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这种老房子的,现在都30岁以上了
小伙伴
你们还记得自己老家的老房子吗?
门楼、厦房
听到这两个词
有么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门楼
门楼是一个家庭富裕与贫穷、兴旺与衰败的晴雨表和体温计。有了门楼,就不会进错了门。进了门,才算回到了家。
门楼是每家每户的第一道风景,是一个家的脸面。关中人很看重门楼、很计较门楼,得意时以为门楼带来了幸运,失意时以为门楼走漏了风水。
门的原材料是什么呢?
门楼与门像嘴唇与牙齿一样,是父子也是兄弟。关中人家的门,大多用榆木做成,因为榆木比杨木、柳木重,又比松木、槐木便宜,一般人又忌讳槐木近“鬼”、柳木近“绺”、柏木近“迫”,这让那纹理不顺难有大用场的榆木,与门神一起受到人们的偏爱。榆木唯一的缺点是爱生蛀虫,爱惹好钻孔打窝的葫芦蜂。然而,榆木门打扮起来也与松木门一样威风凛凛:双扇门被刷成黑色,像肃立在黑包公两边的衙役;一排一排的圆铆钉,像数十双圆目怒睁的豹眼;门环底下扣压着一对威猛的狮首或虎首,门环的扣响声自然也如狮吼虎啸,能穿透半个村子;而尺半高、半拃厚的榆木门槛儿,让人抬脚就觉得主人非同寻常;再加上精心打造的门楼,想必客人是不敢违礼、不敢造次的。
门楼是关中人无数梦想里的一梦。庄户人家门楼有高有矮,有俊有丑,犹如乡人头上的布帽、草帽,毡帽、棉帽,代表着身份,象征着穷富。千百年来,关中乡间的农人,都希冀活出大气,改换门庭,矗起翅角爬龙的门楼。门楼是家庭的长明灯,哪怕遇见灾荒、瘟疫、战争,即使婆孙俩幸存了下来,婆婆就是爬着在地里割麦,跪在地上纺线,也要把孙儿哺育大,把生命的火把传给后代。
庄户人祈求平安,恨不得把这神那神都顶在额头上,于是灶神、财神、门神、瓮神、醋神一齐拜。过春节时大门上都要贴上“秦琼敬德”,也给门楼贴上“平安符”。
关中的老门楼留下的很少了,能看到的那些古色古香,让人恋恋不舍。据说超过50年的建筑都被列为保护建筑了,不知道乡间那些被风雨侵蚀了上百年的老门楼,算不算文物古迹?能不能列入保护名单?
厦房
“陕西十大怪,房子偏偏盖”。这种“偏偏盖”的房子,关中人叫它厦房。厦房后背有十米高,前檐有五米高,这一落差让屋顶形成三角形剪影,分割着关中平原上空驼队似的云彩。
厦房让一个村子有了高度。厦房有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厦房体现着关中人俭朴又好面子的本色。厦房土气中氤氲着巍峨,平和中夹杂着威严。关中人的本分,关中人的傲气,在厦房上得以展示,得以拔高。
一些学者和专家近年来在探讨老陕喜盖“偏偏房”时,找到了两个答案:一是关中少树木,多良田,盖不起大房石屋,只能盖大房一半,这就是厦房。二是关中人爱财,把房盖成前低后高,雨水就流到院中,意即肥水不流他人家。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什么地方盖什么房子,首先与一个地方的气候有关,也与一个地方的出产有关,还与这个地方的风俗习惯有关。关中夏秋多雨,房顶坡度大有利于排水;水排在院中也有利于灌溉树木、菜田,冲刷污垢。关中民俗有“借山不借水”之说,可以借助邻居山墙,不可让屋檐水流入邻居地界,怕伤两家和气。关中冬季风大,家家都盖四合院,常常是两排厦房挡风遮土,裹着黑棉袄的老汉蹲在檐前“晒暖暖”。
关中人把房子看成是光宗耀祖的脸面、家业兴旺的象征,所以,富人家的院落布局有着套路和俗成:前厅房、中厢房、后楼房。厅房是两面淌水的大房,门窗要雕刻梅兰竹菊或“花开富贵”、“福到眼前”等吉祥如意的图案。屋中摆设极为讲究,要有八仙桌、太师椅。二门用砖雕砌得古朴大气,门楣上雕有“耕读传家”“家和运昌”“棠棣竞秀”“富贵吉祥”“祥云绕室”等。再就是厢房,即厦房,然后是楼房。
在岐山古周原周文王宫室遗址上,我们仍可觅到厦房的踪影。岐山周原博物馆复原模型图上,大殿前就是两排厦房。厦房是连接窑洞与大房的纽带——最早的人类从洞中爬出来后,在洞口用树木搭起“接檐”,能早早迎接日出,也有利于安全,后人经过革新创造,发明了厦房。厦房凝结着华夏子孙的审美观念,能工巧匠的智慧和汗水。“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这首《诗经·大雅》中记述古公亶父在古周原盖房筑墙的诗篇,或许就是一座厦房诞生的真实记录。
几十年过去,仿佛只是一杯茶、一袋烟的工夫,乡村城市化的过程中,厦房正从关中的村子隐退。每一户人家都以住进用砖和水泥筑起的大房和楼房为荣,瓷砖用多了就显得华贵多了,住宅却变得成了碉堡状、面包状的建筑。没有厦房的村子还是关中的村子吗?
一不小心,小编似乎也被感染了一层淡淡的忧伤,传统建筑渐行渐远,难道我们以后看不到这些传统建筑了吗?当然不会,我们大陇县的固关古镇,保留原有建筑特色,您还不知道吧!
固关古镇
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陕西省旅游特色名镇
伊斯兰民俗风情体验的乡村旅游示范村
地址:宝鸡市陇县固关镇
固关位于陕西省陇县境内一个民族古镇,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固关曾为西汉郁夷、郁平和晋陇关县治地,因原有汉大震关、唐安戎关,宋元以后泛称故关,明清设故关里。民国改“故”为“固”,设固关,后属曹段乡。
丝路古道,商贸重镇
军事要塞,解放大西北的门户
古文物、古民居依稀可见昔日辉煌
“永盛店”就是丝路古道上保存最完整的古老客栈之一。特色社火翘翘板社火,曾多次出国游演,多件剪纸、刺绣作品荣获省市大奖。
豆腐是人们日常饮食,是老少皆宜的美食。固关豆腐是现今陇县仅存的手工制作的产地。固关豆腐的传统制作工艺沿袭约1000余年,工艺流程严格规范,技艺精湛缜密,所制豆腐因硬度高、豆香味浓而驰名宝鸡地区,是风格独特的陇州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传统美食精品,清康熙年间乾隆皇帝西巡甘肃时而专门品尝。
此外,还有回民牛肉、油香、核桃、烤烟等特色美食和当地特产。
如今的固关,历史在此留下了斑驳印记,其中的九大历史古迹无一不见证着这个古镇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透射着固关古镇的灵魂。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