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运史】京西山区中共第一党支部纪念馆
北京青运史教育精品路线——京西山区中共第一党支部纪念馆
一、主题介绍
1922年,田庄青年崔显芳离开家乡,走出大山,在西山脚下流连徜徉,他听到青年学生关于革命的宣传,触发了他对家乡社会问题的思考。1924年,崔显芳在上海国语专修学院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上海回到家乡田庄村,成为京西第一个中共党员,成为京西山区传播马列主义的先驱。1926年,他在田庄村建立田庄高小,并与魏国元等人一起从事革命活动。1927年,在青白口创办了青白口完全小学,同时把党的发展工作,由学校扩展到农村。1932年,在北平党组织的支持下,建立了京西山区第一个中共党支部——田庄高小党支部,1933年建立了第一个县级委员会——中共宛平县临时县委。1934年夏,因中共宛平县委遭受破坏,崔显芳不幸被捕,1935年2月,保外就医,不久光荣牺牲。临终前,他已不能说话,用手指在儿子手中比划着“跟党走”。
建立京西山区中共第一党支部纪念馆,对于回顾革命历史,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京西山区中共第一党支部纪念馆先后被评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门头沟区党史教育基地、门头沟区反腐倡廉基地、门头沟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市红色旅游景点等称号。
二、教育实践点
1.京西山区中共第一党支部纪念馆
京西山区中共第一党支部纪念馆位于门头沟区雁翅镇田庄村,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采取传统与现代陈展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设计,注重挖掘革命史、党建党史、战斗历程和历史遗迹。展览围绕田庄党组织发展历史,不局限田庄一个村一个党支部的发展,而是以田庄第一个党支部为起点,链接雁翅镇的各个村落,全面展现门头沟革命老区的红色情怀。展馆分为走出去的传统·带回来的新风、点燃星星之火·火炬照亮山川、西山战旗染红·军民同仇敌忾、迎接解放·重建家园四个部分,介绍中国共产党人在永定河北、斋堂川乃至整个门头沟区域内跌宕曲折的战斗历程,党组织的建设成长、基层政权的建立与巩固,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组织领导之下不断前行的光辉历程。
2.崔显芳烈士纪念馆
崔显芳烈士纪念馆建筑面积200余平方米,系统介绍了京西山区第一位共产党员崔显芳的生平事迹、革命生涯以及崔氏家族一门四烈士——崔显芳、崔一春、崔锦春、崔克勤的英雄事迹,记录了崔氏家族和后人传承良好家风家训的典范。陈展方式以雕像、图片展板、壁画等为主,主要内容包括田庄赤子·一心向党、英雄出一门·崔家四烈士、红色家风·代代相传、缅怀先辈·铭记遗训共四个部分。
3.田庄高小党支部旧址
田庄高小党支部旧址为清代建筑,原本是崔显芳二哥崔显秀的居室,为支持弟弟办学,崔显秀特腾出两间房作为教室,现已有部分改建。院落正房均为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其中一处院有厢房,面阔二间,进深一间,总建筑面积为244.2平米。门头沟区政府1998年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就是在这里,崔显芳与魏国元等人一起从事革命活动,创建了京西第一党支部,培养了大批的革命干部。田庄高小是京西现代新式教育的开端,也是京西党组织的策源地。崔显芳等一大批早期党员的革命历程在这里写下灿烂的一笔。
4.崔显芳烈士故居
崔显芳烈士故居位于田庄村东街,1998年被门头沟文物局列为“文化、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始建于民国时期,自成院落,座北朝南,建筑面积233.7平方米,是崔显芳同志早期居住的地方,于2011年得以修复。修复后的故居设有革命文物展览,砖坯正房5间,东房为烈士生平事迹展览室,西房为生活文物展览,故居门大门前题写“崔显芳故居”金字横向匾。房前正院落内栽培一些花草树木,外有围墙,院内设有花池通道。
(共青团北京市委组织部供稿)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