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对谈 |蔡聪妙、班乐义:“中菲相知奖”的设立唤醒了什么?
(东西问)对谈 | 蔡聪妙、班乐义:“中菲相知奖”的设立唤醒了什么?
中新社马尼拉10月28日电 题:蔡聪妙、班乐义:“中菲相知奖”的设立唤醒了什么?
中新社记者 关向东
9月10日,中国驻菲律宾使馆和菲律宾中国了解协会联合举办了首届“中菲相知奖”颁奖仪式。
“中菲相知奖”由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2021年初访菲时与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共同宣布设立,中国驻菲律宾使馆和菲律宾中国了解协会共同倡议发起,旨在表彰为促进中菲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团体,推动两国和两国民众增进互信、化解分歧、深化友谊、促进合作。
首届“中菲相知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菲前总统中国事务特使、菲律宾丝绸之路国际商会会长蔡聪妙,首届“中菲相知奖”杰出贡献奖获得者、菲律宾中华研究会主席班乐义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进行对谈。
首届“中菲相知奖”经过三轮筛选和最终公示,评选出10名获奖者,这是其中九位。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供图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中菲相知奖”的设立有何现实基础?
蔡聪妙:此时创立的“中国—菲律宾马尼拉论坛”和“中菲相知奖”等对话交流新平台是开创性的,拉近两国民心相知相亲,可以让更多人成为共促菲中友谊的同行者。
获得首届“中菲相知奖”终身成就奖,一定会激励我为增进菲中两国之间的了解做更多的事情。
菲律宾是一个群岛国家,包括7107个岛屿,向来是多元族群和文化的社会。16世纪即明代中期后,中国人出现海外移民潮,17至20世纪中叶以来菲律宾成为闽南人海外移民重要目的地,经商、聚居、乐善好施成为菲华传统。
菲律宾和中国的关系跨越了几个世纪,一直友好。
事实上,菲律宾人和中国人有很多共同点,很多菲律宾人都是华裔。中国血统已经是我们DNA的一部分了。我们都有相似的文化,比如亲密的家庭关系和对老人的高度尊重。我们的许多烹饪方法和食物准备也很相似。
我们处在亚洲相近的地理区域,因而珍惜这种密切的历史关系。作为菲华,增进友谊、增进人民互信是我们的使命和义务。
资料图:菲律宾长滩岛白沙滩落日余晖。中新社记者 关向东 摄
班乐义:毫无疑问,这个奖项是对我们为促进菲中之间相互了解所做不懈努力的肯定。
这个奖项非常有价值,因为它承认我们作为菲律宾人在只有少数人敢走的道路上所做的努力。菲律宾作为一个年轻共和国治下的发展中国家,正经历着国家建设的痛苦过程,对外国干涉仍然高度敏感。因为我们经历了悲惨的殖民经历,先是西班牙,再是美国,后是日本。由此也可理解被殖民过的菲律宾,为什么不少人持反华态度。
事实上,中国人和菲律宾人有着数百年的友谊。早在西班牙征服菲律宾群岛之前,中国人就已经在与蒲端王国(Kingdom of Butuan)、苏禄苏丹国(Sulu Sultanate)、达皮丹王国(Kingdom of Dapitan)、通多王国(Kingdom of Tondo)、班诗兰王国(the Kingdom of Pangasinan)、宿务岛的拉贾国(the Rajahnate of Cebu)、莱特岛的克杜阿坦国(Keduatan of Leyte)等地区进行贸易往来。早在公元971年,《宋史》就首次记载了中国与拉古纳湾或民多洛岛的主权国家麻逸(sovereign state of Mai)的贸易活动。文莱苏丹国的古代记录也揭示了中国与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的活跃贸易活动,特别是在15世纪郑和将军下西洋期间。中国和菲律宾有着500多年的友好、富有成效以及和平的关系。
“中菲相知奖”是一盏明灯,提醒我们菲中的共同历史和千年友谊;也是一束火花,长久点燃两国和两国人民相知相亲的火焰。相信获奖者的人生故事必将激励更多人为实现更紧密的菲中关系而努力奋斗。
资料图:在菲的孔子学院教师教授菲律宾学生写汉字。供图
中新社记者:此时颁发首届“中菲相知奖”,在中菲两国民间唤醒了什么?对未来有怎样的呼唤?
