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东野圭吾《从前我死去的家》:致那些“死在老屋”中的人

由 终廷花 发布于 综合

并非每个人都有资格当父母

东野圭吾,畅销小说家,想必几乎每个喜欢读书的人都读上过一两本东野的作品。可是东野圭吾却对自己的小说《从前我死去的家》这部自信之作,愧疚地表达过一番歉意:对于作家来说,作品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家长没出息却害得孩子不被认可。

比起《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解忧杂货店》等名作,《从前我死去的家》似乎很少为人所知,用东野本人的话说,这本书因为自己的原因遭到了冷遇。虽然很多人批判东野圭吾的小说,只是每一次拜读佳作,都能引发我对人生的很多的思考。

《从前我死去的家》中,女主角沙也加找到前男友希望对方陪同自己去一所偏僻的房子,寻找她童年丢失的记忆。之后便开始了一段"惊悚"之旅,经历的桩桩件件都在为我们揭示着一段灰色的过去。

沙也加来找男主"我"是为了寻找一段空白的记忆,在上小学之前,沙也加对自己的童年完全没有任何印象。一直以来,沙也加都默默地忍受着这个状态,只是当她结婚生了孩子,却总是在无意间做出伤害孩子的事情。每一次伤害了女儿,沙也加都会特别后悔痛苦,也会给女儿包扎,只是她并不能够控制自己不再去伤害女儿。在沙也加看来,造成自己这种情况的原因大概率和自己童年丢失的回忆有关。

沙也加在父亲去世后发现了特殊的遗物——一张地图和一把钥匙,她坚信这就是自己重拾童年的重要线索和工具。因为前男友在杂志社刊登过关于父母虐童的文章,并且两个人身上有着相似的东西,所以前男友"我"是沙也加唯一信任的人。

找到那座神秘的房子,两个人开始探险。这座房子处处透着古怪,紧锁的大门,地下室的进房方式,停滞的时间,翻开一半的作业,织了一半的毛衣,仿佛这间房子突然被时间抛弃。

一串惊悚的情节,环环相扣的推理,在隐藏间透露出的阴暗,无不引人入胜。

沙也加对待女儿的虐待并非出于自己的本意,只是她停止不了自己的行为。而女儿在挨打的时候却"从来不哭;就像石头一样一动不动,一点反应都没有;好像是等着暴风雨早点过去一样。"(书中原文的描述)看到这段描述,让我们不禁想起了2018年有名的深圳虐童案,父母殴打虐待的女童也是不哭不闹,既不还手也不逃走,默默地承受着一切。

经数据统计,父母虐童案例屡见不鲜,手段也很残忍。或许在很多人的心中,父母生来就是爱的代名词,可是我们却忽略了一个事实——并非每个人都有资格当父母!

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有些父母将这种话奉为圭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老老实实地遵行着祖辈传承下来的教训。确实,有的时候孩子淘气,我们也应该给予一些惩罚,只是面对手无寸铁的孩子,打骂并非是一个好的教育方式。

在很多人的眼中,父母打骂儿女天经地义,只是那些无缘无故的虐待最终只会残害幼小的身体,甚至会对孩子以后的人生遗留下无穷的祸患。

在《从前我死去的家》后面的情节中我们会看到,沙也加作为当下的施虐者,其实也是曾经的受虐者。这种根植于内心深处的伤害转化成施虐的武器,即便记忆欺骗了她自己,可潜意识中的行为模仿往往会再次冒出来,行凶伤人。

伊坂幸太郎说"一想到为人父母不需要考试,就觉得简直太可怕了"。是啊,成为父母之前,很多人并没有完全做好准备,便懵懂地成为了父母。他们还没有完全的认识自己,就迫不及待地把所有的想法和所谓的道理强加于儿女。

有些伤害死而不僵,反而会代际传递,如果一个人不能够治愈自己,任由自己在伤害之中沉沦,那么很有可能就会在以后的生活中把这种创伤再次传递出去。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只是越来越多的现实为我们揭露出原来父母也有魔鬼的一面。

更残忍的是,孩子并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当孩子面对父母突如其来的暴怒,他们一开始可能会反抗,可是次数多了他们只能选择默默忍受。他们没有体会过被爱,自然也很难去给予爱。那些没被爱过的孩子在今后的人生中步履艰难,伤口却无处缝合。

很难想象,有些人对父母的描述竟然用到了"恐惧"、"战惊"、"恨"等字眼。《请回答1988》中的一句话感动了很多人:因为上帝不能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可对于那些被父母所伤害到遍体鳞伤的人恐怕无法认同这种说法。

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却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如果你也曾经不幸,在完全的治愈之前,请谨慎对待生育这件事情。

没有任何人可以剥夺你生育的权利,只是为了自己,为了继承你血脉的新生命,请你一定一定,先治愈自己。

"事实上,每一个都有这样一个从前的自己死去的家,只是他们不愿意再见到自己静静躺着那里的尸体,所以假装没发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