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洞庭湖一个月之内“沧海桑田”?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水位比去年同期下降5米

由 展东明 发布于 综合

“洞庭湖瘦成一道闪电?”近日,有网友在微博等社交平台发布了一组分别拍摄于7月14日和8月15日的洞庭湖湖面视频,画面显示,洞庭湖在一个月之内由碧波荡漾变成了大草原,引发广泛关注。

据湖南当地媒体报道,自7月以来,受长江上游来水减少和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洞庭湖水位连续回落40多天,跌破24.50米的枯水水位,提前4个月进入枯水期。

在洞庭湖边生活了五十多年的渔民告诉红星新闻,持续高温天气导致水温过高,为避免高温天气捕捞可能带来的鱼类大量死亡,养殖户不敢捕捞,他的风干鱼产量也受了影响。

8月16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发布调度令,调度三峡水库于8月16日12时起向长江中下游补水。初步测算,从8月16日起,未来5天三峡水库将为长江中下游补水约5亿立方米。8月19日,岳阳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告诉红星新闻,19日下午三点的最新数据是23.32米,相比去年同期水位28.54米降低5.22米。

相关专家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指出,“遇到像今年这种极端干旱情况,如果没有几个大水库来及早蓄水,以及这么多年来的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我们对付干旱以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能力就会比较弱。这提醒我们今后需要更加重视水利建设投入。”

↑资料配图 图据IC Photo 

城陵矶水文站逼近历史同期最低水位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泊,地跨湘鄂两省,湖泊面积2650平方公里,总蓄水量167亿立方米,流域面积26.33万平方公里,是长江仅存的两个大型通江湖泊之一,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在维系长江中下游流域江湖关系和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素有长江之肾之称。

8月18日,岳阳市岳阳县荣家湾镇六门闸的渔民冯先生,发布了一则当天拍摄的视频,视频中近处是小面积的水体,远处则是广袤的“草原”。冯先生告诉红星新闻,自己在洞庭湖边生活了五十多年,从未见过洞庭湖如此干旱的情况。

冯先生以卖风干鱼营生,近期的持续高温天气导致水体水温过高,为避免高温天气捕捞可能带来的鱼类大量死亡,养殖户不敢捕捞,他的风干鱼产量也受影响。但他也表示,目前自己的生活用水还未受影响。

城陵矶水文站位于岳阳市七里山,是洞庭湖出口水文控制站,也是国家重要水文站,被誉为洞庭湖及长江流域水情“晴雨表”。

据湖南当地媒体报道,从8月4日起,洞庭湖城陵矶站水位就低于24.5米的枯水位,今年低于枯水位时间比多年平均提前了80多天,为1971年以来最早。截至8月17日17时,洞庭湖城陵矶站水位为23.25米,跌破24.50米,低于枯水位,逼近历史同期最低水位为2006年8月23日的23.12米。

“目前洞庭湖片区还是一个偏干旱状态,水位也是近30年来第二低的一个状况。今天(19日)下午三点的最新数据是是23.32米,相比去年同期水位是28.54米,今年低了有5.22米。”8月19日,岳阳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告诉红星新闻,洞庭湖部分地段前段时间还能看见湖水,现在已经是裸露的河床。

据湖南日报报道,8月16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发布调度令,调度三峡水库于8月16日12时起向长江中下游补水。初步测算,从8月16日起,未来5天三峡水库将为长江中下游补水约5亿立方米。前述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受上游三峡大坝补水调度影响,预计未来一周水位将维持在23.3米左右。

水利专家:

持续加大农田水利投入,“未雨绸缪”

其实,近些年洞庭湖出现大面积干旱的情况并不少见。红星新闻注意到,2016年一篇发布于《湖泊科学》的文章中提到,2006年洞庭湖区遭遇了30多年来最严重的干旱,水位骤降,在夏季连创历史新低,居民和牲畜饮水困难,损失数亿元。2011年,洞庭湖区遭受50年一遇的冬、春、夏连旱,甚至出现了1980年以来同期最低水位,湖区数十万居民饮水困难,农业和渔业养殖等损失严重,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亿元。

在这篇题为《极端干旱事件中洞庭湖水面变化过程及成因》的文章中,作者指出,2006年洞庭湖提前进入枯水期,在7-12月份出现干旱,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从气温来看,2006年夏季6-8月份,四川、重庆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少雨,先后发生严重干旱,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影响严重。洞庭湖区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气温较多年平均值明显偏高,高温加剧了水分蒸发和作物蒸腾,极大地加重了干旱程度。

“干旱情况往年也有出现,只是今年是个极端情况。这次干旱主要还是气象条件引起的,也就是副热带高压长期控制在长江流域。整个长江流域,从四川到重庆、湖北、湖南、江西等等这一带降水都比均值少了许多,造成这次出现了极值。”长沙理工大学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彭向训老师,对洞庭湖区枯水期水资源优化配置进行过相关研究。他向红星新闻表示,洞庭湖的水位受长江水位影响很大。这次洞庭湖区之所以出现干旱情况,主要是由于整个长江流域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雨量过少导致河湖流量减少、水位降低。

“现在问题是什么?是副热带高压在长江流域上不动,没有对流,难以产生降雨。有的地方可能采取了人工增雨作业,但效果还不是特别大。比如长沙前段时间实施人工增雨,效果有一点,但不明显。”

彭向训说,农作物对水分需求很敏感。以水稻为例,如果在水稻需水时期水利工程供水措施没有跟上,水稻产量就会有影响。旱情发生时,河道水流减少的情况下,在灌区上游如果有大型水库能够提供水源,对农田进行灌溉,就有利于缓解农作物面临干旱的情况。

“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国家对农田水利的建设投入很大。其实今天这种极端干旱情况也提示我们,虽然修建水库大坝对生态环境会产生影响,但遇到像今年这种极端干旱情况,如果没有几个大水库来及早蓄水,以及这么多年来的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我们对付干旱以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能力就会比较弱。这提醒我们今后需要更加重视水利建设投入。”彭向训说。

红星新闻记者 任江波 实习生 邓宝盈

责编 邓旆光 编辑 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