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日6起冷链食品核酸阳性,为何检出阳性更频繁了?

  健康时报记者梳理官方消息,在11月12日与13日两日之内,共发生6起冷链食品阳性事件,涉及四省五地。

  13日晚,兰州市一份冷链食品标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兰州市新型冠状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通知称,近期市民不要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采购进口冷链食品,已经采购的要充分清洗,烹饪过程应生熟分开,充分煮熟后食用。

  山东济南、湖北武汉、山东梁山、福建泉州、甘肃兰州五地与海关总署分别通报了冷链食品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的情况。

  14日凌晨,济南市卫健委通报,13日下午5时,济南市疾控中心在盖世物流园区冷库贮存的进口冷冻食品及包装标本中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13日,“兰州发布”微博发布消息,兰州市城关区于11月13日对焦家湾冷冻厂进行定期采样抽检过程中,发现一份来源于天津港冷链虾的虾内包装样品核酸检测阳性,其他样品为阴性。

  13日,武汉市卫健委通报,11月12日,武汉市疾控部门按照武汉市关于“对进口冷链食品检测全覆盖”的要求,对“中食武汉冷藏物流有限公司中央直属储备肉冷库”冷冻食品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发现从青岛黄岛海关入关的进口冷冻去骨牛肉臀腰肉心外包装样本有3份检测结果呈阳性。

  13日,“梁山疾控”微信公众号通报,11月12日,梁山县在对进口冷链食品检测中,发现1份外地销往梁山县的进口冷冻牛肉制品外包装标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涉及产品已封存。

  13日,福建泉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通报,11月12日凌晨,接天津市《关于通报涉事冷冻货品情况的函》后,泉州市立即组织紧急排查,12日上午在丰泽区隆凯冷库排查到该涉事冷冻货品2549件。经核查,该批货品于11日入库后尚未对外销售,没有流入市场。13日凌晨,经拆封逐件检测,发现4份冷冻货品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13日,海关总署网站发布消息,从印度水产品生产企业M/s. Basu international进口1批冻墨鱼3个外包装检出新冠阳性,全国海关即日起暂停接受进口申报一周。

  2日出现6起冷链食品核酸阳性事件,为何被密集检出?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关键在于冷链环境,全程-18℃的低温条件下,喜凉怕热的病毒得以存活。陆陆续续有产品被检出也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说明我国疫情防控之严密。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玉鸣接受中国纪检监察报采访时指出,“冷链物流的核心是全程不断链,一旦断链脱温,就会给货品带来不可逆的影响,即便后面环节做得再好也是徒劳。”

  疫情之下,与冷链物流相伴而来的是潜在的感染风险。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接受中国纪检监察报采访时表示,即使是普通的冷链运输,病毒也可存活好几周。如果是在新冠疫情高发地区污染的物品,包括食品或外包装,经过冷链运输,可以把病毒带到非疫区,从而引起接触传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梁宗安此前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也表示,国内发现的进口食品外包装检出新冠病毒主要与当地疫情严重、冷冻海鲜等食品加工过程较容易污染有关。

  为何不能全面停止进口冷链食品?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业界人士认为,就目前而言,这是“因噎废食并不现实”。原因在于,冷链产品风险防控目前已进入防疫新常态阶段。秦玉鸣指出,一方面,国外疫情仍然持续蔓延,此起彼伏,很多国家迎来了秋冬的第二波疫情高峰;另一方面,中国需要大量的进口产品弥补国内供应的不足,因此绝不能把进口产品全部拒之门外——这已经是共识、常识。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建议,外防输入,防人也应防物。国务院相关部门已经制定办法管控海关进口冷冻货物消杀机制。由于国外无症状感染者数量激增,除了进口海鲜食品之外,一些国外高风险地区空运的快递包裹、信函等外包装如果携带新冠病毒很难发现,大面积消杀也难实施。因此他呼吁公众对来自国外高风险地区的快递包裹信函也要做到全面消杀,查收快递时戴好口罩、手套,若是不急需,也可以打开放置在阳台通风地方过几天再处理,防患于未然。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703 字。

转载请注明: 全国两日6起冷链食品核酸阳性,为何检出阳性更频繁了?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