蔡聪妙: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巩固和加强菲中在外交、经济、教育、文化和技术等领域的关系,促进对菲中关系的更深入理解,对所有人来说都意义重大。我们正处于历史的十字路口,对华友好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我们要让菲中关系在各方面都焕发活力。
近年来,因南海问题,菲中关系一度下降到1975年6月建交以来的最低点。
此时此刻向公众解释真相是我们的责任。在南海争议中有利于菲律宾的所谓仲裁庭裁决,并未由此获得管辖权。如果当事一方不接受,就不存在仲裁。杜特尔特总统说裁决是不可执行的,这是正确的,因为中国没有接受仲裁。
我认为,媒体和舆论在推动菲中关系发展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媒体交流可以防止政治问题扩散。菲中政府可以呼吁媒体,强调双边关系的积极方面。希望这能抵消公众的敌对看法,防止紧张局势升温。开明和见多识广的国家和社会,相较于充满敌对情绪,更有利于创造出菲中友好的气氛。
我认为,还应鼓励我们菲律宾媒体多报道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向菲律宾提供4000多万剂疫苗以及大量捐款,不仅是道路、桥梁、铁路等大型项目,还有大量个人防护用品、新冠病毒检测设备,甚至还有电脑和学习用品。这是前所未有的,也没有其他国家提供过如此程度的支持。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在于两国人民的亲密和理解。加强民间交往有助于解决菲中之间存在的争议。我们可以把分歧看作是丰富我们和整个亚洲地区的机会。
当地时间8月20日,中国政府援助菲律宾的新一批新冠疫苗运抵马尼拉。中新社记者 关向东 摄
班乐义:50年来,菲中关系因冷战意识形态冲突及战后南海领土和海洋争端,至今仍然存在政治分歧,但并非不可调和。这些问题实际上是可控的,可以由两国通过协商与谈判和平解决。
为此,我们更需要增进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珍惜我们悠久的友谊历史,和平解决我们当前的政治分歧。促进相互了解是设立这个奖项的主要精神,可以打开许多沟通渠道,这对睦邻友好关系的繁荣至关重要。
即使我们两国在一些问题上仍存在分歧,特别是在南海问题上,我们仍然可以友好相处。我们持久的友谊可以创造多种形式的合作,不仅促进我们的国家和共同利益,而且更有利于世界的利益。菲律宾和中国在合作中比在对抗中获益更多。在我看来,这是这个奖项的本质。
我非常有信心,“中菲相知奖”可以激励其他人走没有人走过的道路。给菲律宾中国了解协会更多的力量,给中国驻菲律宾使馆更多的力量,给菲律宾人民和中国人民更多的力量。(完)
受访者简介:
蔡聪妙:菲前总统中国事务特使、菲律宾菲华商联总会名誉理事长、菲律宾工商总会永远名誉主席、菲律宾雇主联合会永远名誉主席、菲律宾国际商会商会创会会长。他在诸多领域开了菲中经贸合作、民间友好交流先河,1997年租用中国“长征二号”火箭从西昌成功发射了菲律宾第一颗国际通信和广播卫星“飞鹰2号”;2009年成功在菲组织召开3000多华商参与的“第十届世界华商大会”;2016年成立了菲律宾丝绸之路国际商会,多次率菲律宾企业家代表团随杜特尔特总统访华,推动菲律宾律宾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经贸、文化、人员交流;2020-2021新冠疫情期间,推动中菲抗疫合作。
罗梅尔·班乐义(Rommel Banlaoi):菲律宾中华研究会主席,中国-东南亚南海研究中心(CSARC)理事、菲律宾米里亚姆学院国际研究系教授、中国南海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他是菲律宾著名的国际关系教授、政策研究者、政治和安全顾问、公共知识分子,从事国际关系研究30余年,在国际反恐怖主义(特别是阿布萨耶夫集团)问题、中国南海争端和地缘政治问题方面发表诸多学术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