的饭碗,但可能您已经触碰了我的底线。”
有资本市场人士指出,上市公司与机构长久以来一直处于一种微妙的关系之中。“无论是机构还是企业,更希望看到的都是双赢的局面,最终都应该服务于资本市场更为公平公正公开的信息披露和市场生态的良性发展。”
怪象五:卖方研报成“毒奶”
2月10日,在贵州茅台冲上2600元后,中信证券随即发布研报《三万亿从头越,长坡厚雪春风来》,上调公司目标价至3000元。但自此之后茅台股价就一路下行,中间中信证券又先后4次给出了目标价3000元且维持“买入”的评级,但似乎无力回天。以8月25日收盘价算,半年间,茅台市值已蒸发接近1.2万亿,接近蒸发掉一个宁德时代(1.23万亿)。
对于中信证券的“反指”现象,一些网友表示已经麻木了。
7月11日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维持中远海控买入评级,目标价位40元。当时中海远控的收盘价为28.8元,中远海控最新收盘价为21.67元,不仅跌去逾两成,较目标价也还有接近100%的上行空间。中信证券还预测,中远海控2021年归母净利润802.01亿元,同比增长707.9%。
4月30日,中信证券还对牧原股份做出了预测,认为牧原股份成本控制行业领先,出栏量预计高增,长期具有较好的成长性,并且给出了2021年16倍PE,目标价145元,维持“买入”的评级。当天,牧原股份收盘价为113.11元,如今已经跌去了六成。
对于券商研报发布的合规性,监管正在趋严
对于券商研报发布的合规性,监管正在趋严。去年以来,已有中信建投,申万宏源等多家券商分析师就因为研报合规性受罚。
去年12月17日,北京证监局在官网发布的一则行政监管措施决定显示,经查,中信建投发布的某研究报告存在研究依据不充分、研究方法不够专业谨慎等问题。
根据《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北京证监局决定对该研究报告署名证券分析师采取监管谈话的行政监管措施。
今年6月,上海证监局发布的有关监管处罚决定显示,因违反公司研究报告发布的审核流程,申万宏源研究所信息化研究部主管、计算机行业首席分析师、执行总经理刘洋被约谈。
经查,刘洋作为申万宏源署名证券分析师,违反公司研究报告发布的审核流程,在冠以公司名称的公众号上发布了某篇证券研究报告,未能保证相关信息来源的合法合规,不符合《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暂行规定》第九条规定。
在头部券商分析师被约谈背后,折射出监管加大券商研报发布的合规性审核。从近年来各种行业规定来看,2019年1月,监管层向券商下发《加强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流程管理规范证券分析师服务客户活动》的通报。
此外,2020年5月22日,中证协宣布,为加强对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自律管理,促进证券研究业务健康发展,协会组织对《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证券分析师执业行为准则》进行了修订,自2020年6月21日起实施。
有行业人士表示,这和中证协对券商研究业务新媒体管理端有着严格的规范要求严格,前述提到《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证券分析师执业行为准则》两规则自2020年6月21日起实施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