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篷车部落:我想有个家

【环球时报记者 佟占德】德国西南部的弗莱堡市临近法国、瑞士,又是德国旅游胜地黑森林首府,历史悠久,中世纪韵味十足,一年四季,游客络绎不绝。人气旺,房价高,房租也高。 很多人买不起房,廉租房僧多粥少,于是在弗莱堡就出现了“大篷车部落”。在弗莱堡市北部的边缘地带,一块政府批准的4000平方米的地皮上,45辆各式各样大篷车组成了一个居住区。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真的无法相信在德国这样一个发达国家还会有类似于棚户区的角落。

大篷车居民的心声

施罗蒂先生的家就住在这里。他是安装工,他把一辆运输马匹的房车改造成住房,睡觉、起居以及做饭都在这个大约10平方米的狭小空间里。当人们问他为何选择这种居住方式时,他的回答简单明了:“我实在没有兴趣把自己3/4的收入用于支付房租。” 施罗蒂先生在他的大篷车里已经生活7年了。他年轻时经常搭乘大巴旅游,所以住房车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苦恼的事。在房车中过日子是在“疯狂的租金”之外一点点自由的生活空间,他这样说。

这里的居民并不都认为居住在大篷车或者自建的板房里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他们的说法是不愿与资本主义“同流合污”。其实,大篷车这种居住形式主要是房价昂贵、房租飞涨催生的。当人们租不起房的时候,自然就会选择适合他们收入水平的居住方式。我不相信如果他们有足够的收入用以支付正常住房的房租,他们依然会选择居住在这样的大篷车或者自建的简易板房里。

当低收入遇到高房价

近些年,在德国许多人口密集的城市房价上涨幅度很大。弗莱堡就是其中之一。弗莱堡每月房租一平方米超过15欧元,中心地段新建住房的月租金一平方米接近20欧元。这么高的租金在弗莱堡还是一房难求,低收入人群租廉租房更是难上加难。

德国政府2021年将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了每小时9.5欧元。德国有些职业就是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例如保洁员、理发师、超市收银员等。德国人的每月平均工时大约170小时,这样算下来,低收入群体每月毛收入1600欧元,扣除医保、养老保险以及失业保险,净收入1100欧元左右。这样的收入水平,租一套面积很小的住房,也很难。

统计数字表明,弗莱堡市平均的房租支出已经接近当地人平均收入的40%。如果加上水电暖气以及物业管理等各项费用支出,低收入群体用于住房的支出就超过了收入的50%!这样的房地产价格让低收入群体不堪重负。虽然政府也有一定数量的廉租房,但是供不应求,登记后不知要等多久才能有幸住进廉租房,于是就出现了大篷车部落。

有组织的抗争

大篷车部落在德国数量不详,这种居住方式一开始并不是合法的。两德统一后,驻扎在弗莱堡的法国驻军撤走了。留下面积约38公顷的兵营与训练场地。弗莱堡市政府把原来的兵营改造成了学生宿舍以及由住户自主经营管理的廉租房。原有的空地新建了一个住宅小区。

2009年,一个自称“力诺指挥部”(Komando Rhino)的民间组织在这个小区入口处强占了一片土地,把他们的大篷车开了进来。他们还搭建了简易板房,建起了围栏,有组织,有管理规则。可弗莱堡市政府正计划开发出售这块长100米、宽30米的地皮。开发商要与市政府合作,共同出资在这块土地上建造一座绿色能源酒店以及一个商住两用的楼盘,按照他们的说法,合同已经签署。“力诺指挥部”却表示坚决不让步,拒不搬迁。他们要坚持“对抗资本的力量”,要往“高速运转的资本的马达中掺沙子”。市政府与他们谈判,同意另辟用地供他们停放大篷车。但是“力诺指挥部”坚决不同意,拒绝的理由是不能把属于公众的土地变成资本家投机的机会。

在多次谈判无果的情况下,2011年8月4日,市政府出动防暴警察强力清场。“力诺指挥部”提前设置了路障,力图阻碍清场。清场的过程中大篷车的部分居民燃烧路障与轮胎,现场一片火光。最后的结局是他们的大篷车被拖走,违章建起的板房被强行拆除。

笔者就生活在这个小区。那一天亲眼看到强力清场的场面。有不少在现场围观的小区居民对于这些大篷车居民表示同情和理解,认为这种生活方式是他们的选择,应该给他们提供一定的生活空间。“力诺指挥部”在这个小区内的存在成为历史。市政府当时并没有把这个小区内的大篷车全部清除。在一条僻静的小街上,至今仍然停放着各式各样的大篷车,还有自建简易板房。十几年来,大篷车部落与周边小区住户和平相处,相安无事。几天前,笔者路过当年“力诺指挥部”的所在地,路旁立着小小石雕,上面刻着这样一条标语:“力诺还在!”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793 字。

转载请注明: 德国大篷车部落:我想有个家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