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你真的会跟孩子说话吗? 亲子沟通六大话术, 建议家长们看看

由 睢风娥 发布于 综合

在《少年说》上看到这样一期,让我意识到父母好好说话,对孩子有多么重要。名叫张晨曦的高二男生上台,因自己两年前的离家出走向父母道歉,为曾经的叛逆、不懂事向父母郑重的说一声“对不起”。

看到这里,我很感慨,对于一个处于青春期的男生来说,向父母低头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实属难能可贵了。

我以为他的父母会因为孩子的懂事感动、欣慰,但是他父亲接下来说出来的话却是:“成绩还是最主要的,你的篮球时间应该要控制一下。”孩子当众道歉,父母没有松手反而在提要求,我突然明白了这个孩子当时为什么会离家出走。

庆幸的是这个孩子没有计较,面对生养自己的父母,他还是选择了妥协。但有些父母却没有那么幸运。

2019年4月17日上海某职校17岁男生,因与同学发生矛盾,被家长接回家。途中,母子在卢浦大桥停住车,欲跟儿子论个明白。不料盛怒中的儿子一把拉开车门,径直从高架桥上跳了下去。母亲愣了一瞬,顿时捶胸顿足,痛不欲生。

语言伤害的力量是巨大的,尤其是对孩子来说最重要、最亲近的父母,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会更大。

跟孩子好好说话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课,以下这六大话术,建议家长们都看看。

话术一:“明确步骤”取代模糊话语

早上催孩子出门时,大多数家长说出的话都是:“你能不能快点,磨磨蹭蹭干什么呢?”这样的话在孩子听来却是负面效果,孩子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做什么,依然“磨磨蹭蹭”。

正确的做法:“穿衣服、戴帽子、背上书包,然后我们出门。”

清晰的指令会让孩子知道下一步应该做什么,有大致的顺序才会快速行动起来,对于6岁以下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话术二:给孩子选择,而不是直接否定

“出门前不是说话了不买玩具,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就知道哭,再哭我就打死你。”在这种训斥的语言环境下,孩子会自觉向家长描述的标签靠拢,家长越说哭得越厉害。

正确的做法:“要么你在这里守着玩具,下次不带你来;要么按照约定好,下次还带你来,自己选择吧。”

既给了孩子选择,又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尊重。

话术三:直接描述问题

“你看看你,怎么又忘了带伞,天天丢三落四,看你以后人丢了怎么办?”听到这句话,孩子第一时间感受到的不是关心而是责备、翻旧账,甚至是父母对自己的失望和打击。

正确的做法:“带上伞。”

直接描述你想表达的事情,有点耐心直接提醒,孩子更愿意听。

话术四: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但要对后果负责

“快吃,我给你加糖,不吃一会饿了看你怎么办?”家长这种责备的话,换来的多是“饿着就饿着,我就不吃!”半威胁式的催促、无原则的诱哄,最后的结果要么是孩子不吃,要么是一次比一次过分。

正确的做法:“你可以不吃饭,但吃饭后到睡觉前这段时间不能再吃其他东西,要做好挨饿的准备。”提前把后果告诉孩子,让孩子自己对后果负责,往往要比威胁有效得多。

话术五:向孩子示弱,激发孩子的保护欲

“一天天累得要死,回家连口水都喝不上,还得看你写作业。”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听到这样的人即使想关心,也被打压回去了。

正确的做法:“今天妈妈身体不舒服,能给我倒杯水吗?谢谢宝宝。”孩子多半是希望能实现自我价值,家长的示弱对孩子来说是完成自我价值最好的方式。

话术六:用夸赞、羡慕的语气提要求

“我都难受了,还要陪你写作业,还在这气我,我要你有什么用?”父母生病,孩子不可能不关心,但一边抱怨一边数落孩子,孩子不仅不会体谅你,还会埋怨你。

正确的做法:“我生病时,孩子会给我切水果、热牛奶,还不用我辅导作业,真幸福!”用正向的语气向孩子提要求,即使孩子刚开始心理不愿意,也会受到积极的影响。

纪录片《语言暴力》导演谢勇说:“语言是有能量的,积极的温暖的语言能够让孩子变得自信,乐观。而攻击性,伤害性的语言可能毁掉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