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博士,他给自己造了一条腿

澎湃新闻记者 岳怀让

2021年下半年以来,在国内仿生科技界纷纷将目光投向一家新兴企业BionicM(健行仿生)。该公司研发团队领军人是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06级本科生孙小军。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2021年12月29日,央视CCTV-17农业农村频道《我爱发明》栏目探访关注了“独腿博士”孙小军的创业之路。央视节目介绍:孙小军出生在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的山村,九岁时不幸截肢失去一条腿,在家人的鼓励下,他努力求学考取知名高校获得博士学位,长大后的他为自己造了一条腿,他的智能假肢一改传统假肢的弊端,他让残障人士如愿站起来。

2021年10月,由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假肢矫形中心、深圳健行仿生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健行”)主办的BionicM智能电动假肢机器人全球首发仪式暨第一届中日民间假肢适配及康复发展论坛在京举办。创始人孙小军也在论坛现场演示介绍了BionicM智能电动假肢机器人。

“华中大材料学院”微信公众号2021年11月27日刊文《杰出校友丨乘风破浪,自强不息!我院校友孙小军的励志逆袭》详细介绍了孙小军的求学、科研、创业之路。

文章介绍,九岁那年,一次篮球运动中,孙小军扭伤脚踝,检查出骨髓炎。医生告诉他,“情况严重,建议截肢”。截肢之后,孙小军就了解到,他可以安装假肢。但因为当时的他还未成年,如果安装假肢,随着身高增长,可能还需要更换,加上家里经济并不宽裕,相比几万元的假肢,孙小军选择使用的是木拐杖。

2006年,孙小军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工程学院,学的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利用助学贷款和奖学金,孙小军上大学的花销只需要家里小部分支持,到了大四,他获得了去日本东北大学交流学习的机会,并且每个月有8万日元的奖学金,这基本上足够他在日本生活、学习花销。

读完博士,他给自己造了一条腿

孙小军在华科读书期间

2010年,在日本交流深造期间,他第一次安装上了假肢,告别了陪伴他15年的拐杖。大学毕业后,孙小军入职索尼公司,来到了深圳。他说,在索尼公司电子产品研发的这段经历,为他后来的科研道路、特别是智能电动假肢机器人的研制成功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但是,假肢还是给必须经常出差的孙小军带来了一些麻烦。比如下楼梯时,正常人的膝盖是可以弯曲的,但他却不能。他只能一只腿先下台阶,然后再把假肢从上一级台阶移到下一级台阶,然后机械地重复这个过程。

“整个过程困难而且尴尬。”孙小军说,他还注意到假肢对人身体的负担大,容易导致使用者突然跪地、意外受伤。“可不可以把智能机器人的技术用在假肢身上?”2013年的某天,孙小军灵感乍现。

在当年,智能假肢的费用价格在10万元至40万元间不等,堪比一辆中高端轿车,普通人难以负担。由于自己是一名工程师,孙小军当时就萌生了研发“智能电动假肢机器人”的想法。

读完博士,他给自己造了一条腿

孙小军博士毕业

2015年10月,经过无数次的说服家人,孙小军辞去了40万年薪的工作,毅然去了日本攻读博士,继续深造“智能信息学”,开始冲刺研发智能假肢的梦想。在日本读博期间,他研发的假肢获得了美国SXSW大奖。这一次,让他在业界名声大噪。同时,他的坚毅精神、励志事迹也吸引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孙小军的科研团队也开始建立。

2018年,读完博士的孙小军重新回到深圳,带着假肢用户、开发者、创业者的三重身份进军假肢行业。他想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帮助到更多需要假肢的人。

读完博士,他给自己造了一条腿

孙小军和他的假肢研发团队

团队一天一天在壮大。从2015年到2021年,孙小军带领团队从0到1,从无到有,梦想终于开了花:2019年,孙小军在香港创业大赛上获得总冠军,获得奖金10万美元;2021年10月15日,团队的匠心之作“BionicM智能电动假肢机器人”首发。

第十代BionicM(健行仿生)智能电动假肢机器人,假肢内置了角度传感器、六轴力传感器、膝关节轴位、微处理器以及蓝牙,运用了内置相比第九代智能假肢机器人更加安全稳定。电动假肢采用了运动能回收技术、肌肉仿生技术、仿生核心算法、技能学习技术等,使得使用者跑步、上台阶等伸缩运动更加便捷,并且智能假肢机器人可以学习使用者的行走习惯,从而达到“人机合一”。

上述“华中大材料学院”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对孙小军求学之路介绍不多。不过,当年湖北媒体曾多次报道郭孙小军的事迹。

例如,荆楚网2006年9月就曾刊文《孙小军:双拐拄起坚强人生》介绍:(2006年9月)2日至4日,华中科大迎来8000余名新生。涌动的人流中,一位拄着双拐的男孩格外引人注目:没有父母陪同,在老师帮助下,办理了“绿色通道”证和入学手续。他的脸上,绽放着开朗的笑容。

他叫孙小军,是该校材料学院新生,来自贵州的一个贫困山村。为了节省路费,小军对父母强烈要求:让自己一个人来学校报到。他独自背着简单的双肩包,揣着家里凑的700元钱,坐了26个小时的火车来到武汉。

孙小军9岁时不幸患上骨髓炎,不得已截掉右肢。但他经常用张海迪、海伦凯特和霍金的事迹为自己加油:“他们都那么优秀,身体却没我好,我还有什么可抱怨的?”于是,他在就读的石阡县中学创造了一个奇迹:双拐学生竟然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

荆楚网2006年9月的报道介绍,来汉途中,孙小军心里多少有点忐忑,不知能否顺利申请到助学贷款。但他鼓励自己,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也要坚持下去。到了学校,他才发现担心是多余的:通过“绿色通道”,不仅顺利办理了缓交学费的手续,学校还为他减免了住宿费、军训服装费、公寓生活用品费等1860元,不久以后助学贷款也将发放到他手中。华中科大党委副书记欧阳康闻讯赶来,与小军亲切交谈,表示学校将尽快资助一辆电动车,方便他的学习和生活。

据湖北媒体“长江商报”2007年1月报道,2007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引领校园——2006华中科技大学风云学子评选”顺利结束,来自贵州的残疾青年孙小军入围。

楚天都市报2007年2月曾报道:2007年2月6日,华中科大材料学院残疾大学生孙小军被选赴沙洋监狱,帮教服刑人员。在沙洋监狱,孙小军讲述自己凭借顽强毅力求学的经历。当他讲到自己拄着双拐、艰难地翻过山梁上学时的情景,不少服刑人员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在知乎的个人主页上,孙小军2021年8月曾写道:“在坎坷和磨难中学会沉淀自己,在得与失间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未来都是一步步走出来的。”


来源:澎湃新闻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585 字。

转载请注明: 读完博士,他给自己造了一条腿 - 楠木轩